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地铁1号线、2号线已上线银联手机闪付和银联IC卡闸机应用。目前,市民乘坐南昌地铁时可以选择5种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的兴起让用户可以选择越来越多的支付方式,但也引发了一个问题:支付方式太多,该选择哪种支付方式? 聚合支付为大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聚合支付规模增长越来越快
简单来说,聚合支付就是整合多种支付渠道的支付工具。 与之前的第三方支付相比,聚合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的拓展。
支付总额快速增长。 从《2018年中国聚合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来看,2019年处理的交易总额预计将达到40.7万亿元,处理的交易总数预计将达到1331.0亿笔; 预计2020年交易总金额将达到94万亿元,交易笔数预计将达到每年3936.5亿笔。
第三方支付进入聚合支付下半场
业内人士都知道,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移动支付份额已经达到90%以上。 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很难生存。 那么他们怎样才能继续生存呢? 聚合支付实际上是一个发展方向。 第三方支付可以以支付为入口,通过场景渗透、数据沉淀、流量变现,为商户提供一站式支付、金融、营销、管理等解决方案,与产业链各方携手合作建立一个合作社区。 一个新的致胜生态系统。
福建苏惠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为个人和企业打造一款让网上交易更快更简单的产品! 一次性连接、全渠道聚合、多场景支持、API、SDK等可选。
聚合支付发展
目前客多天下,领先的移动支付机构均已推出开放平台,不仅为聚合支付服务商提供基础支付通道、展示资料等支持,还为商户注册、订单交易流程、用户信息等提供技术和系统支持。管理和商家收集。 单速和效率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也为两大巨头进一步扩大线下商户的覆盖范围奠定了基础。
聚合支付已纳入监管体系
聚合支付、支付外包服务商将以备案形式纳入监管体系。 聚合支付协助中小商户接入多种支付渠道,并依托其支付技术实力为中小商户提供支付开户、统一对账等一系列延伸服务; 还有聚合支付服务商,为C端用户提供跨平台计费服务,从而掌握用户在其他支付平台的收款和支付信息; 支付外包服务商为大中型机构定制开发收付平台,从而掌握集团客户内部现金流向信息和外部收付数据。
通过将这两类机构纳入监管体系,可以将监管范围进一步延伸至终端商户,从而进一步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聚合支付服务可能不再仅仅依靠用户数量来取胜。 虽然体量大是支付盈利的基础,但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服务垂直场景的优质用户,提高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