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支付”是与“移动支付“并列”概念

2024-03-30
来源:网络整理

前言:笔者在支付行业销售岗位工作多年。 我尝试从销售(业务)的角度来分析支付产品、技术、运营、风控、资金流向等方面。 一方面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希望对支付从业者有所裨益,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期我们来聊聊互联网支付。

这里先说明一下,我们今天所说的“互联网支付”并不包括“移动支付”,而是一个与“移动支付”平行的概念。

一、定义及历史渊源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主要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归纳为银行卡收单、网上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三类。 这里的“网上支付”是指收款人和收款人之间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包括货币兑换、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固定电话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线下支付、数字电视支付逐步退出支付市场,货币兑换也被正式排除在《支付业务许可证》范围之外。 因此,我们目前所说的网上支付主要包括互联网。 支付和手机支付。

2015年颁布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进一步将网上支付业务解释为: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计算机、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远程发起支付指令,依托支付宝支付指令。公共网络信息系统,付款人电子设备不与收款人特定专用设备交互,支付机构向收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划转服务。

因此,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收款人依靠计算机(如个人电脑)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方式就是互联网支付; 收款人依靠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实现货币资金转移的方式就是移动支付。

2. 互联网支付的分类

央行批准的271家支付机构中,有114家获准从事互联网支付业务。 在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互联网支付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一)央行在《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根据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方式的不同,将互联网支付分为银行账户模式和支付账户模式。

银行账户模式是指付款人通过支付机构向开户银行提交付款指令,将银行账户内的货币资金直接划转至收款人指定账户的支付方式。

支付账户模式是指付款人直接向支付机构提交支付指令,将支付账户内的货币资金划转至收款人指定账户的支付方式。

(2)从互联网支付的发展过程来看,互联网支付可分为网关支付模式和快捷支付模式。

网关支付模式是客户通过支付机构链接到银行网上银行,转移银行账户资金。 资金仍存放在客户自己的银行账户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不直接参与资金划转;

快速支付模式是支付机构为客户开立支付账户。 客户、支付机构和开户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将银行账户与支付账户绑定。 客户登录支付账户后可以直接管理银行账户内的资金。 在该模式下,资金存放在客户的银行账户中,但资金操作指令是通过支付机构发出的。

3、互联网支付主要产品

目前我们最常用的账本产品主要有:

(1)网银支付:支付时,用户需要跳转至银行网银页面完成支付。 在网上银行页面需要输入用户的卡号、身份信息等,体验较差,一般只用于PC端支付。 ;

(2)快捷支付:完成卡的绑定后,用户支付时无需输入卡或身份信息。 他只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完成支付。 一般来说,快捷支付产品是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 快捷支付接口实现;

(3)代收(代扣代缴):指渠道授权商户可以从用户银行账户中扣款,一般用于定期扣款,不用于日常消费,如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的定期扣款电视费;

(4)代理支付:与代理收款相反,是指平台(或商户)通过支付机构批量或单笔交易向用户划转资金;

(五)其他。 主要来源于支付账户如:微信余额支付、支付宝信用支付(花呗)、京东(百雕)支付等。

下期我们将介绍移动支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