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成趋势,中国电网如何肯错过?

2024-03-23
来源:网络整理

欧洲报道

众所周知,用户和体验是提供良好移动服务的两个主要途径。 目前移动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渗透率还比较低,这意味着第三方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电网看中消费金融

昨天下午,有关中国电网推出“e宝”的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报道称,“国家电网近日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推广国家电网自有支付平台‘电易宝’,确立‘电易宝’在电费在线支付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该文件提到,国家电网正在考虑关闭第三方电费支付接口。这意味着用户未来可能无法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电费。

电易宝的推出意味着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将无法再继续收费。 很明显,他们是想夺回这块蛋糕。 其实国家电网早就有这个想法,迟迟不发力只是在等待机会,而这个机会就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危机到来之后,很多互助金融平台开始向互联网消费转型。金融。 面对消费金融即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新焦点,中国电网怎肯错过?

互联网消费金融成趋势

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新的热点方向,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监管风暴,而是因为我国消费市场的升级,消费金融自然成为新趋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金融科技驱动创新

事实上,近年来,各互联网巨头纷纷发力瞄准消费金融市场的潜力。 无论是移动购物、移动出行、教育等生活领域,只要涉及到消费,都离不开消费金融。 由于金融科技的创新作用,京东白条、蚂蚁花呗、百度有钱、国美消费金融等应运而生,带动整个消费金融行业从过去享受垄断利润转向专注于提升用户体验、减少行业成本,提高金融供给效率。

互助金融平台正忙于转型

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监管风暴的不断升级,各平台之间对资源的争夺直接转向对平台核心竞争力——优质资产的需求。 在强有力的监管和需求推动下,互助金融平台开始通过多种方式转型拓展资产来源。 据悉,不少平台已经开始转向第三方支付,这意味着消费金融已经成为互金平台争夺的资产圣地。

年轻消费者的趋势

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迅速,既有国家的高度重视,也有用户的巨大需求。 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日益普及的同时,消费主体也在发生变化。 与其他年龄段的成长环境显着不同,且与互联网用户群体高度重合,85后、90后成为主要消费群体,00后也是未来趋势。

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难

随着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必将成为热点和焦点。 但事情往往有两个方面,即互联网消费金融高度发达的同时,一些隐藏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第一的

联网支付金融平台是什么_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_网联支付金融是什么意思

信用问题成为发展最大瓶颈

在传统金融框架下,未纳入央行征信体系的个人无法从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获得贷款。 但信用问题仍然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最大瓶颈。 传统的线下风控方式难以支撑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效率和频率需求。 网络信用评分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大数据支撑,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二

信用卡新规解放银行业

4月中旬,央行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对信用卡利率、违约金、条款、预借现金业务等进行优化调整,将于明年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新规将极大利好持卡人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借款人,但可能成为一些中小消费金融初创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

终于

校园消费金融风险频发

年轻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接受程度较高,但差异化能力不足。 而且,消费是无计划的。 《中国青少年金融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当大学生遇到自己喜欢但买不起的东西时,18.6%的人选择分期付款,13.0%的人选择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或产品。 随后,这引发了各个平台的疯狂增长。 一些平台存在利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不严、催收严苛等不负责任的信用行为。

随着

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 居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 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先进消费的消费模式逐渐获得公众认可。 金融行业正式掀起互联网消费金融热潮。 新的消费金融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有许多。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仅为45.6亿元,2014年为248亿元,2015年为1375亿元,同比增长454%。 预计到2017年,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

可见,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爆发期。 随着互联网金融产业规模的扩大、居民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升级以及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模式的认可,未来几年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将持续爆发。 增长动力。 然而,面对频发的信用风险和校园网贷风险事件,以及银行信用卡新规的出台,互联网消费金融看似前景光明,但前进的道路却充满困难。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