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下十个人问我这个完全不人性的消息意味着什么:
有的朋友被标题吓到了:我的支付码以后还能用吗?
另一群朋友则为小商贩担心:爷爷奶奶如何收钱?
其实我们首先跟业内人士聊过,说影响不会很大,不用害怕,办法总是有的,我们会通知大家的。
这次我就趁着周末的机会,把这件事跟大家说一下。
这一政策实际上来自于今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即“259号文件”)。
那么为什么一个多月后突然成为热搜话题呢? 谁在制造麻烦?
原话是:“原则上禁止使用个人静态采集条码进行远程非面对面采集,白名单管理确实有必要”。
有的文章标题干脆将这句话缩短为“微信支付宝支付码不能用于企业收款”,这可能有点离谱。
首先说一下微信和支付宝发放的支付码,分为个人码和商户码。
个人码是您打开支付宝或微信,点击“二维码支付”时显示的界面。
左边是支付宝,右边是微信
商户代码会稍微复杂一些。 会有更多的流程和接口,比如商户认证、营业执照提交、业务报告的数据呈现等。
有时您会看到商店老板使用相当精致的亚克力标牌作为付款代码。 大多数都是通过商户代码申请的。
左边是支付宝,右边是微信
如果您已经使用商家代码,那么这不是一个大问题。
那么,什么是“静态”呢? 通常,下方会显示“省钱收款码”。 如果此二维码图像保持不变,您仍然可以收款。
相应的,“动态”就是说这个二维码图像如果不发生变化,过一段时间就会失效。 它必须不断变化。
与支付代码一样,它们显然是动态代码。
有时候你在一家便利店,打开支付码等待付款,但之前的顾客和店员突然发生争执。 再等待几分钟后,您会发现支付码会自动改变图案。
所谓“面对面收款”,就是你拿出手机,打开APP,拿出支付码给对方扫一扫。
“远程非面对面”是指您将支付码截图保存下来,发送给其他人,或者张贴在墙上。 简而言之,它不是一个“新鲜”的二维码。
……明明是日常使用很方便的操作,但为什么解释起来却这么困难。
通知提到,“对于经营活动特征明显的个人,条码支付收款服务机构应当提供特约商户收款条码,并参照特约商户相关管理规定。” 不得通过个人收藏条码提供业务信息。 与活动相关的收款服务”。
换句话说,如果你只是给朋友买了东西,然后她通过这个代码把钱转给你,那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想做生意,不管你是卖煎饼还是冷面,如果你是卖商品、提供服务,最好开个商户代码,不要指望继续用个人代码。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问,使用个人代码到底是谁得罪了谁呢? 是不是看起来和商户代码差别很大?
当然有区别,商户代码是要钱的。
商户的支付代码有费率,但个人代码没有费率。 如果大家都使用个人代码,收据的收入就会少很多。
不过,个人支付码肉眼看就方便多了。 无需办理额外复杂的认证程序。 也可以直接取款,而且取款率比较低。
一些熟悉支付宝流程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解释了小商户如何尝试节省手续费。 不过,不少业内人士仍然认为,将个人代码转换为商户代码会导致手续费增加。
向上滚动至商户管理界面。 有很多奇特的功能。 为什么要收取手续费?
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麻烦,与税收有很大关系。
(雷锋网推荐阅读:《郑爽被曝偷税亿元?我发现AI金融“数亿元”新商机》)
必须保证企业资金真实、资金流向清晰。 会计中有一个相关术语叫“三流合一”(或“三流一致”),指的是:
资金流(银行收付款凭证)、发票流(发票的开具方和收款方)和物流(或劳务流)相互统一,即收款方、发票开具方和商品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必须是同一个人。 法律主体与付款人、货物购买者或者服务接受者必须是同一法律主体。 如果三流不一致,则不能扣除税款。
简单来说,我们遇到的正规公司,工资通常是通过银行支付的。
如果你的老板使用个人支付代码来收货和支付货款,并使用个人支付代码向你付款,这听起来是不是不对? 很容易导致资金流向不清晰,产生逃税嫌疑。
有媒体还揭露了三年前的一个案例:一家公司通过个人账户获得了数百万的公司收入,但这笔账外收入却没有申报缴纳增值税、城建税和企业所得税。 最终被罚款补缴税款、滞纳金并剥夺当年税收优惠。
更重要的原因是,近年来从事“跑分”(即洗钱)、黑灰色产业、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活动的人太多。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如果是银行-网联-支付机构渠道,网联基本可以监控到。
但如果是直接通过支付宝、微信余额支付的话,会直接在支付巨头内部流通,不会经过互联网连接。 这也是洗钱的主要方式。
例如,A先转一些钱给B,并保留在B的账户余额中; 然后B选择支付余额并转给C——央行和互联网很难监控这些资金的流向。
跑分模式是这样的:
租用大量的收款码,通过余额转大量的钱到这些码上,然后请这些人帮忙转到其他地方,支付几十块“硬费”。
当然,各种风控和反欺诈技术也在同步完善,但如果能够在支付码通道上加强监管,对于打击违法犯罪肯定会更加有效。
当时“259号文件”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做出回应: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支付条码转移赌博资金,为跨境赌博活动提供支付通道。为切实提高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的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切断以下犯罪的“资金链”:为打击跨境赌博,保护公众利益,中国人民银行在深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通知》。
可见,这些措施是针对狙击犯罪分子而推出的。 但由于一些不准确的报道,有消息称他们起到了给大家带来麻烦的效果。
然而,如何保证如此严厉的措施不会无意中伤害到守法的普通用户和艰难赚钱的小微经营者呢?
从多位专业人士的反馈来看,应该无需过于担心。
首先,支付宝、微信已经拥有比较成熟、完善的商户码服务体系,按需“转码”不会太困难。
其次,规定要到明年3月才会生效,至少有3个月的过渡期。 许多急需明确和讨论的细则将在此期间陆续出台。
业内人士也告诉我们,大额、高频的可疑交易肯定会首先被针对。
我:那我还能靠卖煎饼卖水果发财,走上人生巅峰吗?
他:煎饼加水果八块钱,我觉得不算多。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还提到了白名单机制。
如果你必须远程收款,你必须使用静态代码,让收单机构将你拉入白名单,为你的交易打开一个小漏洞。
但是如何才能进入白名单呢? 进入壁垒是什么? 个人静态支付码的有效期、使用次数、交易限额有何限制? 事实上,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
业内人士表示:
如果设定一刀切的固定标准,比如交易次数、交易金额,并对支付码进行限制,很容易导致黑灰产品“按标准办事”而疯狂围绕边缘。
因此,支付机构可以采取一些动态、实时的监控手段。
“事实上,监管部门正在对支付机构提出要求,控制问题是你们机构的事,如果你们这样做了,你们就举报,监管部门会根据情况讨论或出台相应的规则。”
总的来说,大方向已经明确,剩下的就看支付机构能否平衡监管要求和用户体验。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看到这个消息都会担心,也有人一眼就抓住了商机。
有网友调侃称“对银行有好处”。 我也没有看到银行股上涨。
放眼市场,昨天暴利的其实是一群数字货币概念股。
为了打击逃税、反洗钱、反欺诈,或许只要是打击犯罪资金链,就会对数字货币概念股有利。
但目前的数字人民币还不够成熟,无法支持大额支付。
更直接的受益群体可能是一些第四方支付公司/聚合支付提供商。
有时你会在商户的收银台上看到一个支付码,下面有一堆图标,这意味着如果你打开微信支付宝和某家银行,无论哪个应用程序,都可以成功支付,这个码属于聚合支付。
但这并不意味着聚合支付提供商就能成功获胜。 央行也出台了多项聚合支付管理规定,支付领域的监管只会向纵深发展。
好了,今天的一点点商机分享就到这里了。 下次赚钱机会(合法的)见。
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