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在中国清算支付协会为多家银行组织的网联业务培训会上,人民银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强调,各银行要全力配合平台准入工作遵循已公布的平台业务规则。 和技术标准,做好行业内的资源配置、规划、执行,确保任务如期、优质完成……
摘要:线下银行卡支付清算可使用银联卡,现在也可通过“网联”进行微信、支付宝在线支付清算。
线下银行卡支付清算可使用银联,目前线上微信、支付宝支付清算也有“网联”。
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由直联迁移的通知》上周五向相关金融机构通报了“网上支付平台模式”。 《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于今年10月15日前接入,宣告互联网支付正式告别“直连”时代,正式开始运营。
多家机构收到通知提前做好准备
《通知》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凡是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上支付业务均通过网联平台办理。 同时,要求银行和支付机构在今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络平台和业务迁移的准备工作。
一位第三方支付机构人士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他们确实收到了这个通知,而且很多企业在发出这个通知之前都提前做了一些准备。 但该通知尚未下发至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支机构。 对于互联网接入,首批试点机构之一的蚂蚁金服回应称,“我们一直按照央行和筹备组的工作要求和安排,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事实上,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以下简称“网络平台”)早在3月31日就已开始试运营,并首批接入部分银行和支付机构。 其中包括招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银行,以及支付宝、财付通、京东金融旗下的网上银行。 此前,网联平台上线首日,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腾讯财付通联合完成首笔银行间清算交易。
根据中国清算支付协会通知,试运行期间,将对网络平台系统功能、业务规则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试运行完成后,将按计划分批安排其他银行和支付机构接入系统。
该《通知》要求网络平台运营者应当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银行、支付机构做好接入工作,包括联调测试、生产验证、压力测试和存量迁移等,并提供相关服务、技术支持。
提高支付结算安全性,增加资金结算透明度
近年来,中国在线支付市场发展迅速。 在促进经济发展、让人民生活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如客户存款安全、交易信息不透明、非法跨行清算、长期联网导致社会资源浪费等问题。 。
据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6年,境内商业银行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461.78亿笔、金额2084.9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6%和3.31%。 其中,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663.3亿笔、金额54.2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60%和124.27%。
快速增长的第三方支付大多采用银行直接接口模式,绕过银联等中间清算机构。 业内人士估计,90%以上的第三方支付采用直连模式。 虽然降低了支付成本,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漏洞,难以监管。 许多支付机构实际上通过连接多个银行系统变相开展跨行清算业务。
直连模式不仅接口重复,而且开设多个储备账户。 关系复杂,透明度低。 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当于建立了自己的支付清算系统,独立于现有的清算系统。 由于很多关系的透明度极低,后台支付信息无法看清,蕴藏着很大的风险。 “比如过去很多电信诈骗往往是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的,在去中心化直连的情况下,我们只看到交易是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没有办法看到资金是哪个商户的”流向。到达。” 一家股份制银行卡部的人士投诉。
该网络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控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流向; 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拓展和维护银行渠道的成本,为支付机构提供统一、公共的支付清算服务,节省连接成本。 ,提高清算效率。
最终禁止支付机构与银行“直连”
在此背景下,2016年人民银行牵头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中,网联清算平台建设被列为重点工作。 清算平台定位于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在线支付业务。 通过提供统一的公共转账清算服务,实现资金清算的标准化、透明化、集中化运作。
去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印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支付机构必须通过银行间支付机构开展跨行支付业务。中国人民银行清算系统或具有合法资格的清算机构。 同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统一的网上支付清算平台,称为“网联平台”。
支付清算协会表示,按照“共建、共享、共享”的市场建设思路,“网络平台”于2017年3月31日成功试运行,并开始由市场代表机构开展业务运营6月30日,未来机构接入速度和规模将加快,支付机构与银行的“直连”模式最终将被取消。
7月中旬,在中国清算支付协会组织的多家银行线上业务培训会上,人民银行支付司相关负责人强调,各银行要全力配合平台接入工作并遵守已公布的平台业务规则。 和技术标准,做好行业内的资源配置、规划和执行,确保任务如期、优质完成。 协同推动分布式技术、商业规则模型等创新,实现行业整体和个体机构的共赢发展。
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预计年底前接入的银行数量将超过200家,覆盖市场上大部分银行机构。
收费标准尚未明确
业内人士表示,“网联”的成立将有效解决支付平台与银行直连带来的监管困难和安全漏洞。 也将避免各支付公司自建平台造成的“重复浪费”,降低交易成本。 成本。
京东金融副总裁徐岭表示,“支付是金融领域的第一层,是互联网金融的入口,它记录了资金的流向和用户的金融行为,这些是打造支付闭环的关键。”线上平台将为三方支付机构形成统一规则,提高市场效率,规范清算市场,平衡整个支付生态系统各方利益并维护金融安全,帮助支付机构规避支付风险漏洞同时,也将推动市场上支付机构的回归。在支付行业,我们将重点拓展场景,优化用户支付体验。”
近日,《关于设立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的协议》 中国人民银行总清算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45家机构签约的协议被曝光。 协议显示,网联清算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股东45家,其中第三方支付机构38家。 目前有115家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网上支付业务。
在股权结构设计上,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上海清算所等中国人民银行旗下7家单位共同出资7.6亿,占股37%。 央行成为第一大股东,支付宝、财付通分别持股9.61%。
目前,网联的主要业务包括处理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支付业务,涵盖消费、消费退款、账单支付、金融产品申购与赎回、个人转账、信用卡还款、商户提现等。
由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商业公司,它不可能有任何盈利的需要。 业内分析认为,作为清算机构,未来向联动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手续费将是大势所趋。 在线支付市场尚无明确的渠道收费规则。 “直连”阶段基本由各支付机构与银行单独协商,平均费率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之间。 不过,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与线下银联四方模式类似,线上转账到即使有费用,也不应该转嫁给消费者。 而且,几乎一半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是股东。 最近的这份通知文件并未提及未来网络资费等问题。
南方网全媒体记者黄倩薇实习生李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