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国农村移动支付业务量翻倍——
“移动支付”深入农村
城市人习惯移动支付,而农村人还习惯使用现金吗? 错误的!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18年农村支付业务总体发展情况》显示,移动支付已成为农村主流支付方式。 去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了近2800亿移动支付服务。
据统计,2018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累计向农村提供网络支付服务2898.02亿笔,金额76.99万亿元,分别增长104.4%和71.11%。
其中,互联网支付笔数149.18亿笔,金额2.57万亿元,分别增长21.56%和22.57%; 移动支付笔数2748.83亿笔,金额74.42万亿元,分别增长112.25%和73.48%,占在线支付的94.85%。 ,96.66%。
其他支付方式基本保持稳定。 截至2018年底,接入人民银行大小支付系统的银行网点9.58万个,农村代理银行网点2.71万个,合计12.29万个,覆盖率97.05%。 农村农资提现服务点86.49万个(其中具备电子商务功能的20.61万个),覆盖52.2万个村级行政区域。 村级行政区域覆盖率达到98.23%,平均拥有村数1.63个。
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总数和银行卡数量稳步增长。 截至2018年末,农村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累计开立2174.83万户,增长10.59%(同比,下同); 银行卡发卡量32.08亿张,人均持卡人3.31人。 手机银行开户数6.7亿户,增长29.64%; 全年手机银行支付交易笔数93.87亿笔,金额52.21万亿元,分别增长3.04%和34.26%。 网上银行支付业务基本持平,电话银行支付业务萎缩。 农村电话银行账户总数2.08亿户,增长9.57%; 电话银行支付交易笔数8081.11万笔,金额925.19亿元,分别下降17.44%和23.83%。
在移动支付、网上支付兴起的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也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村网商提供支付收款5.32亿笔,金额2626.31亿元,分别增长92.53%和46.58%; 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为农村电商提供了4.95%的代收服务。 成交1亿笔,金额5783.43亿元,分别增长7.68%和4.34%。
分析认为,移动支付在农村的普及,既是农村相关支付机构大力推动的结果,也是发展趋势。 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经营、消费的便利性,改善支付体验。 此前,央行曾制定计划,到2020年实现“移动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在农村的普及应用”。预计未来两年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将保持快速增长。 不过,有专家指出,在移动支付普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大量老年人难以适应新兴的支付方式,有的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智能手机。 保障其正常缴费的基本条件。 (记者徐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