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代支付系统(简称二代)预计于2012年10月全面上线。第二代支付系统对于完善我国支付清算体系、维护支付清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金融体系安全高效运行,央行履行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 与第一代系统相比,第二代支付系统可支持参与机构的一点接入、一点结算。 适应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银行机构)行内系统数据大集中的发展趋势,为银行机构节省流动性。 可靠性和访问成本; 大额、小额、网银应用系统之间的技术松耦合,增加了参与机构对应用系统的自主选择权; 支付结算方式的创新和服务质量的优化有效支撑了各类跨境、电子支付和金融市场交易,提升了支付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目前,第二代支付系统建设正在按计划紧锣密鼓地进行。 其中,网上银行系统于2010年8月30日上线,并于2011年1月在全国推广应用。
第二代支付系统主要特点
统一第一代系统碎片化的接入渠道。 第二代系统在信息传输方面采用了类似的传输通道。 信息传输与业务处理分离。 各参与机构均接入公共信息传输平台。 业务信息经公共信息传输平台整理后,由大额、小额、网上银行三个应用系统处理,多个参与机构通过一台前端机即可接入支付系统。
调整国家级处理中心和城市级处理中心的功能定位。 引入接入云概念,全国32个城市处理中心(以下简称CCPC)仅作为参与机构接入二代系统的物理接入节点,进行最基本的报文格式检查。 他们不再具备第一代系统的功能。 具有联网、管理和数据存储功能,各CCPC可互相备份。 所有组网、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均集中在国家处理中心(以下简称NPC),定时、权限和参数管理也由位于NPC的公共控制管理系统完成。
各业务应用系统相互独立。 第二代系统解除了大额系统与清算账户系统的绑定关系、小额系统与净额服务器的嵌入关系。 清算账户系统直接为大额、小额、网上银行系统提供资金结算服务。 余额及网上银行系统无需通过大额系统提交净额余额。 净额结算服务器与小额系统分离,负责管理净额借记额度,并为小额和网上银行系统提供净额结算服务。 因此,大额、小额三个应用系统和网上银行是相互独立的,可以单独运行。
提供多边净额结算模式。 第二代系统除了支持各类贷记、借记、即时转账业务外,还开发了多边净额清算模式,可以为支付清算组织提交的参与机构一揽子多边净额清算提供资金清算服务。 与欧元区大额支付系统一样,向证券交易、零售支付、货币市场等金融市场支付清算系统提交的多边净额清算业务,完成参与机构资本项目的最终结算。
支持外汇市场“支付对支付”结算。 “款对款”结算,简称PvP结算,是指不同币种的资金同时进行结算,并互相作为交割条件的结算方式。 一直被视为外汇交易结算系统应履行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第二代系统设计了PvP结算的完整流程。 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外汇交易清算系统和结算银行的同步处理,本外币两项实时转账业务将分别完成外汇交易中本币和外币的资金划转处理。 ,规避外汇交易的本金风险。
启用多种排队服务救援机制。 首先,不仅提供小额排队业务的撮合功能,还针对大额排队业务设计了白天双边撮合和业务截止多边撮合机制。 只要排队业务满足匹配条件,即可挽救账户余额不足导致的排队; 二是为在央行开立多个清算账户的法人银行提供“资金池”管理功能。 当分行清算账户因持仓不足而出现排队业务时,系统将根据法人银行事先授权,自动从法人银行划转资金。 三是为不同法人银行提供自动放款功能。 当法人银行头寸不足以支付时,系统将根据法人银行事先签署的借贷协议,启动法人银行之间的资金借贷功能,以解决流动性。 确保净额清算业务最终结算当日不可逆转的风险。
提供多种账户查询功能。 法人银行可查询各分行清算账户当日余额、可用头寸、预期头寸,以及中国人民银行非清算账户余额信息; 分行可以查询自己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的清算账户和非清算账户。 账户相关信息。 此外,与第二代支付系统同步上线的央行集中核算数据系统,还为银行机构设计了零余额账户管理功能,有利于法人资金的集中归并和使用。银行清算账户和非清算账户。
适应跨境、创新业务的发展。 为适应跨境业务发展趋势,拓展跨境业务种类,分为资本项目跨境支付及退税、服务贸易结汇及退税、货物贸易结算等支付类型短信采用标准,支持英文填写。 小额系统票据截取业务新增了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等种类,可支持各类票据的图像信息传输和资金结算。 二代系统还强化了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的支付业务功能,向集中收付中心开放实时收款和实时支付业务功能,增加协议信息验证功能,统一协议验证要素。
全面提升参与机构的服务体验。 中国人民银行发起的单方、错账冲销、同城轧差业务涉及银行机构清算账户资金变动的,将通知参与机构; 如果特许参与者发行的即时转账和多边净额结算业务出现排队情况,将及时通知资金不足的银行,方便其筹集资金。 此外,所有涉及清算账户的维护信息都会通知该清算账户所属的银行机构。
对参与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为参与机构节省接入成本。 参与机构只需开发集大额、小额、网银功能于一体的单一接口或放置前端计算机接入央行系统即可办理各类支付业务,大大节省了固定资金投入设备。 特别是多个参与机构的银行内系统共享第二代支付系统前端接入,为农村金融机构低成本接入支付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NPC功能集中、CCPC功能弱化,可以方便参与机构就近接入支付系统,也为参与机构在主接入点故障时随时切换到备用接入点奠定基础。 数据的集中存储和业务的集中处理也有利于备份系统的集中和建设。 不过,“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虽然方便了管理,但也凸显了备份系统同步建设的重要性。
新增参与机构自主选择应用系统的权利。 第一代系统中,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会计系统接入大额系统,通过大额系统向清算账户系统提交参与机构的开户、注销和资金支付指令,联网服务器嵌入小额系统中。 因此,参与机构加入小额和网上银行系统的前提是必须加入大额系统。 退出大额系统前,必须先退出小额及网银系统。 加入网上银行系统的前提是必须加入小额系统。 退出小额系统前,您必须先退出网上银行系统。 在第二代系统架构中,由于大额、小额、网上银行系统相互独立,会计系统直接与清算账户管理系统连接,提交开户、注销指令和资金支付指令至参与机构。 因此,参与机构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加入或退出上述任一应用系统。
提高中央对手方交易资金结算效率。 银联、中国结算、上海清算所等金融市场中央对手方(CCP)等各类支付清算组织可以通过大额支付系统提交多边净额清算业务,改变原有的多边净额清算业务。 拆分为多笔以自己为记账人的实时转账,提交至大额支付系统,完成资金结算。 这种清算模式为全球中央对手方普遍采用,有利于提高资金清算效率、降低资金清算成本。 也有利于央行主动及时掌握金融市场资金交易状况。
加快外汇交易后台集中清算进程。 目前,我国外汇交易市场的场外询价交易和现场竞价交易尚未实行PvP结算。 清算询价交易的外汇交易中心和清算竞价交易的上海清算所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汇率风险和本金风险。 第二代系统设计的PvP结算功能可以大大降低外汇交易清算结算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外汇交易的结算效率,帮助外汇交易中心将众多分散的询价交易纳入到外汇交易中。集中清算制度,从而有效地对外汇交易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用PvP结算模式进行外汇交易、使用央行货币进行大额交易结算,也将有助于提高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我国金融体系健全性的整体评估。 扩大外汇市场交易规模的同时,也让央行受益。 及时掌握外汇交易和宏观调控全局。
提高银行体系资金使用效率。 二代系统提供的各项流动性管理功能,可以帮助银行机构了解在央行开立的所有账户余额,盘活法人银行全部流动资金,及时完成日间支付,提高银行机构的效率。资金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信息失灵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由于这些功能大部分是系统根据预设设置自动触发的,也有一些是方便法人银行了解自身情况的功能,因此不仅提高了支付清算的效率,还降低了银行的成本。机构管理流动性,提升支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和服务效率的提高。
提高支付服务国际竞争力。 采用国际标准的二代系统报文可在大额系统与其他跨境系统之间自动转接和传输,有利于银行跨境业务的在线处理。 第二代系统运行顺序的参数化设置和调整,消除了跨境支付的时区障碍,为全天候跨境支付的最终结算奠定了基础。 代理代收付业务的服务扩展和验证统一,提高了代理代收付业务的处理效率,深化区域乃至全国代理收付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支付服务市场的细分,推动支付服务市场更加专业化、多元化。 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
参与机构的应对措施
作为银行中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二代系统需要所有参与机构的上线和切换做大量的工作。
加快行业内系统改造和接口开发。 为充分发挥二代系统平台作用,各参与机构要按照人民银行项目实施方案,推进内部系统改造和接口开发,做好一、二代系统支持工作。 - 生成自有系统的业务,并集成大小及网上银行等业务应用接口,完成内部系统测试和业务测试,尽快参与中国人民银行组织的联调测试和模拟运行确保各项业务顺利开展、自身系统稳步上线、新旧系统顺利过渡。 。
加强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第二代系统的各种应用模块,如大额、零售支付系统,以及提供的各种流动性管理功能,可能涉及银行资金运营部、会计部、电子银行部、各银行应根据支付系统反馈的资金分配信息,做好总分行内部的核算工作,相互配合。 根据资金借贷报文和金融市场转账报文,与会计部门和资金运营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 和协作; 银行间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需要电子银行部门的参与; 自动借贷协议的设立、撤销和限额恢复,需要会计和资金运营部门及时沟通信息,协调办理业务。 因此,有必要设计内部支付系统相关的业务处理流程,制定相应的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规范各项业务处理流程和流程,明确内部分工和各方职责。
明确生产和备份系统建设布局。 二代系统为参与机构提供了灵活的接入方式和清算模式,特别是一点接入、一点清算模式,不仅节省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还节省了接入成本。 但高度集中的数据存储和业务处理也对系统运行和系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机构应提前确定生产接入点和备份接入点,并考虑尽早建设自己的备份系统,为生产系统和备份系统的无缝接管和业务处理的连续性做好充分准备。
发挥各参与机构的共同努力。 无论是证券市场的DVP结算,还是外汇市场的PvP结算,仅靠好的想法和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中国证监会、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外币结算银行等各方。 只有各方达成共识,共同行动,改造系统,实现资金转入债券和外币账户的功能,才能实现证券交易结算中债券和资金的同步结算,以及证券交易结算中人民币和外币资金的同步结算。实现外汇交易结算。 特许参与者发起的其他业务,如银行卡跨行交易业务、城市商业银行汇票业务、代收支付业务等,也需要支付清算组织和银行机构的共同参与和配合。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参与机构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出台的收费方案并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情况,确定增加的第二代系统应用模块和清算方式,并做好多清算账户合并为一个清算账户的准备工作。逐步收取跨行手续费。 对于支付业务,完善内部分级核算制度,保证业务连续处理,并做好催收过程中的应急处置和宣传解释工作。 为了充分利用各项流动性管理和查询功能,银行机构在报送银行名称和银行号码信息时需要填写自己的法人资格。 法人银行还需要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或指定零余额账户,以便中国人民银行向其提供代收账户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