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聚合,我们先来说说非聚合。 只有一个应用程序或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扫描和支付,这就是所谓的非聚合。 例如支付宝的蓝色代码表示非聚合。
微信的绿码本来就是非聚合的。 最近联动闪付也可以扫码了。 微信已经迈出了聚合的第一步。 但如果把银联和腾讯视为一家公司,就不算是一个集合体。 如果它支持使用更多的应用程序进行扫描,那么这将是一个真正的聚合。
聚合支付码是支付服务公司自行生成的url,并转换成二维码。 无论您是否拥有支付牌照、银行牌照、清算牌照或没有牌照,您都可以执行此操作。
提出一个 URL 规则。 每个商家使用该规则生成一个唯一的 URL,该 URL 被转换为 QR 码并张贴在墙上。 使用APP扫描二维码访问URL打开网页,后台生成一条待支付记录,并使用APP对该记录进行支付。
整个流程并不复杂,所使用的技术和接口也比较简单,满足了扫码支付业务蓬勃发展的部分要求。 每个应用发行方定义了支付行为的收费比例,一般为1000元。 聚合商向商家收取一千美元的费用,然后从应用程序发行商那里获得一些回扣,这样就赚了很多钱。
近年来,国家队首次将URL前缀定义为 ,形成银联聚合码标准。 很多支付机构都采用这个标准来发放代码,以减少工作量和合规成本。 这种方式只能让码面看起来一样,但交易途径还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随后推出银联聚合码,控制发码流程和交易路由,进一步引导交易进入银联网络,增加发码机构的收入和回心转意的成本,加深网络与网络之间的护城河,以及其他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的公司。 转让公司。
近期推出互联码概念,绿色支付码已与腾讯整合。 该技术的核心是腾讯网页在调用微信支付的基础上增加了云闪付支付。 业务的核心是微信支付,从这一代到这一代都已经开放了。 第一个是银联APP,其次是银行和银联下属机构。
在这种模式下,对微信的一大考验是成本效益问题。 绿码的商户手续费基本不高于千里,甚至为0,但用银联APP支付时,微信要支付的费用却接近甚至超过千里。 看起来很多,但对于840亿的营收来说,这个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毕竟使用银联APP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