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人脸收银设备点亮激励,刷脸去重激励翻倍

2024-03-24
来源:网络整理

移动支付网讯:9月28日,支付宝更新物联网合作规则,蜻蜓系列设备补贴政策、桌面刷脸收银设备补贴政策发生较大变化。 在单台设备补贴总额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扫码补贴。 同时,人脸识别奖励加倍,并增加设备点亮奖励。

新增扫码激励、点亮激励、人脸识别去重奖励加倍

最新的《蜻蜓系列设备补贴政策计划公告(2020[04]版)》和《桌面人脸收银设备补贴政策计划公告(2020[04]版)》均包含扫码支付在刷脸支付中的设备端激励,这是支付宝首次将扫码激励纳入刷脸支付设备。

其中,无论蜻蜓还是桌面刷脸收银设备,扫描二维码的DAU补贴金额为【设备激活后次月起的补贴期内,进行有效二维码支付的支付宝去重用户数】每个日历日单台设备交易额为当月累计金额]×0.2元; 简单理解就是单日重复用户数乘以0.2元。

此外,对于使用人脸识别付费去重的用户的激励也加倍。

刷脸DAU补贴金额为【设备激活后次月起的补贴期内,当月各日历日单台设备上进行有效刷脸支付交易的支付宝去重用户累计数量】×1.5元; 也就是每次去重户数乘以1.5元。 此前,每个单日去重用户的补贴仅为0.7元。

桌面面部收银设备还增加了发光激励功能。

桌面刷脸收银设备上线次月起5个月内,单个自然月内单台设备上进行有效支付交易的支付宝去重用户数累计≥200笔(保持整数(不四舍五入),设备所有者将奖励400元。

不过,无论是蜻蜓系列还是桌面面部收银设备,补贴总额均保持不变。 蜻蜓系列单台最高补贴1600元,桌面面部收银设备单台最高补贴2000元。 这一政策变化可以说是让服务商更容易获得补贴,同时增加了扫码激励,还着力提高人脸识别支付设备的使用率。

两项新政策的生效时间和补贴对象为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期间启用的设备,单台设备涉及的补贴统计时间为5个月。

由于[02]和[03]政策存在一些差距,下表是总体政策变化前后的比较:

补贴政策“去库存”过度插曲

关于补贴政策的持续返利时间,【03】版蜻蜓系列补贴政策显示,2019年7月31日之前激活的设备将补贴5个月; 2019年8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激活的设备 设备补贴8个月; 对2020年4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使用的设备给予5个月补贴。

此外,【03】版蜻蜓系列补贴政策也在2020年8月15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推出了类似的“去库存”政策。

特定股票设备激活次日起60个自然日内(本考核期限不限于2020年9月30日),单台股票设备超过3元的支付宝有效交易笔数大于或等于50,买家将获得200元补贴金额; 超过3元的支付宝有效交易累计笔数大于等于300笔,买家将获得300元补贴金额; 支付宝有效交易累计超过3元交易笔数大于等于500笔,买家将获得400元补贴。

具体库存设备是指2020年6月30日之前发货且本政策生效前未点亮/激活的系列设备。 当然,最高补贴仍然是1600元,但在这个政策下,更容易获得补贴。

与蜻蜓系列不同,桌面刷脸收银终端存在一定时期的补贴下降。

根据《桌面面部收银设备补贴政策计划公告(2020[03]版)》,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设备拥有者持有的设备若激活,单日均数若设备任意自然月刷脸支付交易笔数(保留整数,不四舍五入)大于等于5笔,蚂蚁金服海南将发放补贴金额50元/月,如日均刷脸支付每月付款交易。 如果支付交易笔数增加5笔,蚂蚁金服海南将每月额外支付50元补贴,增量递增,单台设备每月最高补贴金额为150元。 单台设备涉及补贴统计期限不超过6个月,累计补贴金额为550元。 补贴统计时间不限于政策有效期。

值得一提的是,桌面面部收银设备2020年[02]补贴政策已于2020年7月31日结束,其最高补贴为2000元。 2020[03]版补贴政策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补贴金额仅为550元。 最新2020[04]自2020年9月30日开始,最高补贴恢复至2000元。

桌面刷脸收银设备的补贴政策有一段闲置期,即2020年8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期间激活的设备,仅获得550元补贴。

刷脸支付大战再起

支付宝此次政策调整,虽然最高补贴金额沿用了去年的政策,但从亮灯激励、扫码去重用户激励、刷脸支付去重加倍激励等多方面入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后,支付宝将加大对刷脸支付的市场投入。

一方面,通过加入扫码激励,支付宝重新审视扫脸支付设备扫脸支付的价值,提高刷脸支付设备的使用率,而不再单纯依赖刷脸支付。

另一方面,支付宝正在降低服务商获得激励的条件,以吸引服务商增加面部识别支付。

至于微信支付,在7月中下旬的发布会上,也对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升刷脸支付体验,并增加了小程序和支付分类功能。 在硬件方面,增加了相机类型和制造商,并且在文化和标准化方面进一步优化。 随着生态的逐渐成熟,微信支付势必会有更大的动作。 在此背景下,两大支付巨头的刷脸支付再次喧嚣起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