近年来,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千行百业的共识。 作为经济中最具活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金融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正在加速迈入新阶段。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稳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认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科技是数字化发展的核心要素。经济。
在全球新的竞争格局下,金融科技领域有哪些新趋势值得关注? 什么样的企业和产品能为上下游产业创造最大价值? 海外企业如何应对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能够获得哪些收益?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的答案。
1、金融科技浪潮风起云涌。 哪些领域正在经历快速变革?
——金融科技加速数字化转型,支付等领域成为热门投资赛道。
目前,金融科技已在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几大金融领域得到全面应用,已成为金融业未来的主流趋势。
金融业想要实现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就必须掌握金融科技这个工具,这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需品。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栋梁之材”迈向“蓄势待发”的新阶段,努力实现整体水平的跨越到2025年核心竞争力显着提升。
金融科技正在持续大规模重塑全球金融业。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也成为当前投资界的标杆。 据麦肯锡12月13日发布的《麦肯锡中国金融CEO季刊2022冬季刊》——《今天的科技重塑明天的金融: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格局的七项技术》(以下简称:《麦肯锡2022冬季刊》) 》),目前已有400多家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科技投资。 尽管2022年金融科技总投资较上年高点小幅下降约5%,但该领域仍是投资者追捧的热点。 年度总投资超过2000亿美元。
图片来源:麦肯锡中国金融业CEO季刊2022冬季刊:《今天的技术重塑明天的金融: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格局的七项技术》
金融科技细分赛道中,支付、加密货币、银行服务、融资借贷四大细分赛道成为2022年投资热点,占该领域投资金额近80%。 其中,支付轨道占23%,加密货币占20%,银行服务占17%,融资借贷占16%。
图片来源:麦肯锡中国金融业CEO季刊2022冬季刊:《今天的技术重塑明天的金融:影响全球金融业未来格局的七项技术》
其中,支付是最引人注目的赛道,这与近年来新支付方式的兴起以及全球电子商务渗透率的逐步提升密切相关。 疫情之下,非接触式消费和服务持续冲击传统支付方式。 随着消费者逐渐习惯电子支付方式,非接触式支付的渗透率不断提高。 同时,各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差异催生了大量跨境电商,由此产生的支付转账需求刺激了旺盛的跨境支付需求。 最后,在2020-2021年的虚拟货币热潮中,围绕虚拟货币支付和转账需求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和账户服务的快速崛起构成了支付技术的第三个增长点。
外部因素推动支付领域从服务形态快速转型。 那么从技术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是如何推动传统支付转型的呢?
2、哪些金融科技应用正在推动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
——全球巨头竞相打造金融操作系统和嵌入式金融服务
我们继续上面的话题。 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存在开户流程繁琐、周期长、支付慢、成本高、资金流动效率低等痛点。 同时,传统的支付流程需要在原有的金融服务设施上完成,而原有的金融服务设施的主要特点是业务系统的互联网化。 这两者虽然提升了金融业的效率,但并没有真正实现金融业务的重构和价值创新。 主要原因是金融业务具有时间跨度大、场景复杂、参与者众多、监管难度大等特点。
这就延伸出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三大问题:一是信任缺失导致协作程度低; 二是数字赋能不足导致金融服务增值乏力; 三是监管缺失导致业务合规性存疑。
金融科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实现数据可信共享、多中心高效协作、智能监管。
搭载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上述创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 其中,金融操作系统和嵌入式金融服务是备受外界关注的两个重要手段。
金融操作系统是以数据为重要支撑,通过高效的网络协作赋能金融业务重构的平台。 其特点包括:一体化运营平台、统一标准化互联、稳定安全的外部赋能。 可以针对性解决传统金融服务中协作程度低、合规性存疑的问题。
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些银行及相关机构已经在新金融操作系统建设领域有所实践,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大部分处于探索阶段。
嵌入式金融服务是全球顶级咨询公司毕马威倡导的前沿理念。 在处于金融发展前沿的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在2021年通过嵌入式金融服务完成了2.6万亿美元的交易。 贝恩公司 9 月份的一份报告预测,到 2026 年,这一数字将超过 7 万亿美元。
旧模式下,由于数据分散,形成数据孤岛,标准不统一,采集成本高、效率低。 同时,重建设、轻运营。 供应链平台未“嵌入”业务场景,导致业务与财务分离,缺乏数字化驱动的运营能力,转型效果不佳。
嵌入式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将基于“嵌入式场景”和“数据应用”两大要素。 客户可以从情境化的无缝体验中受益; 该平台可以解锁新的用户案例并使用专有的客户数据来改善财务状况并降低最终客户成本。
例如,使用它创建在线商店的商家可以获得支付处理功能。 通过花旗集团和斯坦福联邦信用合作社提供支票账户。 Grab 创建了自己的数字钱包,以便能够在其数字钱包中保存和消费价值。
金融操作系统和嵌入式金融服务都是前沿金融科技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行业领先企业将两者结合起来,提供给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差异巨大的客户企业。 。
以上面提到的空空汇为例。 其在金融操作系统和嵌入式金融服务方面的实践和成就值得关注。
空中云汇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全球一体化跨境支付平台的金融科技集团公司。 主要通过建设数字化跨境支付和金融服务设施,帮助企业在线收单,实现全球收付,简化企业交易。 金融运作。
天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跨境贸易的持续繁荣密不可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21年发布的报告,全球B2C跨境电商贸易总额预计将从2019年的7800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4.8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高达27%。
随着跨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第三方跨境支付服务。 其中既有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的巨头,也有不少中小微企业。 针对不同需求的企业,空中云汇通过全球金融操作系统和嵌入式金融服务两大类产品提供服务,满足海外企业的差异化需求。
例如,空空云汇借助全球金融操作系统,通过/和核心API函数为客户提供“基础设施+软件应用”的原生解决方案; 此外,针对一些需求复杂的平台企业,空中云汇帮助客户接入整合全球金融服务设施,基于API将的底层能力嵌入到海外企业的产品和业务场景中,即嵌入式金融服务。 这意味着空中云汇的客户可以作为其现有产品的一部分为其下游客户群提供金融服务。 比如空中云汇目前正在帮助一些科技公司和SaaS公司从无到有打造自己的全球支付产品。
3、价值链拉大后会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金刚云辉帮助企业获得“全球身份”
金融科技之所以在全球如此受欢迎,与其技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价值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以金融科技为工具,金融业各领域的服务可以跨时空连接全球。 这将提高效率,降低服务成本,链接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和服务,释放几何倍数的价值。
我们可以继续以空中汇在跨境支付领域提供的服务为例,看看建立良好的金融服务设施将如何帮助生态系统中的用户。
目前针对跨境支付开户难、资金周转慢、流程繁琐等痛点。 传统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服务自动化和定制化程度通常较低,系统集成难度较大。 无论是审批、交易还是对账,企业往往依赖一系列与支付流程不相关的线下流程和外部工具。
在用户体验方面,以空中云汇为代表的综合跨境支付平台通过其提供的“操作系统”,为用户构建了一套满足业务场景需求的自动化服务,提升用户体验,从跨境支付体验。 我们满足不同客户在全球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方面的需求。
从服务可及性来看,跨境企业在国际展览业中将面临当地政策监管、财务合规、本土化运营等各种门槛和挑战。 他们必须在世界各地以当地货币设立基金。 收付款账户实施难度大。 空中云汇将这些本地服务能力融入到金融科技产品中,响应全球各地的风控和合规要求,降低客户在注册和审核时使用跨境金融服务的门槛。
从跨境资金流动效率来看,跨境资金流动历来成本高、速度慢。 在世界各地建立和管理账户都伴随着高额的运营投资。 如何打破这些效率障碍? 产品本土化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以空空汇为例。 其最基本的收付产品支持95个国家/地区的本地支付方式和60个国家/地区的本地收款。 ,可以保证控汇云的客户在这些地区能够享受到与当地企业同等的资金收付效率。
举个实际的例子,2021年6月,空中云汇与极客银展开收单业务合作。 针对极客印现场支付成功率不稳定、大量优质订单频繁流失、业务全球拓展中财务合规挑战三大痛点,空中云汇为极客印提供了定制并嵌入支付结账页面,让消费者无需跳转即可在吉克印网站下单。 此外,由于天云汇支持香港、新加坡、欧洲经济区、澳大利亚、英国等地本地收单,也大大提高了极客银的收单成功率。
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尽管金融科技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全球链接,但要实现“真正的全球化”仍面临诸多挑战。 空中云汇提出,其产品的价值主张之一是“全球金融操作系统”,但这并不是某些特定场景下的集合或转账工具,而是一整套帮助企业跨地区、跨币种的工具。 ,跨文化高效运作的能力。 这样的全球化布局给孔汇带来的挑战包括:支付牌照申请、各地区的监管要求及相应的产品体系合规转型,以及不同历史、文化、习惯和发展水平的金融体系的合作伙伴关系。 建设及系统对接等
综上所述,本文以天云为例,详细介绍了金融科技如何应用于传统金融行业,推动其转型创新。 我们还提到了金融科技在价值链拉大后能为全球金融生态带来的想象空间。 挑战。 金融科技不仅给了行业可能性,也给了从业者新的思考:如何用好这个工具,释放更大的价值?
潮水汹涌,未来已来。 在新一轮金融科技的影响下,不久的将来各行各业必将发生更多的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想象,必然会出现更多像空控云汇这样的探索者,共同开启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