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产品经理的时候常常会用这个问题和他们交流

2024-03-24
来源:网络整理

雷锋网注:作者迟建强,本文首发于其公众号:Mac Talk,已获得雷锋网授权。

标题图片:来自

无数人写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我在采访产品经理时也经常用这个问题与他们交流。 周日,当我从午睡中醒来时,朱云医生突然在微信上问了这个问题。 我试图在不阅读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写下自己的直观感受。

微信的成功有两大前提。 一是它是腾讯的产品,二是它是张小龙的作品。 离开这两点来理解微信是片面的、片面的。 对于腾讯内部的项目来说,只要产品正式发布,基本上都会有几千万、上亿的用户。 如果你做的一个产品只有2000万用户,你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说你是腾讯的产品经理。 而张小龙,在经历了个人软件的巅峰和电子邮件的洗礼之后,已经取得了成功。 在产品领域,张小龙成为了一位睿智的思考者和实践者。 他需要一个伟大的产品来实现他的想法。

这两年,我读过书,读过山,走过了死亡之谷,走过了罪源,现在终于可以坐下来喘口气了。 ——张小龙

2010年,微信项目成立。

在我看来,微信1.0、2.0、3.0都是找方向、试错、突破的过程。 现阶段,微信分别推出了免费消息、语音通讯、视频和查看附近的人。 腾讯基于QQ、邮箱,经过内部资源的大力推动,微信用户开始以每天数十万的速度增长,用户数量突破1亿。

如果微信走的是一个功能堆叠的通讯工具的道路,它就无法成为一个平台和生态系统,也不会是现在的微信。 为什么微信没有成为的增强版? 因为微信里有张小龙。

很多人说微信的转折点是语音和查看附近的人。 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突破和创新。 真正的创新来自于微信4.0。 在这个版本中,微信推出了基于熟人的社交网络。 “朋友圈”功能从未在任何其他产品形态中出现过。 自此,微信开始步入自我创新转型之路,变得无比自信。 在社交领域,没有人可以与微信竞争。

张小龙带领微信团队,像一位孤独的大师一样,开始探索产品和人性的终极奥秘。 其他公司和个人只能落后。

朋友圈和微博完全不一样。 这是熟人社交的社交区域。 只要你有微信好友,就可以发消息、秀照片,并获得好友的点赞、评论、问候和调侃。 我不知道最初朋友圈的想法是从哪里来的,但是看了2011年左右张小龙在饭否上发的几千条留言,我感觉当时他是用朋友圈的心态在饭否上玩的,而不是微博。 。 关注这个账号的人只有几十人。 除了他的朋友,没有人知道这个ID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小龙。

虽然想法很好,但实际打造产品却极其困难。 有时你只能像一个无助的船长一样站在船头,看着远处未知的潮水交汇,海浪汹涌,却不知正确的航向在哪里。 山河无路可挽回,只能等待火花迸发的那一刻。 Tony(前腾讯CTO张志东)在《克制的力量》一文中描述了朋友圈的诞生:

克制一方面是对用户的尊重,另一方面是让产品团队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提出更加美观、合理的要求。 在一个受约束的团队中工作绝非易事,更不用说成功了。 三年前微信团队设计朋友圈体验时,十个人左右的团队奋战了很多个日日夜夜,尝试了几十个版本,从头到尾都用完了内部版本号,造成了无数的痛苦。 然后我把它打磨成朋友们喜欢的好作品。

随着朋友圈的出现,微信彻底确立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产品的产品方向,但真正的创新还没有开始。

人们通过微信消息、语音、视频进行交流,通过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思维片段。 人们习惯于阅读和书写140个字符的短信。 能否重拾写作和阅读的乐趣?

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通过微信、订阅、推送,重启了这个时代个体作者的社交写作之路。 同年9月,几乎成为第一个技术人公众号,12月,也加入了这个平台。 随后,大批热爱写作、阅读的人入驻微信公众平台。 公众号通过强大的联系将作者和读者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是以前任何软件都没有做到过的。 一个优秀的原创作者在写一篇文章时会收到数百条评论。 这种互动在这个信息碎片满天飞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事情还不止于此!

微信公众平台随后推出服务号和开放平台。 微信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操作系统。 每个公众号都是一个软件,有自己的形态,感知用户、反馈、自我发展、连接一切。

从此,微信风靡全球!

2014年,微信推出的支付功能几乎成为必备功能。 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支付联手商户以“红包摇一摇”的形式发出了5亿现金红包,奠定了微信在支付领域的地位,并告诉支付宝,“兄弟,我来了” ”。 到目前为止,无论承认与否,微信支付是唯一可以与支付宝竞争的支付产品。

继朋友圈、公众号、支付之后,突破性的创新似乎已经结束,微信进入了微创新时代。

可以说,微信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互联网产品之一。 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作为一名深度用户,我非常有幸见证了这个产品的成长过程,也非常感谢微信团队。

微信的成功有很多外部因素,但主要动力来自于微信内部的创新、节制、不打扰用户、默默的坚持。 做过社交和阅读产品的人都知道,在我们这个时代,再好的产品也会被阉割成丑陋的东西,锤子笔记也不能幸免。 我认为微信用了足够的耐心、智慧和规则来保持产品的完整性,这并不容易。

微信拥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团队。 他们坚信自己正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他们就像冰山下汹涌的暗流。 它们生生不息,充满力量,推动着微信这座雄伟的冰山缓缓前行。 每当我在微信及其衍生产品上遇到任何问题时,只要我在微信上找到人,他们就会创建一个微信群,立即解决问题。

任何时候!

如果你抱怨你的产品做得不好,那么你最好想想你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你做对了什么,你做错了什么。

注:微信的成功是一个可以写满一本书的大话题。 我只是从用户的角度写下了我感受最深的几个因素。 肯定写得不好。 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欢迎留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