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过去几年移动支付兴起以来,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纷纷以现场为入口,以金融科技为旗帜攻城。不过,情况似乎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一年,虽然互联网公司在交易数量和小额支付上仍有优势,但网银APP用户数量暴涨了1亿,顶级银行的用户数量也在5000万以上,交易金额更加稳定。
此外,随着银联闪付的出现,2018年12月的月活跃用户已达4164.9万,同比增长289.9%;而百度的小满钱包也在春节期间撒红包,显然不愿意被遮蔽。虽然这两者与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央行许多新规的出台,以及传统银行自身支付从一二线下沉到......三、四线,战火显然还在燃烧
支付行业的历史
1、金融科技推动国内金融支付行业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深化,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影响
2、移动支付方式稳步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非电商支付的各种线下场景进一步拓展了移动支付的应用边界
3、多样化场景推动移动金融支付行业用户规模增长,网银APP行业和支付结算APP行业近一年均获得近亿用户4、银行机构
在移动支付交易量上仍占据主导地位,而非银行机构则更多地体现其高频、小额零售支付业务的特点 网上银行
APP发展现状
1、受消费场景和用户支付习惯的制约,网银APP在下沉地区的用户覆盖率低于发达地区,挖掘空间仍较大
2.下沉区
仍是网银APP行业的主要增量:下沉区城市增幅占一半以上,增速明显高于非下沉区
3、网银竞争格局:与其他行业不同,网银APP行业集中度较低,TOP5网银APP用户规模较近
4、从用户画像来看,网银APP用户中男性较多,35岁以下用户占近80%,一线城市用户和中高消费意向用户占比明显高于整体用户
5、网银APP用户在理财方面的偏好受年龄差异的影响大于地区差异
年龄差异影响收入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意识,年轻网银APP用户偏爱小额低风险消费金融和综合理财行业,借贷需求也较高。年长的网上银行应用程序用户对保险服务有更高的需求,对风险较高的股票交易有更高的偏好。从地区差异来看,发达地区和下沉地区网银APP用户的金融偏好强于整体移动用户,其中发达地区的网银APP用户更倾向于理财和股票交易的融合,而下沉地区的网银APP用户更倾向于网上彩票, 簿记和财务管理以及现金借贷。
第三方独立支付工具的发展现状
1、第三方独立支付工具:支付宝在量巨大的情况下仍保持近20%的用户增长,银联在签到红包、转账红包、生活费全额减免等各项优惠活动的支持下快速增长
2. 春节
依旧是第三方支付工具推广的主战场,支付宝乌福活动依托新社交渗透玩法,在春节活动期间大幅提升用户活跃度
3、另一方面,百度也参加了春节红包大赛,配合春晚,以及
撒了10亿个红包,百度APP在春晚当天参与活动大幅增加;活动通过提现红包,鼓励用户将银行卡绑定到杜晓曼的钱包里,为杜晓曼金融的后续营销和运营奠定基础
4.在用户方面,
高频支付用户群体以发达地区年轻人为主,30岁以下用户占近70%,一线城市分布比例明显高于整体用户
高频支付用户的定义
:所有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APP的活跃用户,按照使用支付功能的次数降序排序,前20%的用户被选为高频支付用户。
5、高频支付用户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同时比移动端用户整体更偏爱理财
高频支付用户对高端消费(理财、汽车)和生活品质(美食、音乐、时尚)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其中理财主动渗透率高达254.5。
6、高频支付用户风险意识强,更喜欢使用网银和综合理财APP保持价值稳定
7、在使用时间方面,高频支付用户明显更沉浸于移动购物、旅游住宿等消费相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