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代拥有“集体记忆”的人了!

2024-04-05
来源:网络整理

对于我们这些80后、90后来说,我们可能真的是中国最后一代拥有“集体记忆”的人了。 因为在我们成长的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信息是极其有限和统一的。 全国电视频道屈指可数,我们从小看的动画、电视剧基本都是一样的,这就形成了我们的集体记忆库。 我们看过《白蛇传》《西游记》《欢乐树朋友》《芝麻街》等动画片,这些都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坐标。 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和张学友、刘德华的经典歌曲也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 小霸王学习机、弹珠、拼装纸箱车几乎是我们的标配玩具装备。 这些共同的娱乐消费记忆,凝结成了一代人独特的成长文化记忆。

然而,如今这种“集体记忆”已经变得非常稀薄。 孩子们生活在个性化的信息茧中。 他们在移动设备上观看的抖音、快手视频以及接触到的网络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他们不再有共同的话题和记忆。 更不用说像我们这样的集体记忆了。 就连家乡的记忆也已淡去。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是外来人口。 不同地方不同口音的碰撞,大大降低了当地语言的使用频率。 过去几十年社会的巨大变化来得太剧烈、太突然。 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些变化,各种记忆就消失了。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集体记忆”的消失呢? 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们会为此感到遗憾和怀念。 但同时,新时代的个性化娱乐内容也有其优势。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 这种沟通人心的能力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课题。

抖音里的语言记忆点_抖音怎么记住台词_抖音记录语言

“集体记忆”的消失只是记忆存在形式的改变。 从口头叙述到书面记录再到数字保留,我们对情感交流和表达的内在需求无法被切断。 我们需要学会解决时代变迁带来的认知鸿沟,重新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情感纽带。 这样做比仅仅记住过去的共同记忆更有意义和更有价值。

以上是我对“集体记忆”这个概念的一些思考。 由于能力有限,我的观点难免不成熟、片面。 请读者们多多包涵,也欢迎大家共同讨论这个值得反复思考的重要话题。 让我们共同见证时代变迁,但不忘真情,珍惜共同的内心世界。

#冬季生活打卡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