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支付宝官方微信公众号表示,已在全国范围内与中国银联实现支付码互扫互认。 支付宝和中国银联共同推动互联互通,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小米支付等28家银行和机构完成开放合作。 现在,用户可以扫描支付宝支付码,通过银行、银联等机构的APP进行支付。
微信、蚂蚁支付宝、银联云闪付均已初步实现扫码互认,互联网“互联互通”工作进一步推进。 在工信部一系列强力干预下,三大主流支付平台正在慢慢走到一起。
近期,关于支付平台相互开放的消息不断传出。 不仅是腾讯、蚂蚁,京东也加入了互联互通,接入了云闪付。 后来阿里巴巴的饿了么、淘特、闲鱼、盒马等平台都集成了微信支付。
此前,支付宝还发布了更多限制,例如将阿里巴巴App的支付场景开放至银联云闪付。 虽然覆盖范围还比较有限,但部分用户在淘宝App提交订单时已经看到了云闪付。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表示,开放共享是数字化发展的基本精神。 在安全有序的原则下,推动线上线下多场景支付互联,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支付环境。
至于腾讯,微信最近开放了对淘宝App外链的支持。 用户可以通过微信直接打开淘宝链接,自动唤醒淘宝App进行支付宝支付。 尽管淘宝还不能使用微信支付,但这已经是“互联互通”进程的重大进展。 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体验比以前要好很多。
在肖雷看来,虽然腾讯和阿里巴巴在相互开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有很多差距尚未跨越,仍处于初级阶段。 真正的互联互通是指所有的支付工具都可以向各种大型电商等互联网平台开放,而不是给消费者设置限制,阻碍他们的使用。
当然,微信和支付宝的互通涉及到运营模式、利润分配等问题。 两家机构只能通过多次谈判或技术支持来实现逐步开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支付领域、外链支持等方面的完全互通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真正的支付互操作性可能需要打破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巨头之间的障碍。 目前,QQ音乐、王者荣耀等游戏,除了微信支付、QQ钱包等官方支付方式外,目前尚无第三方支付渠道。 如果两家企业能尽快“和解”,消费者也能更早享受到“随心所欲”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