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和阿里的战争,谁会更胜一筹?

2024-03-25
来源:网络整理

深然财经()原创

作者 | 黎明

编辑| 韦嘉

美团和支付宝的应用看​​起来越来越像,甚至看起来像“双胞胎兄弟”。

美团在App中不断添加金融模块,而支付宝则在不断添加本地生活模块。 最新版美团App将“支付码”和“骑行”放在首页第一行。 8月23日更新的支付宝,融合了“支付”和“收款”,并新增了“旅行”。在App首页顶栏最重要的展示位置,美团和支付宝非常相似。

美团(上)支付宝(下)应用首页顶栏布局

此外,两者还拥有许多相同的业务模块。 美团正在大力推广美团支付,推出了美团月付和美团积分,这是支付宝的大本营。 支付宝不断地在应用程序中添加东西,比如饿了么、口碑、打车……这是美团的基本计划。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美团和支付宝都发生了变化。 它们变得越来越相似,并且正在渗透到彼此的核心领域。

现在人们不再关心饿了么在外卖领域还有多少机会卷土重来。 大家都在讨论的是,美团和阿里巴巴,在当地的整体生活中谁会更好。

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美团和阿里巴巴之间的战争正在从大众熟知的外卖,扩大到覆盖更广泛的本地生活乃至利润更高的金融支付。 美团从吃喝玩乐出发,想吃本地生活这块大饼,形成支付流程闭环; 支付宝从支付工具起家,想要容纳阿里巴巴本土的零售版图,成为一个服务平台。 他们正在为同一个战场而战。

前段时间美团App砍掉支付宝支付并非偶然。 如果美团有一天自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支付系统,摆脱支付宝也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美团市值不断上升、外卖份额不断扩大,以“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着称的阿里巴巴已不再是最强大的。 王兴依然强硬,但现在阿里已经开始全力反击。 逍遥子(阿里董事局主席、CEO张勇)亲自督战。 一场硬仗才刚刚开始。

互相模仿,互相利用

应用程序的变化是了解公司战略和游戏风格变化的一个窗口。

当我们同时打开美团和支付宝App时,我们会发现改版后的两个App非常相似,首页菜单栏的布局几乎一模一样。

美团(左)和支付宝(右)首页布局对比

首页顶栏四个选项分别是美团的扫一扫、支付码、骑行、实时公交,支付宝的扫一扫、支付/收款、出行、卡包(不同手机系统可能会导致页面不同)略有不同,有区别,美团安卓版首页顶栏为扫码、支付码、充值、出行)。

在应用中心往下三排,美团和支付宝都布局了15个选项,其中7个是完全相同的产品。 美团旗下有美团外卖、大众点评、美团酒店、猫眼电影、美团打车、美团信用卡。 支付宝有饿了么、口碑、飞猪、电影演出、信用卡还款、滴滴出行。 这些都是在同一赛道上完美竞争的产品。

从表面上看,两款App的布局和产品覆盖几乎一模一样,都满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吃喝玩乐的需求。

过去,美团给很多人的印象是一个外卖平台,而支付宝则是一个支付工具。 这是它们最原始的功能。 但随着竞争的不断升级,美团和支付宝互相学习、互相模仿。 他们的产品功能越来越丰富,同时也越来越相似。

美团首先模仿的是支付宝。

2019年6月,美团宣布改变品牌颜色,线上线下品牌颜色统一为“美团黄”。 随后,美团App进行了改版。 新主页最大的变化是在顶部栏中引入了四个固定功能网格。 事实上,支付宝早在2016年就开始使用这种页面布局。

有趣的是,重新设计后,美团首页顶栏的项目不是外卖或酒店,而是支付码和骑行。 美团于2016年获得第三方支付、银行和小额贷款牌照,并于2018年获得保险经纪牌照,进军金融的意图明显。

今年才是我们真正开始进攻支付宝大本营的时候。 美团在4月份首次测试了“美团信任分”,几乎完全匹配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分”。 随后5月份,推出“美团月付”功能,堪比支付宝的“蚂蚁花呗”。

深燃财经一位美团员工分析道,“美团在支付方面的目标是自立,信任积分是建立自己的商业信用体系,月付是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这些都在打造支付闭环。” ”。

为了推广美团支付,美团使用了各种手段。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美团开始引导用户绕过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使用美团支付。 在美团外卖上提交订单时,默认首选按钮是美团支付,即美团支付。 只有选择普通支付才会切换到多种支付方式页面,但优先选择美团支付。 其次,美团支付是首选。 就是微信支付,支付宝折叠了。 有用户向深燃财经反映,他开通美团支付后,支付宝支付从选项中消失了。

有用户表示,激活美团支付后,支付宝支付被取消。

“黑猫投诉”上,有近千条针对美团月付及相关产品的投诉,包括“不知不觉激活月付”、“任意扣款”、“不合理扣款”等。从高频交易场景入手,比如外卖、美团正在大力进军支付环节,抢夺支付宝先机。

支付宝也完全模仿美团。

今年3月,支付宝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版,在首页应用栏新增“外卖”、“美食”、“住宿”、“电影演出”、“市民中心”5大模块,删除或移动。 美团最重要的这些功能突然出现在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上,一度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 阿里巴巴的主张是将支付宝升级为数字生活的开放平台。

今年3月支付宝改版前(左)与改版后(右)对比

当时的背景是阿里巴巴正在进行一轮高层人事调整。 阿里巴巴将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CEO胡晓明调任,负责本地生活。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支付宝成为“反美运动”的重要成员。

5月,支付宝再次改版。 支付码和首页支付码合并,腾出的空间留给“旅行”。 从此,支付宝彻底“美团化”。

不仅仅是外卖

这两个应用程序的界面变得越来越相似。 幕后,阿里巴巴与美团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场外卖战争,但后来我发现它正在影响整个当地的生活,然后它正在影响同城的零售,现在它实际上要影响支付。阿里巴巴显然低估了这场战争的残酷性。” 一位前饿了么高管的员工说道。

今年4月,华为与美团达成合作。 用户可以在美团平台购买华为P40手机。 美团骑手到附近的华为授权体验店取货,半小时内送达。 一位零售行业人士震惊不已。 他告诉深燃财经,“过去电商的本质是异地零售,但美团正在把电商变成同城零售。 但事实上,80%的社会零售商品都在同一个城市。 发生了。”这对阿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阿里必须打压美团线下。

于是,阿里不断地往前线运送弹药和资源。

第一个和王兴并肩作战的,是王雷。 饿了么的声誉不如美团,因此阿里巴巴空降胡晓明担任饿了么的声誉董事长。 同时,支付宝的流量转移至饿了么。 后来支付宝干脆撤了。 成为与美团直接竞争的排头兵,将饿了么、口碑、酒类酒店、自行车、甚至线下超市零售纳入支付宝。 现在,张勇亲自督导远程指挥。

阿里巴巴与美团的战斗范围从单一事业部上升到多个事业部联动,战略层面也大幅提升。 阿里巴巴的一系列动作都体现在其产品上。 支付宝越来越臃肿,各个子业务都在拦截支付宝的部分流量。

与阿里巴巴将支付宝的流量喂给本地生活业务的思路不同,美团将所有外部碎片流量聚合到一个点——美团,打造美团的“超级App”。

过去,美团拥有许多应用程序,例如收购的摩拜和大众点评,以及内部孵化的猫眼电影和小象生鲜。 除了猫眼独立出来外,其他大部分App后来都被砍掉或者削弱,美团实现了“中心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拜单车。 2018年美团收购摩拜后,迅速放弃了摩拜App。 用户必须使用美团App扫描二维码并骑自行车。 后来美团干脆封锁了微信入口,只留下了美团App。 唯一的入口。 美团收购摩拜时,美团支付27亿美元,其中“摩拜”商标价值16亿元人民币。 一年之内,美团放弃摩拜品牌,统一为美团单车。

另一个例子是大众点评。 去年2月,美团内部将大众点评更名为大众点评应用部。 大众点评的交易功能被弱化,内容点评、外卖、酒旅流量等核心资产全部转移到美团。 今年9月,上市两年后的美团直接将公司名称“美团点评”更名为“美团”。

美团正在疯狂地将各地分散的流量注入美团App,统一品牌、色调、App,打造超级App。 因此,美团App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外卖只是其业务模块之一。

阿里巴巴美团战图

当这样一个超级应用站在阿里面前时,阿里想靠饿了么来赢得这场战斗是不可能的。 于是,超级复杂的美团和日益臃肿的支付宝成为了两个竞争方。

硬仗才刚刚开始

今年,阿里巴巴21岁,美团9岁。 阿里巴巴早已过了创业阶段,而美团仍是一家初创公司。

两年前,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两家规模和股权关系悬殊的公司会像今天这样面对面。

过去的两年是阿里当地生活中失去的两年。 饿了么被阿里巴巴全资收购后,一边与美团交战,一边进行内部整合。 美团握紧了拳头,四处出击。

很多人低估了饿了么“进淘宝”的难度。 王雷形容这就是“开飞机,换发动机”。 有这么一个细节。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创业。 他的年轻团队跟随他进入阿里巴巴后,被阿里巴巴人戏称为“学生军”。 由此可见,两支球队相处起来有多么困难。

这场整合持续了两年,最终以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拉开至73%而告终,差距进一步拉大。

有人将原因归咎于阿里的介入。 “饿了么错过了最好的战斗机会。在美团到处打架的时候,饿了么还在阿里巴巴内部进行各种整合,很多被阿里巴巴收购的项目最终都瘫痪了。” 一位饿了么前高管表示,员工告诉深燃财经。 2018年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时,距离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已经过去了三年。 内部整合已经完成,公司专注于战斗,没有太多后顾之忧。

随着战场从外卖扩展到更广泛的本地生活和本地零售,阿里巴巴在今年年初开始了新一轮的内部整合。 阿里巴巴新一轮整合最终将聚焦支付宝。 支付宝App的每一次更新都代表着阿里巴巴的整合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随着战斗的升级,判断战斗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外卖只是当地生活难题的一部分。赢得外卖并不意味着赢得最后的比赛。” 上述员工表示。

在外卖领域,饿了么不如美团,但在线下零售、生鲜超市等领域,阿里巴巴占据上风。 除了饿了么,阿里巴巴还有天猫超市、盒马鲜生、高德地图、灵数通等重量级玩家。 这些原本分散在阿里巴巴不同业务部门的团队,现在都被支付宝加入到了统一入口之下。 在美团大战中。

9月9日,美团在全国仅存的两家潇湘生鲜店之一——北京方庄店被美团关闭。 此前,美团已关闭外地5家潇湘生鲜门店。 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正在加速扩张。 去年6月,盒马全国门店数量为150家,目前已增至232家。

这并不意味着阿里巴巴有优势。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从交易场景做支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从支付到本地生活的路径太长。 有了淘宝,才有支付宝。 于是,阿里巴巴现在又重新回归,通过支付宝进军服务业。 “但支付宝本质上只是一个支付工具。人们不会用工具来生活。他们必须用它来生活。” 工具。”

一场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

为了应对这场持久战,阿里巴巴今年召回了“中国铁供军”元老雷彦群。 雷彦群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是一名奋战在一线的艰苦奋斗者。 他回到阿里巴巴,他的使命是重建地下铁军。

另一方面,曾负责多条核心业务线的美团二号人物王慧文将于今年12月退休。 美团人才梯队建设已提上日程。 王兴表示,美团IPO后,他更加注重组织能力建设。

美团和支付宝越来越相似,这场战斗也越来越艰难。 对于美团和阿里巴巴来说,从业务到战略、组织、文化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错过。

*标题图片来自美团、支付宝官方微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