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之家网络(ZFZJ.CN)又减少了两个支付牌照。
2020年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鱼嘉支付有限公司支付业务终止并注销的批复》和《关于终止(中国)支付业务的批复》 )有限公司并注销》,同意御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中国)有限公司终止其支付业务,并注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
随着支付牌照被吊销,鱼嘉支付有限公司、艾登瑞德(中国)有限公司也被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中除名。
据支付之家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6家支付机构被央行正式注销。
从36家被吊销支付牌照的机构情况来看,其被吊销牌照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存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续发工作的通知》(银发[2015]358号)第六条规定的不予续发的情形”;
第二类是因为“不符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2号)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要求”;
第三类是主动申请注销;
第四类主要涉及企业合并。
上述358号文第六条的全部内容就是所谓更新的“十一条”,主要包括:
(一)截至申请之日,累计亏损超过实收货币资金50%的;
(二)已批准的支付业务部分或者全部未实质性开展,或者连续暂停2年以上;
(三)占用、挪用、借用客户备用金;
(四)转让或者变相转让、出租、出借《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五)超出批准范围从事支付业务的;
(六)故意以伪造、篡改、隐匿数据等方式规避监管要求,或者恶意拒绝、阻碍检查监督;
(七)以欺骗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
(八)利用支付服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办理支付服务违法犯罪活动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较大行政处罚的;
(九)支付业务设施安全和风险监控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客户信息大规模被盗、背叛、泄露、丢失的;
(十)违反反洗钱法律法规,情节特别严重的;
(十一)存在其他重大突发风险事件,或者多次暴露重大风险、隐患并造成不利影响的。
不仅如此,央行总行经营管理部科技处还透露,如果出现以下六种情况,续期将被一票“否决”,支付机构将面临决定的“不更新”。 这6种情况是:
1、核心支付业务系统存在外包,或缺乏必要的备份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核心网络设备、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
2、支付业务系统存在较大风险漏洞,导致个人敏感信息泄露,造成重大损失或者社会影响;
3、因支付业务系统问题导致支付服务中断,造成较大经济或社会影响的;
(四)安全事件未及时报告、处理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
5、支付机构未及时整改现场检查、系统测试、漏洞检查等发现的问题,或者国家有关部门报告的重大安全漏洞未及时修复,造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以及从事银行卡收单业务的支付机构,
6、未按照金融IC卡相关文件和标准建设银行卡受理环境,提高银行卡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违法机构支付牌照被吊销、支付巨头被监管罚款、变相转让支付牌照被严查、第二方整顿风波持续……监管机构对第三方支付领域的监管监管机构正在逐步升级。 2016年至今,央行瞄准了第三方支付系统。 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开出数百张罚单,有的罚单金额高达数千万甚至上亿。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曾公开表示,无论哪个机构违反监管规定,都坚持有违法必究、有查必究、处罚必严、必有必究。对违规行为零容忍。 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合规将是支付行业的主旋律。
第三方支付行业可以追溯到1999年,据说 Pay成立了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2001年,成立不到三年的第三方支付行业遭遇了中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再加上受制于信用、资金等因素,集体陷入困境。 2003年的非典疫情意外催生了第三方支付行业。 随着人们尽量避免户外交易,电商市场被全面引爆,第三方支付行业也随着电商市场的火爆而迅速繁荣。
央行于2010年6月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事支付业务需要取得第三方支付许可证,又称《支付业务许可证》。 按业务类型分为银行卡收单、网上支付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三类。 网上支付又细分为互联网支付、手机支付、数字电视支付和固定电话支付。
随后的2010年11月,时任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在“第四届中国电子银行高峰论坛”上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表示,央行不会对电子银行进行数量限制。第三方支付机构。 欧阳卫民说,“不应该说要审批多少年,符合规定的都要许可,让市场选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支付牌照是央行为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秩序而建立的行业准入制度。 2011年5月7日,一群企业焦急地等待着“排行榜的发布”。 但在中央,他们仍然是“野孩子”。
同年5月26日下午2点,艾瑞咨询分析师程善宝按捺不住,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张自己通过多道流程获得的“渤海易生”支付牌照的图片,“寻求验证”。 ”。
中国移动电子商务运营部支付产品经理王辉回答说:“看起来很真实。”
但当程山宝给几家支付公司打电话时,他们都犹豫了,既没有承认收到支付牌照,也没有说没有收到。 随后,他接到了渤海一生的电话,要求他尽快删除这张照片。
下午近5点,央行网站突然公布,27家支付公司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包括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通联、汇付天下、银盛、拉卡拉、钱宝网、快手等。钱等等
这真是令人兴奋的时刻!
随后首批获得牌照的支付公司老板们也在微博上表达了喜悦之情。
4点55分,易宝支付老大唐斌首先在微博发文表示,对于拿到牌照很高兴。
5时09分,支付巨头支付宝在微博上“晒出了”“001”牌照(支付宝是第一批获得该牌照的公司)。
紧接着,钱袋宝创始人孙长涛也分享了获得支付牌照的好消息。
随后,快钱官方微博宣布获得首批支付牌照。 第二天,关国光董事长转发微博并表示:“很高兴听到大家都在炫耀自己的执照,引来了各种围观。 我提供快钱牌照,聚在一起。” 活泼!”
第二天,拉卡拉也在微博上发文庆祝获得支付牌照,创始人孙陶然转发微博庆祝这一时刻。
这一定是一个戏剧性的下午。 中午,所有支付公司集体沉默。 几个小时后,他们宣布已获得许可证。 这次保密工作也做得非常好。
更有趣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使用特殊的邮政服务直接发送到各个企业,并且央行的邮政投递是“背靠背”的。 换句话说,获得自己牌照的支付公司并不知道其他同行是否也获得了牌照。
此后,各批次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备受关注。 尤其是前几批牌照更是几经波折。 哪些支付公司将获得牌照、获得哪些业务类型以及何时获得牌照。 车牌、发几……这一切都成为尘埃落定前的热门话题。
但直到2015年初,才纳入“严格支付机构市场准入,鼓励现有机构兼并重组,继续制定和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研究实施支付机构分类分级监管”同年2月底央行发布的《2015年支付结算办法》中。 工作要点通知。
这向外界传达了监管部门有意收紧支付牌照发放流程的信息。
后来,当第一批支付牌照到期并于2016年8月换发时,央行明确表示原则上不再发放新牌照。 不仅如此,在暂停发放牌照的同时,行业还面临着违规企业将被“退市”、牌照只减不增的现实。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暂停发放支付牌照。
支付许可证不能买卖。 其他企业要想快速获得支付牌照,只能通过直接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方式来获得支付牌照。 这使得支付牌照的市场存量越来越少。 据支付之家了解,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公司频频被上市公司、互联网公司等收购,如小米收购捷付瑞通、万达收购快钱、唯品会收购浙江北服等。美团收购钱袋宝、海丽蜜达收购联创优势、新世界收购国通兴亿等。
支付行业持续成为产业巨头布局金融业务的入口,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那时动辄花费数十亿美元购买每五年更新一次的执照,这让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好奇和怀疑。 囤牌的人赚大钱,做中介的人轻松赚几千万的佣金。
过去我接触过或者听说过一些支付牌照的并购。 前几年,持证人因资质稀缺而涨价是常态。
近年来,由于监管趋严、天价罚款频发,牌照交易市场降温,不少需求方保持着极其谨慎的观望态度。 而且,据称,获得第三方牌照还需要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的信用诚信评级审核。 审核结果可能是监管机构考虑的关键指标之一,这无形中就淘汰了一些希望入局的人。
需求的减少,让一些急于套现、不专注支付业务的牌照持有者学会放低姿态。
围绕支付许可证的故事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