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Q最新版本5.4已支持中国银联闪付IC卡实现非接触式支付

2024-02-12
来源:网络整理

围绕移动支付的“两马大战”已经成为攻防的例行公事。 看似已经结束,实则暗流涌动。 除了微信、支付宝、手Q、百度钱包都将参与酝酿的春节红包大战外,手Q最新5.4版本已支持中国银联闪付IC卡进行非接触式支付。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贴近带有“闪付”标识的银联卡,完成各种场景下的支付。 继支付宝、Pay之后,手Q支持NFC,这迫使人们重新审视NFC支付技术的价值。

手机支付q币_q币付款_q币手机怎么用

1、早起、赶晚NFC支付回来了

q币付款_q币手机怎么用_手机支付q币

NFC的全称是Near(近场通信)。 它由飞利浦半导体(现为恩智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联合开发。 它基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 NFC可以实现短距离的安全无线连接,主要应用于两种场景:1、拥有自己信息的卡,用于身份认证、小额支付、门票、公交卡等。2、点对点数据传播。 此时,它具有与蓝牙和红外类似的功能,只不过它创建了更快的连接、更快的传输速率和更短的传输距离。

NFC支付属于第一种场景。 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流行的产品,比如公交卡、校园卡、一卡通、单程票、车票等,这些卡没有与手机APP连接,无法进行智能管理。 距离人们期待的移动支付还有很远的距离。 要与移动应用程序连接,硬件需要支持 NFC。 这个条件在过去并不成熟。 这几年,运营商在广州推广手机XX通行证。 他们的解决方案不需要手机支持NFC。 而是撬开手机后盖,将一张柔性卡贴在电池上,以支持NFC POS机。 这种复杂的方案适用于手机较少、充值失败率较高的情况,非常麻烦,不受欢迎。

此外,NFC昂贵的终端改造成本、运营商与银联之间长期存在的标准争议、缺乏明星场景的示范效益,都减缓了NFC支付在中国的发展。 事实上,除了NFC支付在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的日本快速发展外,几乎所有欧美市场都遇到了类似的困难,而中国则一度停滞不前。 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爆发,互联网玩家“App扫码支付”、“App远程身份证支付”蓬勃发展,发展迅速。 为了推广这些支付方式,腾讯和阿里巴巴先后发起打车App补贴大战和春节红包大战,效果显着。 不过,这也遇到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一些阻力。 比如“二维码支付”就曾被相关部门叫停。

2014年以来,NFC再次被运营商、终端厂商、以银联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公司提上重要议程。

2、几乎被放弃的NFC支付为何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相对而言,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QQ钱包、百度钱包等互联网支付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是总体成本低。 与NFC移动支付相比,它不需要对POS机进行改造,也不需要在手机上添加NFC芯片。 这些转变将花费巨大的成本,而成本将转嫁到商家和用户身上。 二是缴费率低。 互联网公司是自由思维的,商家也是如此。 他们可以提供比银联和未来 NFC 支付更低的费率。 百度钱包一度实现零推广。 这使得商家更加受到互联网支付的青睐。 三是附加值高。 在支付的基础上,互联网公司可以提供大数据分析、会员管理系统、交叉营销、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推广等附加服务。 简单的系统升级就能给商户带来完全不同的交易管理体验,为交易带来附加值。 这对于商家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不过,也需要注意的是,NFC支付对于支付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安全”,而且相对方便,因为只需要“一滴水”,甚至可以省去密码、二维码等认证过程。代码。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NFC开始被“自上而下”地重视。

央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峰去年4月底表示,二维码支付成本低,但不安全。 没有密码认证的二维码技术无法作为可信支付技术在线下广泛推广。 他认为,我国移动支付发展目标应该是,以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NFC移动支付电子路线为主导,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区域性辅以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实现优势互补、各方共赢。

与此观点相一致,中国银联宣布,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国近300万台“闪付”终端可支持金融IC卡和NFC移动支付受理。 改装一台POS机大约需要300-500元。 银联有补贴。 公开信息显示,银联旗舰NFC支付产品“闪付”已广泛应用于日常小额支付商户,包括超市、便利店、药店、菜市场、停车场、加油站等零售场所和公共服务区。 与此同时,“闪通”银行卡推广进展迅速,发卡量达到2亿张。

NFC移动支付由银联主导已是不争的事实,运营商也接受了现实。 除了与银联共同打造以TMS系统为核心的移动支付平台外,还大力推动NFC手机的普及。 每售出一部NFC手机,中国移动将给予30元补贴。 中国移动总部也发文要求4G卡默认绑定NFC-SIM卡。 中国电信表示,4G时代所有天翼终端都将具备NFC功能。 《证券时报》报道显示,2014年,三大运营商采取补贴政策推广NFC终端,总计约6000万至1亿台,NFC-SIM卡采购量将超过1.5亿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手机终端厂商开始支持NFC,尤其是开始推广Pay之后,已经让人们看到了用手机“刷卡”支付的时代即将到来。 华为荣耀6 Plus、魅族MX4 Pro、华为Mate 7、三星S5等明星机型均支持NFC。 拨开移动支付的迷雾后,一切都明朗了:互联网支付和NFC支付两大支付方式的竞争日趋激烈。 NFC政策、POS终端、消费设备、生态的结合已经实现。

3. QQ手机是否支持NFC支付功能?

NFC支付得到了运营商、银联以及部分终端厂商的大力支持。 不过,互联网支付玩家目前鲜有大动作。 去年年中,支付宝钱包8.1从传统的一卡市场转向NFC移动支付,但主要支持部分城市的公交卡,尚未实现真正的移动支付。 手机QQ钱包还支持北京公交卡。 此次,手Q 5.4版本直接支持银联闪付卡,真正意义上进军NFC支付。

手机支付q币_q币付款_q币手机怎么用

q币付款_手机支付q币_q币手机怎么用

目前互联网玩家对于NFC支付似乎有些矛盾。 一方面,得到互联网玩家投入大量资源支撑的“互联网支付”正在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虽然NFC支付正处于爆发前夜,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用户和市场培育。 一些互联网玩家面对NFC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摇摆”状态。 比如,小米曾经想在NFC支付方面有所作为。 早期的几款小米手机推出时,雷军表示可以帮助大学改造POS机。 现在小米Note、红米等手机不再支持NFC。

手Q此次进军NFC支付可以说走了一条中国互联网支付玩家没有走过的路,对Pay起到了事实上的拦截作用。 Pay对中国市场非常有野心。 库克访问中国并声称Pay进入中国是当务之急。 与马云互动后,曾有传言称支付宝可能与Pay合作,但最终传闻归于沉寂。 在Pay正式进入中国之前,手Q直接与银联合作,在商户资源和支付场景上走了一条“捷径”。 其与微信处于同一水平的用户规模也使其在用户匹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可以说,它正在做Pay未来想做的事情。

对于手机QQ来说,作为移动支付的“后来者”,它没有包袱,也没有与NFC支付相对的“互联网支付”情结。 因此,其在NFC支付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这也使其更具差异化。 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的支付场景。 未来我们可以利用QQ生态培育一系列新的NFC支付场景,比如目前支持的Q币、充值、会员、京东购物等。 腾讯微生活、QQ会员卡等O2O应用也可以成为NFC支付的渗透场景。

手Q未来还可以扩展到其他NFC应用。 除了支付之外,NFC还应用于企业考勤、社区安防、物流追踪、营销等,是物联网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腾讯的目标是连接世界,这个目标需要手Q和微信来完成这个目标。 一种场景是,在NFC广告牌前,用户用手机触摸广告牌,即可自动读取商品信息,然后打开客服QQ,或者使用NFC支付直接下单。

手Q显然不再满足于IM+增值+游戏的传统QQ商业模式,而是想要形成更大的商业生态圈,电商、生活、互联网金融等诸多服务都将嵌入其中,成为马化腾所说的。 “连接器”,QQ钱包已经成为其基础设施,而NFC支付这种正在爆发但没有多少互联网玩家效仿的方式被寄予厚望。

总结一下:未来的移动支付世界里肯定会有互联网支付的一席之地。 但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种支付形式能够主宰世界。 移动支付必须多元化、不同阵营之间长期竞争的稳定状态。 NFC支付目前正处于风暴之中。 手Q进军NFC支付就是接受这个现实后做出的选择。 互联网玩家的参与可以极大丰富NFC支付场景,利用互联网玩家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推广。 可以预见,继手Q之后,更多的支付玩家将进入NFC支付阵营。

作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罗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