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用心用情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2024-03-13
来源:网络整理

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春节前是农民工工资结算高峰期。 要切实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加大工作强度,依法坚决打击恶意拖欠工资行为。 要健全处理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加强定期监测评估和检查监督,推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各项制度政策落实到位。

全心全意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 既要着眼当前,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又要着眼长远,完善和完善拖欠工资管理长效机制,建立拖欠工资管理制度。防止拖欠工资。 站起来维护。 这就需要建立制度、落实、监督、救助和执行联动四位一体的机制体系。 制度是基础,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从源头上保证不拖欠工资; 执行是关键,无论制度多么完善,只有执行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监督是一把利剑,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加强监督。 监管渠道畅通,拖欠工资就没有藏匿的空间; 救济是保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法律救济利用劳动监察和各级工会。 在通过法律救济保护农民工权益的同时,那些被拖欠工资的人也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成本。

值得庆幸的是,在有关部门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拖欠工资管理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一些明显的短板和漏洞得到了填补。 实名制用工制度、拖欠工资二维码、违法“黑名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机制有效推进,筑牢了制约拖欠工资发生的法律大坝。 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法律和政策漏洞拖欠农民工。 工资行为不断受到挤压。 同时,有关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上线了全国拖欠工资线索举报平台,接收全国各地报送的拖欠工资线索。 对于涉及自己的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拖欠工资线索。 平台收到线索后,将自动分发至就业所在地地市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管辖范围直接办理或移交给相应县。 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办理。 各级工会通过“工会+”不断加大农民工权益保障力度,农民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通过有关部门综合施策,一些地方以往存在的拖欠工资“死角”不断暴露,一些恶意拖欠工资的现象不断被曝光,恶意拖欠工资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受到遏制。

2023年11月1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工会推进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工作。 11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委再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各级工会要把解决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作为年底的重要任务。 临近春节,正是农民工拖欠工资的高发期。 在此关键时刻,各级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必须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参与联合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隐患。 要妥善管理和使用工会职工热线,健全工会拖欠工资举报制度,畅通职工诉求渠道。 推动“工会+法院+检察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司法”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大工会法律援助服务力度,把农民作为重点群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援助,建立远程协作机制,努力为援助提供一切帮助。

让拖欠工资行为失去生存“土壤”,是考核全心全意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成效的一个指标。 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制度、执行、监督、救助四位一体的机制体系更好衔接起来,继续努力,继续夯实基础,继续压实责任,努力让拖欠工资不再成为社会问题。问题,有效防止农民工流汗、流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