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没有流行起像“支付宝”这样的电子支付

2024-03-12
来源:网络整理

我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支付宝”这样的电子支付产品在日本还没有普及。

很多人看到这个标题肯定会笑。

关于移动支付,日本的情况非常特殊。 首先,日本是这方面的鼻祖。

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于2004年7月推出了手机钱包,这几乎是世界上最早的非接触式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所以日本并不是没有技术。 关键是搭载这项技术的终端消费产品手机,还没有开拓出更大的市场。

日本的移动支付虽然领先,但完全封闭。 目前,日本的非接触式支付都是基于该标准,而这种日本独有的NFC标准仍然无法与大多数国家互操作。 日本虽然也是LINE等主流通讯软件的市场,但扫码支付并没有像中国那样形成热潮。

这样做的结果是支付宝等依赖互联网的移动支付方式在日本的普及率很低,甚至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还是Pay,对于日本市场来说都是体制外的外来物种。

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1. 日本央行是“最大障碍”

对于传统银行来说,账户间转账手续费仍然是其重要且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 在日本,网上购物大多使用信用卡结算,甚至还有我们购物时很少使用的“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然而,很少有网站开通借记卡或储蓄账户渠道。

即使是LINE的支付服务LINE Pay,仍然无法链接到任何银行的借记卡。 目前只能通过充值和信用卡联扣的方式进行支付,这直接影响了用户数量。

△日本信用卡与电子货币结合使用,就像国内的一卡通卡一样

2、未关联借记卡影响体验

在中国,微信支付、支付宝甚至Pay都允许用户链接借记卡和信用卡。 截至2015年6月,借记卡数量是信用卡的10倍以上。 这个数字也意味着中国第三方支付拥有了更多的用户。

对于那些没有信用卡的人。 购买必须经过“充值”和“付款”两个步骤才能完成。 至此,国内已有多家企业一步实现了这一目标。

为什么微信支付网络不可用_微信支付没有网络_没有网络微信能支付吗

相比之下,日本的LINE Pay账户最多可以充值10万日元,而且无法购买更高价格的东西。 如果银行不放手,支付用户太少,LINE Pay的合作商户数量就无法增加。

日本并不缺乏拥有大量用户的公司。 与早期支付宝最接近的应该是雅虎。 其目的是与更多加盟店整合,让用户使用雅虎ID完成支付,但目前这些支付还没有渗透到线下。

从商户角度来看,日本信用卡的使用率远远超过借记卡,这与中国庞大的借记卡消费阶层不同。 通过第三方支付,中国消费者可以享受与使用信用卡相同的服务。 一定程度上,他们的信用体系是建立在第三方支付端的,这也是消费者和商家可以放心的原因之一。

3、日本保守的国民性格

我们再看看用户需求。 日本消费者非常重视隐私和安全,因此很难说服他们使用新的支付方式。

在日本,信用判断本身由银行负责。 除非费用折扣足够有吸引力,否则他们不需要额外的支付平台。

4、日本企业更喜欢“容纳”用户而不是“利用”用户

与中国企业相比,日本企业更愿意“顺应用户需求”,而不是“利用用户需求”。 由于合规,包括网上商城乐天、电信运营商NTT、AEON超市、火车公司JR东日本在内的许多大公司都选择了“充值预付卡”模式。

日本现有的法律法规更有利于大公司、银行等既得利益者。 日本经济产业省和金融厅希望有更多金融和科技创新,但目前还处于调查和听取意见阶段。 事实上,初创企业和外资很难撼动现有版图。

前几天,我们都知道支付宝要进入日本了。 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内经济大幅下滑,中国游客成为日本消费的救命稻草。

因此,为了方便中国游客,日本当然要引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毕竟连赞助商都需要使用支付宝。 如果因为不支持支付宝付款而失去生意,那实在是不值得。

因此,2015年11月,支付宝正式进入日本市场时,暂时避开了日本当地公民。 目标用户是来日本的中国游客,而另一端的服务对象是中国游客集中、频繁消费的群体。 重要的商人。

如今,日本金融基础设施完善,民众支付习惯固化。 这是支付宝除了牌照之外最大的挑战。 希望未来有一家公司出现,掀起日本快捷支付真正的创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