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遍地走”小吃摊摊主:不能用于经营用途

2024-03-23
来源:网络整理

微信、支付宝个人支付码会被禁止商业用途吗? 限制措施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大象报记者 谢世伟

“如果以后顾客来我家吃蛋糕、吃烤串,很可能就要付现金了。” 郑州一家小吃摊的老板李女士无奈地说。 11月26日,“微信、支付宝个人支付码不能用于商业用途”的消息引发热议。 李太太也有些担心:“现在有多少人用现金付款?为什么不带?” 现金,如果我的支付码不能用了,我以后的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

《通知》发布 规范经营性质 防范不法分子违法行为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早在今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就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21]259号) 《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李女士等商户的个人支付码将不再用于业务收款。

通俗地说,《通知》出台的背景是,我们在小商店、大排档等场所进行移动支付时,多是扫描个人支付码。 然而,此类个人支付代码很容易混淆业务性质,甚至有的不法分子利用其进行洗钱和赌博活动。

李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我不用花钱就能得到一个码,我可以让我的孩子去申请一个商户的支付码,反正钱最后都会进我自己的口袋。”

记者走访郑州多家商户门店发现,不少商户已经使用了商户支付码,但收银台处也有个人支付宝、微信支付码。

移动支付“无处不在”,不少商户已使用商户支付码

郑州一家商店的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四年前,随着扫码支付越来越流行,商店里的顾客也很多,他用自己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二维码做了一个标志,并把为了方便就放在店里。 客户付款。 “这个《通知》其实对我影响不大,因为我两年前去银行申请了商户支付码,得到了机器,我不再需要自己的支付码了。”

李先生告诉记者,商户支付码不能以个人名义申请。 当时,他拿着该店的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文件,到银行申请了商户支付码。

“我觉得这个《通知》应该是对市场的一种监管。” 李先生说,“比如我只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收款,虽然提现时会收取少量费用,但我购买商品时可以通过移动支付转账给对方。我店的实际流量,应该算是银行和税务部门监控的盲区。”

《通知》的发布不会影响扫码结账,也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通知》的出台完全不会影响消费者在结账时扫描二维码,总体上有利于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知》特别要求清算机构完善支付业务报文规则,支持其成员机构满足客户必要、合理的交易信息查询需求,帮助提高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报表等服务质量和交易信息查询,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减少相关纠纷和投诉。

商户支付码的激活需要一定的手续费和服务费。 对于李女士这样的个体户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成本。 对此,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提到,为确保个人支付条码相关要求有效落实和业务顺利过渡,《通知》 《办法》设立了过渡期,要求支付服务实体全面、充分评估客户的正常状况。 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务方案,做好客户指导和服务工作,确保服务成本不增加、质量不下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