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抚养费的金额标准?给付时间是关键!

2024-03-20
来源:网络整理

孩子,作为男女爱情的结晶,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 但随着夫妻关系破裂,离婚过程中最无辜的人也是孩子。 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如何确定? 子女抚养费支付时间如何确定? 这也是离婚诉讼中争议的焦点。 本文简要讨论相关核心问题。

一、赡养费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第一千零八十四条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离婚后,子女无论是否由父母一方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父母不履行子女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权向父母要求子女抚养费。

2. 赡养费的支付方式

支付子女抚养费一般有两种方式:按月支付和一次性支付。

按月缴费意味着一方收入比较稳定,按月缴费更有利于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 一次性付款是当一方收入不稳定或居住地不稳定,可能长期拖欠赡养费时使用的一种付款方式。

3、赡养费的支付期限

一般情况下,赡养费的支付期限是从离婚之日起至孩子成年之日,即孩子年满18周岁为止。

特殊情况下,缴费期限可以延长或缩短。 延长子女抚养费期限的情况是指子女已成年,仍无法独立生活的情况,如子女仍在学校接受高中及以下学历教育,或者孩子已经丧失全部或部分工作能力。 子女抚养费支付期限缩短的情况,是指子女虽然尚未成年,但已年满16周岁,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四、赡养费的法律内涵

子女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费用。

但也有当事人错误地认为被告有义务支付子女的全部日常开支,包括明显超出子女基本生活需要的不合理开支,如私立学校的高额学费等。

对于基本生活、健康、教育等非必需的费用,法院在审查其合理性、必要性,并考虑被告人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后,予以处理。

但当子女因生病、上学等正当理由向父母请求增加子女抚养费,而实际需要超过原定数额时,法院会根据子女抚养费的数额适当增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5. 子女抚养费支付标准

子女抚养费的标准一般根据以下三大标准确定:

1、孩子的实际需要。

2、父母双方的经济承受能力。

3、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对于有固定收入的人,赡养费一般可以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支付。 如果您负责两个以上孩子的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50%。 换句话说,如果一方需要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赡养费,则无需限制在每月总收入的20%至25%。 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比如40%的负担比例,50%左右,但一般不应该超过月总收入的50%。 需要说明的是,月总收入是指一个人一个月内获得的劳动报酬总额。 如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奖金等补贴。

如果没有固定收入,则可以根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子女抚养费数额。 根据江西省统计局官网2023年3月28日公布的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元),按农村计算农村:708元/月/人(元/年÷12月÷2人); 市区:1082元/月/人(元/年÷12月÷2人)。

特殊情况下,上述比例可适当增加或减少。

注:以上情况讨论的是双方未就赡养费达成一致的离婚。

微信搜索并关注【华律网】公众号,手机上快速免费咨询律师,随时关注生活常识和法律常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