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增长。 随着人们体验到商品贸易全球化带来的便利,跨境支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截至目前,上海、北京、重庆、浙江、深圳等5个地区的22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获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的跨境支付牌照,成为国内首家实施试点的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方案。 。
跨境支付监管注重市场秩序,体现便利性和人性化。
在2013年5月第一批跨境支付试点企业名单公布之前,我国跨境电商的支付环节几乎被未取得境内支付业务牌照的境外支付机构所垄断,而跨境支付业务的建设法规未能及时跟上市场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支付、预付卡、银行卡收单等细分业务领域的一系列管理措施相继出台。 另一方面,跨境支付尚未受到政策落实和监管约束。 虽然部分国内第三方支付已经涉足跨境支付业务,但大多与银行或境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货币兑换和支付流程均由其托管银行完成。 这个付款过程很复杂,需要很长时间。 一些支付公司甚至利用法律漏洞,频频搞“擦边球”交易。
今年1月,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开展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的通知》和《试点指导意见》 《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部分试点。 支付机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允许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外汇资金收付、结售汇服务。 《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支付机构严格履行交易真实性验证职责。 境内机构和个人不得通过虚假交易获取或者转移外汇资金,不得通过分拆等方式逃避外汇监管。 此外,在支付限额、合作银行数量、信息申报等方面,《指导意见》还明确,最大限度减少严格控制,对持牌第三方支付实行适当“放宽”。 此举对于跨境支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大大增强了跨境电商、跨境购物用户的便利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海外代购,保证了使用安全。 同时,保证了国家的税收收入,也让数据监控变得更加容易。
跨境支付让支付更进一步,简化结算流程,创造更大利润空间
跨境支付的布局不仅可以为国内第三方支付企业开辟新的广阔市场空间,还能帮助其获得相对较高的中间利润。 在互联网支付价格战激烈的背景下,各支付公司收取的手续费通常低至千分之五以下。 在海外市场,以支付巨头为例,其费率可达3%-4%。 尽管国内第三方支付公司尚未向外界公布其费率标准,但随着中国跨境网购市场逐年翻番,尤其是奢侈品网购的盛行,提供跨境支付所赚取的利润支付服务肯定不高。 会很低。
对于支付平台本身来说,可持续盈利的最大潜力或许来自于其竞争力。 拥有跨境支付准入牌照,很大程度上可以让支付平台拥有强大的增值潜力。 一方面,帮助支付平台拓展跨境商户,简化支付结算流程; 另一方面,境内买家不再需要担心个人结售汇手续,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向境外商家购买商品或服务。 这种双赢的局面对于支付平台来说充满了巨大的诱惑。 市场在推动市场规范的同时,也在推动支付平台向“聚合”平台转型。
过去,海外购物需要使用VISA和等双币卡。 国内跨境支付市场份额基本被办理支付清算的全国性卡组织占据。 与火热的购物形势相比,国内支付机构却缺席这个巨大的市场。 因此,率先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当于“先到先得”,提前获得受众的认知和好感,从而协同带动相关或其他业务的发展。 是对内、对外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综合来看,这20家跨境支付公司相对领先
基于对目前已获得跨境支付牌照的22家企业的“互联网+”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我们根据 、 、 、 三个指标进行行业排名。
为什么这些支付机构名列前茅?
截至2014年3月,“支付宝”服务已覆盖32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个网站的购物支付,支持15种境外货币结算。 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以人民币支付,然后由境外电商网站或与“支付宝”合作的转运公司将货物转运至国内。
“财付通”与美国运通宣布于2012年11月19日正式推出“财付通美国运通国际账户”,开放跨境支付业务; 随后几年,财付通通过多方合作拓展海外支付、微信便捷服务、进军日本市场等一系列布局,在消费者群体中获得了良好口碑。
去年10月,快钱在支付2.0时代来临之际,率先发布支付叠加发展战略,并宣布携手台湾远大银行布局跨境支付,推动台湾商品直购。人民币。 此前,快钱率先宣布提供在线反欺诈管理解决方案,为商户带来更加安全可靠的跨境支付服务。
当然,除了22家获得跨境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外,还有银盛支付、支付等多家企业也在通过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推广其跨境支付服务。 。 在可管理和自由化的国家政策之间持续紧张的情况下,跨境支付必将充分释放其潜力。 当电子商务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现“红海”时,跨境支付或将成为支付平台“圈地”的下一个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