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之父”张小龙又一次“隐身”,视频号可能要上线付费了

2024-03-20
来源:网络整理

在近日举行的2022微信公开课Pro上,虽然“微信之父”张小龙再次“隐身”,但他的种种传奇显然是世间少不了的。 回到微信公开课本身,本次顺利活动中最受关注的就是视频号可能具备在线支付功能。

在介绍视频号时,微信公开课讲师张晓超表示,“当视频作为基础组件出现时,未来不排除视频收费的能力,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 这也意味着视频账号将拥有在线付费直播间,以及中长视频、短视频的收费或打赏功能。 此外,视频号还推出“创作者激励计划”,为原创内容提供流量倾斜,让1000万原创作者拥有流量,推动100万优质创作者获得收入,进一步完善内容的增长体系创作者。

微信最终将为创作者推出视频账户提供激励。 说实话,这有点晚了。 自2020年1月视频号正式上线内测以来,已经过去两年了。这两年,将短视频内容打造进微信生态的唯一成就似乎就是腾讯在短视频方面取得了成功。取代了它的位置。

这两年,微信给视频号推送了大大小小的几十个更新,现在几乎占领了微信的每一个角落,从发现页、搜索、看看、朋友圈、聊天、微信都可以看到从红包到个人名片,应有尽有。 截至2020年底,视频账号日活跃度已达2.8亿,到2021年底,日活跃度突破5亿。 抖音和快手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本来花了三四年才完成的。 路。

然而,在微信流量的“泛滥”下,视频账号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在2022年微信公开课PRO上,官方还公布了近一年来视频账号的成长和变化。 在内容消费方面,微信认为“视频号频频爆款,百万点赞内容层出不穷”。 而作为佐证,这一观点的依据是“神舟十二号发射、孟晚舟回国等热门直播的观看人数屡创新高”。

用这样的社交事件来证明视频账号内容消费的蓬勃发展,其实说服力稍差一些。 毕竟,这些往往是所有平台上的热点。 同时,它们还流行于微博、知乎、抖音、快手、B站的热门内容。事实上,能够解释平台内容消费蓬勃发展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创造热门话题的能力。 微博之所以能成为“舆论场”,是因为很多公共事件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发酵的,而且往往只能在微博上发酵; 抖音神曲之所以出现在抖音而不是哔哩哔哩,是因为强调节奏和旋律的BGM最适合短视频。

收费观看直播微信怎么弄_微信直播收费如何观看_在微信上看直播要钱不

尽管这个成立两年的视频账号日活跃用户已达5亿,但近一年来看,仅西城男孩去年12月17日的《爱跨越山海》线上演唱会就吸引了2287.5万的观看次数,创历史最高纪录。 。 在线用户数已超过140万,点赞数超过1.6亿,达到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反复刷新的效果。

也许视频号不温不火的最关键因素是没有特色。 当人们想到抖音时,就会想到“潮流”; 当他们想到B站时,他们会想到“二次元”; 当他们想到快手时,他们会想到“乡土风味”; 当他们想到知乎时,他们会想到“谢谢,我在美国”。 “,刚下飞机”,微信公众号也可以关联有深度/有趣的文字。但是,说到视频号,你会想到什么?但在互联网行业,如果一个产品失去了它的价值,调性,往往意味着平庸。

至于为什么视频号这两年没有形成特色,这其实和创作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微信公众号以前有咪蒙,现在有半佛仙人,B站有老番茄和何同学,快手有“六大家族”,至于网红生产线的抖音就更不用说了,但是有人听说过吗? 在视频账号上走红?

创作者无法赚钱,也无法将视频账号变现,自然也就很难建立内容生态、打造社区文化。 如今,已经不可能再出现类似B站UP主们用爱心发电的情况了。 但B站二次元亚文化的主流化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千禧一代、E一代紧密相连,成长是捆绑在一起的。 现在视频账号的问题是,相当多的视频内容面临着浏览量却没有增加粉丝数的问题,这是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创作者们抱怨的问题。 ,以至于最终创作部分用户选择直接同步抖音和快手的内容,将视频账号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内容分发渠道。 但分销​​渠道可以有什么样的调性呢?

微信将推出视频账号付费直播间,以及中长视频、短视频打赏功能。 核心目的显然是让创作者通过他们的视频账户赚钱。 毕竟,只有创作者的变现门槛变低,才能激发更多的热情。 然而,视频账号并不是短视频领域创作者的唯一选择。 面对大V的离开,知乎联合创始人张亮敢说,“太好了,赶紧让他走吧,他以为中国只有300个作家”。 当然,知乎的底气在于,知乎是中国互联网上唯一的问答社区,但视频账号面前还有两座“大山”:抖音和快手。

所以现在对于视频账号来说,在已经有了相当的日常活跃度之后,下一步就是让创作者更倾向于在视频账号中进行创作。 要实现这一点,提供资金和流量显然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