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舆情报告:短视频覆盖银发群体的机会更多

2024-03-24
来源:网络整理

当前疫情之下,平台流量快速增长,人们对防疫、资讯短视频内容的需求增加。 平台和内容创作者都有机会收获更多新用户。 但由于室外拍摄的限制,不少内容团队变得更加着急。 可以说,危险与机遇并存。

一场席卷而来的疫情,让国人的春节假期变得漫长而焦灼。 用户宅在家里,短视频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0年春节移动互联网疫情战专题报告数据显示,春节叠加的疫情导致移动互联网行业时长格局发生变化。 与去年春节相比,短视频的时长已经超过了手游。 此外,由于用户对疫情、防护等信息的需求大幅增加,新闻信息也增长至9%。

报告显示,快手和抖音因与央视、地方卫视春晚的合作,各自获得了超过4000万用户。

1、短视频有更多机会触达银发群体

有人提到,由于疫情影响,家里的老人除了看电视外,只是看短视频,了解最新的疫情动态。 看完一部,立马推下一部。

此次疫情期间,短视频成为很多宅在家里的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中云大数据平台”统计,2月6日至2月13日,抖音、快手、抖音等平台上全国发布的与“疫情”关键词匹配的短视频数量西瓜一万。 其中,疫情严重的湖北病例数最多,达到5706例,其次是北京、广东、上海、陕西等地。

来源:中云大数据平台

截至2月14日,在抖音搜索“冠状病毒肺炎”,出现了数百个相关话题。 其中,仅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的视频播放量就达218亿次,播放量达29.7万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话题播放量达8.3亿次,视频播放量达14万条。

短视频的爆发式增长也催生了众多热门视频。 比如,疫情期间,“回形针”创作的短视频《关于-19的一切》春节期间刷屏,两天全网播放量过亿。 。

▲ 回形针月二日,视频发布当天抖音、微博、哔哩哔哩粉丝数均有所增加。来源:卡斯数据

七麦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快手、抖音的下载量分别突破697万、532万。

显然,短视频已经基本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新增的用户群体中包括大量的中老年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银发族。 银发群体本身就是互联网产品覆盖的最后一个用户群体,也是最难获取的。 但现在短视频平台面临着更好的机遇。

中国传媒大学专家表示,短视频确实对快速主动反应、防止受众恐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他们了解到“国家和国家信息的主要来源”。连本地疫情都是抖音。” 。 宅在家里的同时,一些年轻人已经开始教父母玩短视频。

也就是说,疫情之下,短视频将比以前更容易向中老年人普及和拓展新用户。 甚至会触达原本不可能拿下的老年群体,比过去更快地实现全年龄段的覆盖。 快点。

2、短视频内容制作困难,成本压力加大

虽然赢得银发用户市场变得更加容易,并出现用户异常增长,但面对疫情延迟复工的影响,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在内容制作上面临困难,进一步影响广告收入。 无论是图文内容还是短视频创作都高度依赖广告收入。 然而,受疫情影响,目前不少企业广告主正计划削减或压缩广告预算。 许多广告商推迟甚至取消了原定于二月份的广告计划。

但图文内容在内容制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与需要团队在室外拍摄的短视频相比,图文自媒体主要在室内创作,影响力较小。

目前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焦虑是看视频的人多了,做视频的人却少了。 也就是说,受疫情影响,用户内容消费需求暴涨,但短视频团队的户外拍摄却受到限制。

据媒体报道,短视频龙头公司MCN洋葱集团旗下的百余位艺人,近期基本都宅在家里自拍。 从行业角度来看,户外拍摄受到限制,短视频内容制作空间受到压缩,可能会影响质量。

但用户宅在家里的现状,也催生了很多生活化、专业化、教程化的内容。 比如尚艺学院的理发剪发教程,“临海剪纸”第22代传承人杨玉晓在抖音上开始剪纸教学,河北沧县中学的孙老师在抖音上开始免费授课。 抖音还邀请名师为学生授课。 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课程。

此外,不少用户还学习了插花、PPT、英语等各种烹饪技巧……除了娱乐,疫情期间,居家生活中的基础知识、技能、实用技巧、家庭娱乐方法等内容也纷纷上线。爆炸了。

但仍无法回避目前短视频内容行业的创作现状——短视频内容创作以MCN为主,团队运作,更多依赖线下场景拍摄。 大多数商业模式都依赖广告盈利,现金流状况高度依赖广告。 市场环境条件。

目前,由于员工工资高、办公场地等固定成本的限制,一些短视频团队的资金链也面临着危机。 部分团队可能需要考虑裁员和优化人员,以缓解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这对很多内容创作团队来说是一个警告,保持充足、健康的现金流对于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尤为重要。

企业入驻抖音平台的好处_入住抖音大企业_入住抖音的企业

3、短视频平台企业生态或将打开新局面

众所周知,疫情对很多线下行业都造成了影响。 过去,传统行业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线下行业的风险在于过度依赖线下场景和场地。 虽然此前不少零售和实体商户已经认识到拥抱短视频、拥抱新零售是大趋势,但这次疫情将全面坚定很多企业从线下走向线上的决心。

我们发现,由于疫情影响,汽车、房地产等大宗商品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目前,网上卖车已经成为各大车企和经销商的最后选择。 比如,蔚来在全国12家门店蔚来中心进行了直播,沃尔沃也正式宣布其销售模式将以线上为主。 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很多汽车销售需要弥补的教训。

再看房地产,从1月下旬开始,全国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公司和二手中介店纷纷暂停营业。 迫于业绩压力,各大地产平台纷纷设立线上销售中心。 一些房企表示有意向李佳琦学习,薇娅通过抖音等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方式推出线上销售服务。

当然,我们知道,对于房屋、重资产等低频交易来说,并不适合网上交易。 现场观摩、洽谈、交易缺一不可。

但这一趋势背后有一个信号——汽车、房地产只是众多传统实体产业中的冰山一角。 如果连房地产这样的线下重资产业务也在考虑做短视频,这意味着在疫情的压力下,很多传统企业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坚定的线上转型心态。 。

这种心态的转变其实给短视频带来了好处,因为短视频行业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在努力拥抱中小企业,拓展企业生态。 比如抖音企业号升级、快手的行业发展战略等。 笔者此前指出,2020年B端战争将进一步升级,抖音和快手在2020年将要打一场硬仗,如何吸引更多大品牌和中小企业入驻其平台,形成商业生态系统。

从2019年的大环境来看,很多行业和企业都在过冬。 在当前的疫情环境下,更多的企业变得焦虑起来。 在此环境下,新一轮中小企业短视频大战打响——2月12日,快手推出“暖泉计划”,让品牌商零门槛入驻快手门店,免押金和企业认证服务将全部免费,并免除高额技术服务费。

抖音推出“线上不打烊”活动,为全国线下商家启动3亿流量支持,通过线上团购预售、线上直播分享产品等方式帮助商家打通线上促销渠道。

总体而言,疫情激发了中小企业的生存欲望。 原本,抖音和快手要花大力气去争夺和激活企业客户。 在当前疫情环境下,企业集团也会积极考虑入驻平台,寻求线上推广变现。 渠道和平台将更容易吸引更多中小企业加入自己的平台。 不出意外,B端企业在短视频行业的商业布局今年也将打开新局面。

4、疫情倒逼短视频媒体化:会成为视频版微博吗?

笔者还注意到,在疫情影响下,短视频呈现出微妙的变化——媒体化趋势越来越强,抗疫话题成为不少短视频的标配。

微信、今日头条、抖音、快手均推出了与新型肺炎防控相关的内容。

例如,快手联合推出“流动的疫情日”系列纪录片,抖音于1月23日推出“抗击肺炎疫情”专题,邀请多位权威医学专家解答疫情相关问题。

短视频平台也成为媒体报道疫情的必备。 据快手与一线媒体互动统计,超过30%的快手进驻媒体派记者前往武汉一线。

此外,新京报、财新、中央电视台等,以及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报纸、杂志等均派记者前往武汉,深入社区、医院、工厂等,进行报道通过短视频介绍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 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数据显示,十天内,南方都市报快手账号发布疫情报道近百篇,直播10场,累计观看量1.2亿。

这是短视频平台的媒体趋势。 事实上,我们发现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几乎都是媒体化的。 从国外来看,谷歌也开始布局信息流。 国内腾讯、微博、百度、四大门户等巨头都在提供海量内容来占据更多用户时间。 ,实现更广泛的品牌精准触达,媒体属性日渐增强。

过去几年,由于140字的发布转发机制,微博在时效性上击败了传统媒体。 如今,凭借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流量聚集效应,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正在成为不少传统媒体的第一传播渠道。

短视频平台为何走向自媒体化?

笔者认为,这与目前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有关,因为短视频的盈利高度依赖广告,广告主在选择营销投放时会优先考虑综合媒体平台。 巨头们正在向大众主流媒体方向发展——强大的内容和公共信息生产能力与稳定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

最初,短视频是普通用户唱歌、跳舞、讲笑话、展示才华的场所。 在当前疫情环境下,抗疫媒体报道和内容成为用户的迫切需求。 短视频加强了视频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短视频的内容从过去以娱乐笑话为主转向专业、严肃的媒体内容是必然的。

短视频媒体化将带来两个变化。 一方面,短视频平台第一手报道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得到加强。 新闻类、有价值的内容越来越多,也将压缩个性化、生活化内容的关注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短视频或许有成为视频版微博的趋势。 另一方面,媒体化之后,集体密切关注的广告市场的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

结论

总体而言,当前疫情之下,平台流量快速增长,人们对防疫、资讯短视频内容的需求增加。 从平台到内容创作者,都有机会收获更多新用户。 但由于室外拍摄的限制,不少内容团队变得更加着急。 可以说,危险与机遇并存。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影视团队、传统线下企业等将进入短视频平台。 由此带来的内容竞争将更加激烈,也将导致短视频的内容呈现更加多元化。 如果内容创作者能够度过这个困难时期,未来的日子将会是阳光灿烂的。

#专栏作家#

王欣喜,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互联网从业者、百度百家、艾瑞专栏作家、虎嗅网、钛媒体认证作者,关注IT热点背后的本质,洞察TMT行业本质,分享有价值的观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