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品城2022年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03-11
来源:网络整理

移动支付网讯:近日,小商品城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报告期内,小商品城实现营业收入76.20亿元,同比增长26.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5亿元,同比下降17.19%。

财报显示,浙江讯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原名“浙江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变更为现名,以下简称“讯驰”)去年被小商品城全资收购的“数码”),自购买之日起一直营业至期末(2022年7月29日-2022年12月31日),收入约为2,952.84万元,净利润943.39万元。

迅驰数字拥有唯一一家子公司,即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付”)。 当然,牌照资质是小商品城收购讯驰数码的主要考虑因素。 。 财报显示,2022年末,快捷支付总资产8800元,净资产8080元,净利润1000.95万元。 财报披露了快捷支付核心支付系统的开发支出,约为251.6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收购前,快捷支付2020年底总资产为9200元,净资产为8300元; 2020年营业收入9216.77万元,净利润-1417.87万元。 简单来说,成为小商品城子公司后,快通支付迅速扭亏为盈。

除了相关财务数据外,财报还披露了小商品城获取支付牌照的更多细节。

2021年6月16日,小商品城与海尔金控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同意以人民币4.493亿元收购其持有的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即讯驰数码及其旗下海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子公司快捷通支付。

根据双方交易安排,股权转让款将分三期支付,具体分别为总价款的15%、40%和45%。 2021年6月25日,小商品城支付首笔交货款6739.5万元。

但2021年12月3日,因未能如期满足《股权转让协议》项下第二期、第三期交割先决条件,小商品城与海尔金控等关联方签署补充协议,同意如果最终全部交付完成,海尔金控将补偿小商品城500万元,股权转让对价最终将调整为4.443亿元。 该价格低于估值基准日(2020年12月31日)讯驰数码股东权益总额4.54亿元的价值。

根据《股权转让协议》相关信息,第二期交割的主要前提是本次交易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第三期交割的主要前提是讯驰数码与快通付款已完成指定发货至小商品城指定人员。 信息,并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简而言之,海尔金控未能在期限内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批准。 为此,交易各方还将最终转让期限延长至2022年6月30日。事实证明,中国人民银行是在最终转让期限之前同意本次交易的。 不过,拖延后的成功交易也让海尔金控额外损失了500万元。 快捷支付牌照已于2018年7月成功续签,有效期至2023年7月5日。从这个角度来看,“交易越早完成越有价值”似乎也有道理。

相关交易迟迟未获批准,可能与交易前快捷支付的严重违规行为有关。 中国人民银行需要时间核实。

202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快捷支付违反支付结算管理及反洗钱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包括: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对未按照规定保存客户身份信息和交易记录的;③未按照规定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的;④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给予警告的,没收违法所得43.25万元并处罚款808万元,罚款总额884.25万元。

简单来说,就是因快递支付等行政处罚造成的“负资产”需要在交易前进行清算。

2022年6月15日,小商品城与海尔金控等相关方签署《罚款承担协议》,规定海尔金控在快件支付完成前承担罚款884.25万元。

2022年7月26日,小商品城与海尔金控等相关方签署协议,规定海尔金控承担的罚款和股权转让款将按净额结算,即直接扣除从交易金额中扣除,最后剩下0.75。 万元(约4.35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快通支付于2013年7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全国范围内获准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收购完成后,小商品城获得互联网支付业务资质,可以为其线上平台打通支付渠道,降低支付成本,提升客户交易体验。

小商品城在财报中指出,在完成支付牌照交付后,新的组织架构调整也完成并向监管部门注册,新的管理团队有效开展各项工作。 2022年8月起,小商品城将对快捷支付品牌进行升级,推出“易支付”品牌形象。 目前与全球400多家银行合作,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字人民币方面,小商品城于2022年5月24日启动国际商贸城数字人民币推广开放建设工作,已为97.3%的市场经营者提供数字人民支付服务,累计6万户数字人民币钱包已开通。 累计交易笔数约2.19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7.99亿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