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评论
“如果有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谁会愿意出卖自己,你不觉得吗?” 当钱袋宝被美团收购,人们祝贺创始人孙江涛时,他无奈地笑了。
“恒大集团的基本发展格局是以房地产为基础,以互联网金融为两翼,带动相关产业高速跨越发展时期。” 收购吉富通的许家印表达了信心。
支付行业就像一座围城。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对于恒大这样的大企业来说,支付是其完整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对于钱袋宝这样的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或许只有被收购才有生存的可能。
国美与银鹰通的成功合作,让我们看到,在“卖”与“买”的冰与火之歌中,或许还有更多值得企业选择的道路。
文本
连日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了金融支付行业。 10月27日,国美控股集团宣布与银盈通支付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国美支付”品牌。 国美支付的诞生,标志着国美正式进军三线支付行业,在移动支付领域再添新成员。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巨头都看中了互联网金融这块蛋糕,而支付恰恰是进入的门槛。 支付属性日益显示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并逐渐成为各大巨头公司战略规划中重点关注的切入方向。
近年来,国内具有电子商务背景的大型企业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领域。 阿里金融、京东、苏宁易购、慧聪网等,这些公司都深度涉足基于金融运营的第三方支付市场。 在前段时间发布的《2016新财富500强富豪榜》中,前十名富豪中,有9家龙头企业已经进入或正在全力进入支付行业。 “支付”几乎成为个人致富的关键。 标准配置,企业实力的象征。 但在这个队列中,却从未看到国美电器的身影。 业内人士纷纷猜测其背后的奥秘,但众说纷纭。 现在,这个疑虑已经被打消了。
疯狂支付牌照
“有了驾照,你就可以环游世界;没有驾照,你就不能去任何地方。” 这个形容驾照的俚语,形象地表达了支付牌照在支付行业的地位。 对于那些想要进入支付领域的企业来说,支付牌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4月14日,央行会同中宣部、中央维稳办等14部委联合印发《非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银行支付机构。” 除了明确将加强并严格管理第三方支付市场外,还表示正常情况下不再接受新的支付牌照申请。 结果,支付牌照的价值增加了。
2015年,经营范围仅为网络支付牌照,一般售价为1亿至2亿元。 现在报价已达到2.5亿至3亿元; 业务范围全国,业务范围包括网上支付和预付卡的发行和受理。 银行卡收单“全牌照”2015年卖2亿至3亿元,如今已达4亿至30亿元。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这些金额完全是天文数字。 即便如此,支付车牌的交易几乎是疯狂的。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公开报道涉及第三方支付的并购交易已超过14起,包括海利美达收购联华电子、宏图高科收购国财支付,以及近期恒大、美的收购吉富通等。收购神州通。 傅先生、新力金融收购海科融通、鸿雷股份收购广东合力等。而更多的牌照出售和收购正在远离公众视线的情况下悄然进行。
国美心里的痛
支付业务是金融业的基础,是金融生态系统的“天然入口”。 在电商金融化中,核心渠道是支付渠道,因为所有数据流和资金流的交汇都是通过支付渠道完成的,而支付是生态系统的核心。 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是保证平台交易数据和用户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稳定的关键因素。 否则,就无法逃脱“为自己搭建平台,为他人积累交易数据”的命运。
国美缺乏独立、安全、自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其心中难以治愈的痛。
另一方面,对于零售和金融企业来说,如果直接对接其他第三方支付系统,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的资金流向相应平台支付手续费。 如果资金流量比较大,每年需要缴纳的手续费将高达数千万元甚至更高。 2011年,京东宣布停止与支付宝合作,原因是“支付宝费率太高”。 随后2012年,京东通过收购网银在线技术有限公司,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在27日的发布会上,国美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周亚非指出:“目前国美拥有1700家门店、30年的供应链体系、数万家供应商和规模化的终端消费者。” 国美的庞大规模决定了国美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迫切需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国美都必须拥有自己的支付牌照。
国美支付,新出口?
国美集团宣布与银盈通支付达成合作。 耐人寻味的是,国美并未具体说明此次合作是战略投资还是股权收购。 但可以确定的是,国美已经获得了支付牌照。 早在2013年,就有人预测,从长远来看,国美肯定会考虑成立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或者获得一个规模较小、已经相对成熟的支付牌照。 现在看来,除了申请和购买之外,国美在获得支付牌照的道路上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线。
国美选择通过合作而非收购支付公司的方式获得牌照。 从国美的发展历程来看,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今年8月29日,国美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称,国美上半年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53.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降8.195%。 %。 其中,国美在线自营部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3.0%,集团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3.3亿元。 可见,起价5亿的支付牌照虽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国美完全有能力收购对方。 事实上,国美的这一做法体现了国美进军电商的一贯作风:顺应潮流,谨慎前行。
早在2012年,国美的主要竞争对手苏宁易购就已获得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但直到今年,国美才迈出了这关键的一步。 与苏宁的大刀阔斧的举措不同,国美的电商策略还是过于保守。 但国美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毕竟,虽然支付在国美整体业务体系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 但单独系统的支付运营利润微薄,可能无法盈利。 事实上,由于支付宝、微信等巨头的冲击,独立第三方支付公司生存艰难,举步维艰。
此次国美与银盈通支付合作成立的国美支付,拥有国美钱包、国美收银台、国美支付APP、国美预付卡、国美跨境支付等五大支付产品体系,可提供国美虚拟支付服务给国美的顾客。 资产与银行资产及其他第三方资产交互的资产管理服务以及不同场景的支付结算服务。 拥有完善的第三方支付体系,国美的未来被普遍看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一方面,一些已经拥有支付牌照的企业因监管日益严格、利润微薄而考虑退出; 另一方面,没有牌照的各大集团希望完善布局或进军金融行业,对支付牌照尤为青睐。 这一切都是支付牌照市场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国美与银盈通支付的合作成功,或许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新的思考:未来大家还会继续买卖牌照吗?
本文为金融咖啡原创文章
金融咖啡俱乐部群正在组建中。 添加小编微信-0016,与圈内大咖、行业大咖近距离接触。 学金融,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