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反向驱动中国国内供应链升级的整体流程和设计

2024-03-31
来源:网络整理

当前,跨境电商发展如火如荼,特别是2016年以后,市场逐渐更加开放和规范,跨境电商开始反向带动中国国内供应链升级。 。 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业务发展的新引擎。 对于电商系统来说,当业务从国内转移到跨境时,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支付流程,因此本文分几个章节详细介绍了跨境支付的整体流程和设计。

1. 跨境支付概况

熟悉电子商务底层逻辑的同学都知道,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对三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管理。 跨境电商与非跨境电商的区别在于三流服务的区别。

对于国内的电子商务来说,信息、资金、物流等必须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还要照顾消费者和卖家的习惯。 跨境电商也是如此,必须遵守境内外双方的相关规定。 涉及客户信息隐私的信息流需要遵守当地法规,例如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物流肯定会涉及境内外的海关系统。 资金流向较为复杂,资金流管理是跨境电商的核心功能之一。

1. 跨境支付分类

一个完整的支付流程应该分为两个步骤:付款(买方)+结算(卖方)。 因此,按照这个思路,将电子商务按照地域(境内、境外)和币种两个维度分为四类。 见下图:

根据买家和卖家的所在地和币种,可以发现,所谓跨境电商可以分为两类:赚取外汇的模式和买卖模式。

(主要部分是国外电商模式,即买家和卖家都在海外,跨境是其模式之一)

2、跨境支付资金流向对比

两类跨境电商企业面对不同的消费者,对资金处理的需求也不同,如下图所示:

创汇模式:产品以人民币定价,以人民币结算,境外消费者以外币支付。

买买买模式:产品以外币定价,以外币结算,国内消费者以人民币支付。

3、买买买模式资金转换的实现

买买买的模式就是我们常见的天猫国际和网易考拉(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有些货是直接放在保税区仓库的)。 其中,如果我们去境外进行线下消费,刷卡、刷微信、刷支付宝都与这种方式类似,而从消费端扣款的都是当地货币。

那么作为国内买家付款后,如何向商家结算外币呢? 这需要收单机构和卖方所在银行之间的合作。 本币消费和外币结算是通过购汇和付汇实现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