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正式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支付市场

2024-03-11
来源:网络整理

移动支付银联掀起“三国杀”

银联支付和移动支付有什么区别_银联移动支付是什么_银联支付移动是什么业务

在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面临着强劲的竞争对手。

5月27日,中国银联联合40余家商业银行在北京共同宣布正式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 持卡人可通过银行APP扫描二维码使用银联云闪付支付。

银联银联二维码此次推出的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呢?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类似于微信和支付宝之间的支付流程。 据银联官网介绍,消费者使用时,可在带有云闪付二维码受理标识的商户,打开任意开通云闪付二维码服务的商业银行APP。 “支付”功能生成“支付码”,收银员使用扫码器读取并完成支付,或者使用“扫一扫”功能扫描商户的支付码并完成支付。

据银联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首批支持云闪付二维码的商业银行包括建设银行等40多家银行,近60家商业银行正在加紧测试,即将上线。 各大银行也将基本全面开业。 全国已有近60万家商户支持银联闪付二维码支付,各省同步打造40个知名商圈,方便持卡人使用银联闪付二维码。

此外,银联商务、快钱、通联、拉卡拉、随线支付等近60家收单机构已完成受理端改造,未来还将有更多商户加入。

银联为何推出银联二维码产品? 面对国内移动支付市场盛行的微信、支付宝,银联重返二维码支付领域前景又将如何?

重新上线二维码支付

这并不是银联第一次尝试二维码支付。

事实上,二维码支付方式最早由银联在中国开发,并已被一些银行采用。 2013年7月,中信银行推出二维码支付服务,并于同年推出“异支付”,但当时并未引起市场重大反响。

2014年,央行会同工信部暂停线下二维码支付服务,理由是二维码支付安全性存疑,需要等待安全验证。 此后,银联转而研究更安全的NFC(近场支付)非接触式支付技术。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这是自2014年停止二维码支付以来,央行首次正式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

二维码支付解禁后,2016年底,银联发布了二维码支付标准。 用户可在“银联钱包”APP中使用支付码功能进行线下支付。 但由于各家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节奏不一,用户除了银行APP外还需要安装“银联钱包”,因此支付体验并不理想。 此次,银联发布了云闪付二维码产品。 由于银联统一了标准,用户只需通过开通云闪付的商业银行APP即可进行云闪付扫码支付。

银联曾多次推出二维码支付,但效果并不理想。 此次为何要回归二维码支付领域?

“一方面有政策因素,央行在2016年就已经认可了二维码支付的地位,政策越来越开放,不断推动创新,银联也紧跟政策。”另一方面,用户的使用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二维码支付方式越来越偏好,而银联推出云闪付二维码产品也是为了跟上用户的消费习惯,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 ” 移动支付网分析师穆初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也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银联将回归二维码支付,是因为银联寄予厚望的近场支付(NFC)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2015年“双12”期间,银联推出基于近场支付(NFC)的“云闪付”产品。 此后,为了推广NFC支付,银联联合多家商业银行以及包括Pay、Pay等在内的多种移动支付方式。不过,近场支付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普及度远不如二维码。支付。

前景并不乐观

公开信息显示,支付宝于2011年7月正式推出手机APP二维码支付服务,进军国内线下支付市场; 2013年8月,腾讯发布微信5.0版本,开启微信二维码支付模式。 即使2014年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银联推出近场支付,行业普及二维码支付的步伐也没有停止。

2014年9月,支付宝、微信支付再次推出二维码支付。 随着用户习惯的发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经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取得了主导地位。

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7年第一季度》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8.8万亿元,支付宝和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和钱包)一季度市场份额分别为53.7%和39.51%。 两者合计占据93.21%的市场份额。 银联等数十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只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 分享。

在支付宝和财付通双寡头格局的背景下,银联近期推出了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希望夺回失去的三年。 前景如何?

“银联的前景不太乐观。” 穆楚认为,微信、支付宝已经养成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而银联则缺乏良好的使用场景来支撑用户习惯的培养。

与微信、支付宝相比,银联有哪些优势? 发布会上,银联打出了安全牌: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安全性更高。 采用支付代币化()技术,安全级别高,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

“如果银联能在安全方面做得足够好,加强对市场商户的推广,还是有一定机会的,但机会不是太大。” 穆楚告诉记者,“银联是基于四方模式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性会更高,但微信、支付宝的安全性也不会太差。”

讯联数据研究员、金融支付行业分析师寇祥涛对记者表示:“现在说前景还为时过早。 我们还需要看到很多后续措施。 比如银联能否在产品端实现更加极致的优化,比如如何协调各家银行让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变得更好,银联必须持续投入营销活动、品牌推广等。支付方式有利于用户选择和整个市场的良性竞争。”

海外市场或成突破口

尽管银联在二维码支付方面尚未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但银联在海外市场仍具有巨大潜力。

公开信息显示,微信支付目前已在15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支持12种外币直接结算; 支付宝已在欧洲、美国、日韩、东南亚、港澳台等26个国家和地区上线,支持18种外币结算。 并接入超过10万家线下商户。

尽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在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但银联在海外市场的优势似乎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发行银联卡超过60亿张。 截至2016年10月,银联卡受理网络已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万家线下商户,200万台ATM可以使用银联卡提取现金。 。

随着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海外市场大战一触即发。

事实上,银联已经在进行新的布局。 早在5月9日,银联国际、国际卡品牌Visa、万事达在泰国联合宣布,三方将合作推出泰国通用二维码标准,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发布。 即时商户可使用通用二维码,以二维码同时接受三个国际卡品牌的移动支付产品。

银联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标志着银联移动支付标准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支持,为银联二维码支付海外推广起到示范作用。

穆楚向法治周末记者指出,在海外市场,国际卡组织Visa、也在推广二维码支付。 如果银联能够率先与卡组织推出二维码支付,卡组织联合起来应对微信、支付宝等竞争,那么银联仍然有很大的机会。

继5月27日推出银联二维码支付后,银联于6月2日宣布,该服务将在香港和新加坡快速上线。 下一步,泰国、印尼、澳大利亚等中国游客常去的地方也将推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支付。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银联云闪付二维码产品全球受理,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支付服务和支付标准“走出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