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我遇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有一次我去药妆店买东西,拿出手机用日本的Line支付。 店员告诉我不能用,只支持西瓜卡和edy卡。 哎,为什么日本那么多移动支付不普及呢? 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然使用现金?
生活在日本的中国人一定会被日本的现金逼疯的。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家里的硬币越来越多。 日本人自己不觉得不舒服吗?
我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这样的观点:
日本人喜欢现金文化,很少信任银行提供假钞。 日本人认为使用移动支付会让他们失去隐私。 据说日本人喜欢触摸现金的感觉。 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一个正常思维的人看来,这些都是一些非常愚蠢的观点。 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倒转。
那么本质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
哪些行业会对电子支付的广泛普及产生最大的负面影响? 没错,就是银行。 难道三井和三菱就袖手旁观吗?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银行控制着整个日本国家。 除非他们想改变,否则社会就不可能改变。 如果他们想普及电子支付,他们就会普及。 如果他们想让日本人继续使用现金,他们就会继续使用现金。 这个问题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这一切都是资本的力量! 这是一场老资本与新兴资本之间的较量。 在资本主义社会,前者总是获胜。
第二个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相信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这是亚当·斯密的理论:
1、私有化所有制改革的概念是指将公共资产出售给私人。 私有制意味着人们可以决定我们作为个人想要做什么。
2、多因素创造价值的分配理念,贫富两极分化是高效率的前提和正常现象。
3.反对国家过度干预。 国家的作用仅限于守夜人,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
4、主张所有产业都不需要保护,实行出口导向型出口战略。
这里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这里的第一点和第三点。 当私营企业竞争时,国家不会干预这些企业的竞争。 这会带来以下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作为私人进行电子支付,每个人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这就会导致日本现在的局面。 1.28亿人拥有7pay、edy、Suica、PASMO、iD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 商家应该选择谁? 选择电子支付方式本身就是一门生意,最终资金多的一方获胜。 谁的资本更多? 自然是银行、交通、能源、汽车等历史悠久、财力雄厚的行业。 但日本这样的公司不止一两家。 他们之间的竞争,任何人都无法战胜。 这些企业已经是日本的命脉。 只要日本还在,这些公司就永远不会失败。 电子支付方式永远会有那么多,支付方式永远不会形成统一的局面。
换句话说,只要相信新自由主义经济,没有国家强有力的领导,电子支付几乎不可能普及。 这不是由人民或国家总理的意愿决定的。 这一切谁有最终决定权? 由控制国家的资本家组成的深层国家决定。
日本民众并不想改变现状。 有了民主和自由,他们有能力改变社会吗? 他们只能选择加或不加消费税。
大家可能知道,安倍这次要让幼儿教育免费,然后给全社会加消费税。 他不是一个有资本的企业家。 说到底,还是为了保护他们背后的资本。
既然说完了反面例子,我们就来说说中国。 为什么你能做得这么好? 最本质的问题是中国不相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不相信“看不见的手”。 政府有产业政策,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资本在这里是由国家扮演的。 政府改革决心坚定,无人能阻止。 不仅是电子支付,还有当今中国的各种新兴产业。 政府所承载的使命与资本家所承载的使命完全不同。 否则的话,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赔钱、尿裤子的项目不可能从立项到竣工这么顺利。
我个人比较相信熊彼特的“创新经济学”。 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变革,而变革必须触动旧资本的利益。 如果社会掌握在旧的既得利益者手中,那么社会就永远不会前进。
相反,如果社会掌握在改革者自己手中,那些值得发展的企业就必须消亡,而那些值得发展的企业将得到全力支持。 就像人体的新陈代谢一样,企业也有自己的生死。 只有这样,社会经济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