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双寡头”格局下,谁能最终突围?

2024-04-11
来源:网络整理

支付“双寡头”格局中,谁能最终突围?

目前,支付宝和微信垄断了90%以上的支付市场份额,市场始终稳定。 剩余市场中,传统机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成为“主要分享者”。

当然,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野心并不仅限于眼前的“纸杯蛋糕”。 近年来,以易支付、度小满支付、银联闪付、京东支付等为代表的支付机构正在积极脱离旧生态,试图打破“双寡头”格局。

依靠自身优势获得“入场券”

京东支付无疑是聪明的。 正当大家以为支付宝和微信已经为“后来者”提供了发展“路径模板”——开荒式赛马时,它却选择利用自己在“联盟与合作”方面的特长,巩固自身优势,与大多数企业合作。银行业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高举低放,拿到“门票”,向“双寡头”支付格局发起冲锋。

比微信支付更早诞生、但在移动支付发展中“打瞌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是易支付。 如今,易付宝背靠中国电信,一方面利用电信流量入口寻求用户转化,另一方面大力布局民生场景。 目前,支付宝月活跃用户超过4300万,获得一张“入场券”是名副其实的。

虽然没有“打瞌睡”,但与互联网行业高喊“BAT”相比,在移动支付领域,度小满支付却迟迟没有被点名。 转机出现在2019年,百度宣布获得猪年春晚红包互动权。 春晚期间,度小满支付新增用户超过4000万。 这种良好的声誉使其有可能进入支付市场。

与前三者相比,银联云闪付的“门票”更为特殊。 2017年底,央行出台四项规定,划定移动支付清算红线,银联入局“国家队”成为必然。 当年12月,银联发布银行业统一APP“云闪付”,成为银联移动支付生态的新入口,其突破性优势也因规划布局而逐渐显现。

生态“出走”已成主流

支付机构提现是怎么回事_支付机构有哪些_支付机构

京东支付经历了京东生态系统的“大出走”——从京东商城到更多线上平台,从线上到线下。 线下实现了超市、商圈、自动售货机等生态布局。 数据显示,2018年京东支付与肯德基、呷哺等商户联合营销对外订单占比高达55%,这是支付用户正在走出京东生态的极好证明。

作为电信在移动支付领域的重要抓手,易付宝正在逐步走出原有的生态圈,构建超市、加油站、餐饮、无人值守、休闲娱乐等行业的生态圈。 据了解,支付宝已正式开放小程序入口,并将逐步邀请违规支付、快递服务、途牛景区门票等商户加入。

目前,度小满支付基本覆盖了大部分线上吃喝玩乐的消费场景,但线下的力度却稍显不足,让很多人直言,度小满支付在生态发展上是一个“蹩脚”的巨头。 不过,2019年初,度小满支付与首悦汽车展开线下营销合作,线下生态发展良好。

银联在云闪付生态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从2018年底的“百福”营销就可以看出。此外,移动支付便民项目也成为银联重点关注的项目。 可以说,作为“国家队”,银联正在踏上“后来者”的逆袭……

NFC支付或成破局战场

近年来,随着手机硬件功能的完善和升级,尤其是各种高频次、小额线下消费场景的探索,NFC支付市场开始回暖。 用户无需扫描二维码,只需将手机触碰感应区域即可完成支付。 整个过程无需打开手机即可操作。 NFC的优势逐渐被大众认识到。

被誉为“移动支付最后一块新蛋糕”的大众出行领域,充分展现了NFC支付的优势,吸引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布局,不少业内人士均断言,其有望成为支付双头垄断。 下面的“断裂处”。

目前,在公共交通领域,京东支付、易付宝、银联云闪付均已推出扫码支付服务,而度小满支付尚未发力。

据了解,京东支付目前支持1.2万条公交地铁线路,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并已波及多个地级城市,稳居国内NFC支付市场第一。 银联支付产品还支持21条城市地铁和570余辆市县公交车,NFC支付覆盖大部分线路。

总体而言,依靠自身优势获得“入场券”资格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仍需探索如何通过“生态出走”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在NFC支付战场上寻求“突破”。 问题,但未来支付的第三极很可能是从上述四极中诞生的。 至于最终会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