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女士持有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对账单
银行对账单显示,去年11月,她名下的两张信用卡总共消费了多元——这让翁女士觉得难以置信,那段时间她没有这么大额的消费。 银行对账单显示,交易方式为“易宝支付”,工作人员向翁女士提及“华为”,提醒她:家里有一部闲置的华为手机,是她12岁的孩子用的儿子明明(化名)。
明明向翁女士承认,下载游戏后,他利用翁女士的身份信息注册了华为账号,并绑定了两张信用卡。 但他明确表示自己只是想在游戏中“增加战斗力”,并不知道自己花钱了。 华为表示,易宝支付是华为钱包的支付合作伙伴。 开通快捷支付后,实际支付时还需要输入验证码。 这些短信和银行的扣款短信在翁女士的手机上已经看不到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笔钱可以退吗?
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情
我的信用卡莫名被刷了多元
五年前,丈夫去世后,双流区翁女士与儿子生活在一起。 她在家闲了半年,靠做微商每月赚一两千元。 去年12月,翁女士收到一张信用卡账单,“显示两张信用卡各消费超过1万”。 翁女士告诉记者,“这一个月我没有买这么大的东西。” 直到几天后,银行再次提醒她还款后,她才意识到不对劲。
“我联系了我持有的两张信用卡的发卡行,客服告诉我消费记录是真实的,总计多元。” 翁女士惊慌失措,“我以为被盗了,就打印了银行流水单报了案,然后报警,信用卡挂失了。”
记者注意到,银行对账单显示,两张卡的消费持续时间为去年11月5日至11月23日,交易方式为“易宝支付”。 翁女士没有听说过“易宝支付”。 “银行客服告诉我,这笔消费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有关。” 翁女士记得,她家里确实有一部闲置的华为手机,是她12岁儿子的。 显然是在使用。 经询问,明明承认自己绑定了信用卡,“但他说不知道自己把钱花在了卡上”。
儿子的声明
“不知道钱是怎么花的”
1月6日下午,明明从外面回到家,从口袋里拿出华为手机。 “我已经删除了所有游戏,”他告诉记者。 随后,他拿出手机重新下载了游戏,并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明明回忆说,去年11月初,他通过华为手机应用商店下载了《功夫熊猫》游戏。 下载完成后,进入游戏界面。 明明指着手机屏幕上弹出的“安装提示”:“请安装‘华为游戏中心’以使用华为账号、游戏支付等服务。” 安装完成后,他安装了“华为移动服务”。
“我用我妈妈的电话号码注册了华为账号。” 明明告诉记者。 之后,他进入游戏。 “过了十多关,你就打不过了。” 明明说,游戏提示他“增加战斗力”,“获取道具需要绑定银行卡”。 他承认自己从母亲包里拿出银行卡并绑定。 “我妈妈的手机不常用,我就拿来输入收到的验证码,然后绑定。” 明明说,游戏李说该账户有被清除数据的危险,建议他再绑定一张银行卡,于是他又绑定了一张。
不过,在充值页面,记者注意到,点击购买时,提示安装“华为安全支付服务”。 安装后,点击购买特定物品时,显示游戏券已扣除部分金额,剩余金额需支付。 “游戏券是系统和游戏好友给的,所以我就一直点击购买。” 不过,您仍然需要付费才能使用游戏优惠券。 付款如何完成? 显然他没有解释清楚,只是说道:“我不知道,钱就是花掉的。”
费用记录
单日最高消费超过元
您可以通过本手机上进入“华为钱包”和“华为游戏中心”查看这些消费记录。 记者注意到,第一次购买发生在去年11月5日。 消费产品为“勾玉”,售价648元。 该商家名称为“杭州网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 此后,他又购买了“元宝”,花费了648元。 ,商户名称为“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单笔最大单笔购买金额为“元宝”2048元,商户为“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消费一直持续到去年11月23日。 期间,当日消费总额最高出现在去年11月11日,共计9008元。 第二高出现在7天后的去年11月18日,达到9008元。 “这个‘勾玉’是《功夫熊猫3》里的,‘元宝’是《西游记》里的……”他一一向记者介绍。
三大问题
他是如何完成付款的?
易宝支付:开通“快捷支付”后仍需验证码
“ Pay是华为钱包的合作伙伴,当您使用华为钱包支付时,会显示为 Pay。” 华为负责联系媒体的工作人员在咨询终端业务同事后告诉记者。 “开通快捷支付后,实际支付时还需要输入验证码。” 他表示,如果事件发生期间用户在游戏中付费,则需要输入验证码; 如果使用小额免费功能(最高金额100元),还需要输入验证码。 需要在华为钱包中手动授权并验证才能激活。
1月7日下午,翁女士再次拨打易宝支付客服热线。 记者在现场获悉,客服人员发现两张卡均已开通快捷支付功能; 她还补充说,快捷支付功能开通后,购买时需要输入验证码。 此外,另一位资深客服人员表示,快捷支付功能激活后,手机上也会收到激活的短信。
扣款消息在哪里?
涉事孩子:从未收到过
明明使用的手机上,华为钱包显示已完成实名认证,但身份信息属于翁女士,手机号码也属于翁女士。 “我拿了我妈妈的身份证和手机号码去取。”明明说。
“我的手机收到了验证码。” 明明告诉记者。 然而,1月6日下午,记者再次查看手机时,并未看到去年11月5日至23日的消费验证码短信。 也没有银行的扣款短信,也没有快捷支付。 激活通知短信。 “我手机上也没看到。”翁女士告诉记者。
所有的短信都去哪儿了? “清理手机时,验证码短信可能被删除了。” 明明这样解释的; 那么扣费短信呢? 明明说从来没有收到过。
我可以获得退款吗?
人员:根据游戏内消耗进行评估
1月6日16点左右,翁女士接到华为工作人员的电话。 工作人员表示,要求翁女士提供相应消费的交易记录。 我可以拿回我的钱吗? 工作人员表示无法承诺,“这要看具体核实结果,会有人联系你的。”
上述媒体联系人回复称,可通过未成年人退款申请流程办理退款。 核实身份并提供相关材料后,将根据其在游戏中的消费情况评估退款。
陈述
律师:监护人负有一定的责任
“首先,我们需要检查激活绑定银行卡时,界面是否明确提示这是扣款;其次,扣款时是否要求用户确认,比如要扣多少钱,以及另外,绑定时这张卡是否有相应条款的读取过程?”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陈晓虎律师说道。 此外,他认为费用能否退还与明明的年龄没有直接关系。 “手机的管理取决于用户,这是母亲的保管责任。”
四川广利律师事务所律师邢连超认为,易宝支付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并非最终运营者。 “理论上,他的父母可以向游戏经销商要求退款,易宝支付可以配合。” 不过,他也指出,即使可以退款,实际操作起来也非常困难。 另外,他认为翁女士和明明都有一定的过错。 “首先,孩子本身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监护人没有及时制止。”
母亲:
事发后,儿子冲上马路
“事情发生后,我骂过明明一次,他却一声不吭、一声不吭。” 翁女士告诉记者。 但她感觉到儿子的变化。 “前天晚上,我听到他房间里有叮咚咚的声音。” 翁女士走过去查看。 “宝宝说失眠了,起来跳舞。”
最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接明明放学回家的路上。 翁女士说,当时她又谈到了这件事,“宝宝说如果我死了,就不用还钱了,然后就赶路了。” 她回忆说,当时她出了一身冷汗,“还好车速慢,我冲过去,我们两个抱在一起哭了。”
“我的宝宝压力很大,我不敢说太多、太严厉。”翁女士说。
成都商报记者 彭亮
摄影记者张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