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格式整理采购管理流程图支付预付款:跟催♦不合格产品退料通知

2024-04-01
来源:网络整理

完善的DOC格式组织采购管理流程图。 预付款:跟进不合格产品退货通知的外包处理要求。

计划

合格材料外协加工订单 ❖ 外协加工申请 *■ 外协入库单 采购发票 ^ 外协加工入库 ^ 质量管理 应付账款管理 I 外协加工应付账款管理 采购流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在最合适的时间,可能的范围内,采购从最合适的供应商处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优质、最合适数量的原材料、商品和服务。 控制采购流程和合格供应商,确保采购的材料满足工厂生产的需要。 流程 1、生产计划部门制定《请购单》,仓库可对常用材料制定《月度采购计划》。 1.1 生产计划部制定的《临时采购申请表》须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重大、重要的物料必须经高层领导批准,经仓库审核后送至采购部门。 仓库制定的《月度采购计划》于每月月底提交给采购部门。 1.2 采购订单必须注明所购产品的名称、型号、质量、数量、交货日期、理想单价、验收标准及其他有关事项。 可以推荐供应商。 1.3 采购部门收到采购订单后,将认真整理、收集供货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安排。 对于一些需要定制的物料,如果计划数量无法达到厂家一次性定制数量,我们必须与计划部门协调,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增加数量,以达到最优数量。 对于一些特殊产品,请要求生产计划部门仔细确认产品的规格型号,使其完全正确。 方便我们在采购时找到生产的源头厂家。对于一些专业性强、价格昂贵的产品,及时联系生产计划部门和技术部门。

工艺

与您的部门沟通,讨论是否可以使用替代产品。 2. 根据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程度,将采购的材料分为三类。 重要材料: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并可能引起客户投诉的材料; 一般材料:不影响使用性能或即使有轻微影响也可以补偿的材料; 辅助材料:包装材料和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 辅助材料。 3、识别并掌握采购需求,确定供货方向。 识别并掌握所购产品的性能、精度、品牌、制造商等特殊要求。 确定产品采购方向。 3.21 对于重要物资,确定采购方向时,不能局限于某一地区或者范围。 需要尽可能多地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厂家,在同等质量的前提下寻求合理的价格。 3.22对于一般材料和辅助材料,只要质量能保证,尽量寻找价格低廉的厂家。 也就是说,无论厂家规模大小,只要其产品质量符合我们的要求,价格合理,我们都会选择。 3.3了解产品采购部门和采购人以便进行技术谈判。 4.供应商对三类材料差异的评价。 对于重要的物资,需要进行样品检测和小批量试制。 技术部门随后将测试结果反馈给采购部门。 如果测试不合格,供应商可以重新寄送样品,但不得超过两次。 测试合格后,将通知供应商小批量发货。 技术人员对提交的产品检验合格后,将交给生产部门试用。对于一般材料,需要进行样品测试

支付功能流程图_支付流程图_付款流程图

方法

,样品测试后,技术部门将测试结果反馈给采购部门。 如果测试不合格,供应商可以重新寄送样品,但不得超过两次。 测试合格后,将通知供应商小批量发货。 技术人员对提交的产品检验合格后,将移交给生产部门试用。 对于辅助材料,采用使用前检查或验证的方法进行评价。 并保存检查或验证记录。 评估通过后,采购部门通知发货。 5、询价、报价、投标。 对供应商进行最大限度的询价,供应商不得少于两家。 综合比较其性价比,分析市场趋势及前景。 询价采购:同时寻找多家供应商,比较质量、价格、服务。 竞争性采购:同时寻找多个供应商,根据我们的产品要求和技术指标进行竞争性招标采购。 单一来源采购:一些受技术、工艺、专利等控制的产品仅由单一供应商提供。 由于产品单一,其用户也受到限制。 他们也希望获得更多的订单,赢得更多的用户,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 我们必须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有透彻的了解,在谈判时有的放矢。 选择性招标采购:没有必要对一些产品质量差、工厂薄弱、售后服务差的厂家进行投标。 谈判与采购:对于一些确定的供应商,当市场变化过程中需要调整价格和服务时,双方将进行面对面的独立谈判,以加强对各个供应商的管理。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尽力享受供应商长期供货的优惠价格。 6、确定运输方式,计算运输成本、装卸成本,预估不可预测成本。 7.确定供应商。 比较供应商的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和售后服务,评估其综合供应能力。 请相关部门对其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认证。使用本公司的

规格

合同

,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和质量保证协议。 该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并易于执行。 该合同必须有详细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标准、验收条件、违约责任、付款方式等相关内容,以及对供方的组织架构、程序、流程、资源等有相同的要求。产品的保修期应不少于12个月,自产品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综合各方面考虑后,填写合同的《合同签订审核表》。 8、审核供应商的生产是否符合合同规定。 8.1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拜访供应商工厂,严格审查其生产工艺、生产材料、包装材料等,确保按照合同要求生产。 同时对生产进度进行检查,确保供应商按照合同要求按时交货。 8.2 需方有权在供方或我公司对供方提供的产品进行初步验证。 该验证并不免除供应商提供不合格产品的责任,也不排除需方随后的拒绝。 8.3 所有验证结果必须报告给相关技术人员(部门),并记录相关验证数据。 9. 产品到达时的处理。 产品到达后,通知用户部门或技术部门对来料进行检验。 包括产品的数量、性能、外观、包装、配套件及产品说明书、质量证明书、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及其他合同要求。 对于来料检验,我们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各种性能检验,包括特检、出厂检验、自检、全检、抽检五种检验方式。 检查不合格产品并及时反馈处理,包括是否修理或退货。 根据合同要求,是否提出索赔或者是否要求重新交付; 对于检验合格的产品,仓库会要求制作收货单。 根据检验结果,确定采购产品的合格率和不良率。 及时了解产品在生产中的使用情况,积极与各部门沟通,认真处理产品质量反馈。 10、供应商质量控制。 10.1 合同签订后,将对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和评级。 记录每批货物的质量、每次发货的配合情况、货物到达后的服务。 10.2 本部门每六个月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绩效评估。 评价时,质量占40%,价格占30%,交货时间占10%,付款方式占10%,合作、售后服务等因素占10%。 如果供应商经评审后不符合我们的要求,则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要求保留的,须经有关部门讨论决定。 (总经理室、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等) 10.3 同一供应商提供的同一产品连续两个批次不合格,我们将要求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提高质量。 接到通知后,供应商产品质量未明显改善的,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 从而,通过上述过程控制,我公司的产品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质量状态。完善的DOC格式,用于组织和共享专业信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