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年轻人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 在移动支付领域,中国领先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移动支付为何快速发展? 在近期歌斐资产主办的内部活动中,Payba董事长陈浩向我们讲述了他的观点。
中国电子支付的三个重要时间点
我找到了中国电子支付史上最重要的三个时刻。 第一个是中国银联的成立。 2002年以后,中国有了良好的信用卡发行环境和良好的联网通用ATM、POS机环境。 这时大家才真正从存折走向了银行卡时代,电子支付时代到来了。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央行第二次决定放开非金融支付公司即第三方支付公司申请牌照,即2010年和2011年。 他们背后有超过300家持牌公司。 应用不断涌现,市场变得开放。 支付宝、财付通可以合规经营业务。
第三次是这个市场原来封闭的时候,由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来做这个业务,到一个开放的市场,有牌照的机构可以做这个业务。
事实上,第二阶段开放政策的最大意义在于催生了今天的移动支付,特别是支付宝、微信支付、财付通。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设计和开发自己的产品。 今天我们看到,移动支付从2013年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年多、近四年的时间。 从全球商业角度来看,这样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的移动支付是由支付宝、微信、财付通以及其他像我们这样的私营企业和初创企业发起的一场叛乱。 而现在,我们说中国的四大新发明之一就是移动支付。 这真的不是开玩笑,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二维码支付确实没有抄袭过任何人,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相信是无法超越的。
我在银联工作的时候,银行卡行业的年增长率是50%-100%,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当时我觉得增长速度很惊人,但今天微信支付正在增长十倍、二十倍,而且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他们有雄厚的资本背景和强大的运营能力。 所以当我们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一下子就成为了全球的移动支付强国。 我们实际上是这里的受益者。
移动支付具有三大特点
移动支付渗透率强劲
移动支付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看到移动支付的渗透率特别强。 平时你出去吃一碗拉面,喝一杯奶茶,却发现你不会使用银行卡。 但今天,你将使用微信手机进行支付,这实际上取代了现金。
过去,现金在小额支付领域长期不会被取代,因为找零方便,是一种自然的交换。 货币、硬币、贝壳、钱币等属于易货交换,历来难以替代,尤其是小额,因为小额所需的支付成本特别低。 我们做银行卡的时候,如果付款低于100元,结果刷POS机的时候,就得打个电话,然后打印一张纸。 交易处理成本和手续费还不够纸币和电话费。 ,所以没有办法进行交易。
移动支付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其次,移动支付本身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 比如,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另一项叫做共享单车。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会非常不方便,滴滴打车如果没有移动支付,也会非常不方便。 其实,很多东西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者是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移动支付是这样的。
其实大家都能感受到,没有移动支付,摩拜单车、滴滴打车就不可能诞生。 因为背后有一个很大的事情就是移动支付让你的消费决策非常接近交易的完成。 当你想到这里的时候,你举手结束了。
强大的移动支付数据连接
另外,移动支付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移动支付交易数据的结构化能力和连通性非常好。 你拿一笔现金去支付,这笔钱没有被记录,谁买了,谁卖了,在哪里,在哪里,一切都被记录了,要么很难记录,要么很难收集数据。 但在移动支付领域,时间、地点、谁在哪里、消费了什么、购买了什么,都记录在那一刻、那一秒。
从消费行为、消费决策及其行为的实现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金矿。 例如,我们在每次移动支付交易后都会有广告。 也许在A店买了东西之后,我会推荐你在云端可以买什么产品。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三点。 第一点是移动支付的渗透率特别强。 不过这个渗透率特别强,包括现金和大额银行卡支付,也会被渗透。 二是消费能力提升和模式创新的环境。 三是结构化数据可以带来移动支付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