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会计处理办法 来源:作者:吴鹤清 日期:2007-11-28 字体大小【大、中、小】 股份支付会计准则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颁布,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首次实施。公司于2007年1月1日上市。 本文对本标准涉及的具体业务处理流程进行讨论,以便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本标准。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会计处理具体说明 1、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涉及三个时间,即授予日、等待期内各资产负债表日和行权日。 不同的授予股份支付的方法需要不同的会计处理。 分别说明如下: (一)权利被授予后即可行使。 相关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计入。 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少见。 (2)等待期内服务完成或满足规定业绩条件才行权的,会计处理分为三个阶段:①授予日。 授予日不进行会计处理。 ②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 同时,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算累计应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的金额,并相应减少。 以前期间已确认的金额为本期应确认的金额。 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资本公积(金额为预计权益工具数量×授予日公允价值-以前期间确认的费用) ③行权日。
可行日期后,不再对前期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进行调整,即不再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行权日,企业根据实际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确定应转入资本或股权的金额,转入实收资本或股权。 借:银行存款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对方服务。 本案的会计处理与换取职工服务完全相同,只是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的计量存在差异。 首先,采用其他方提供的服务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获得服务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 值),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按照权益工具在获得服务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二)应用实例 【实例1】AB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了股份支付协议。 协议规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公司将向公司50名管理人员和20名销售业务骨干人员每人授予100份股票期权。这些人员必须在公司服务满4年后方可到期。 以每股5元的价格购买100股公司股票。 公司股票于授予日的公允价值预计为10元,公司股票面值为1元。 *9年,公司3名经理离开公司,1名销售人员离开公司。 公司预计四年内经理和销售人员离职比例将达到10%,第二年将有10%的经理离职。 又有四名经理离开了公司,另外两名销售人员也离开了公司。 该公司预计,第三年将有 20% 的经理离职,15% 的销售人员离职,还有 4 名经理离职。 有销售人员1人。 公司预计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离职比例将分别达到25%和20%。 第四年,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的离职人数分别为4人和1人。
分析:由上可知,公司股份支付等待期为四年,股份授予日为2001年1月1日,行权日为2005年1月1日,未进行会计处理。授予日期。 对于交易处理,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即2001年12月31日、2002年12月31日、2003年12月31日、2004年12月31日,需要将当期应确认的金额被计算。 费用及相应的资本公积。 其会计处理如下: 1、以2001年1月1日为授予日,不进行会计处理。 2、2001年12月31日,本期应确认的管理人员费用:50×100×(1-10%)×10×1/4=11250元。 本期应确认的销售人员费用:20×100×(1-10%)×10×1/4=4500元。 借:管理费用 11,250 销售费用 4,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本期累计应确认费用中,管理人员:50×100×(1-20%)×10×2/4=2万元,销售人员:20×100× (1-15%)×10×2=8500元。 当期应确认的费用中,管理人员:20000-11250=8750元,销售人员:8500-4500=4000元,借:管理费用8750销售费用4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3年12月 截至3月31日,本期应确认费用累计金额为:50×100×(1-25%)×10×3/4=28215元。 销售人员:20×100×(1-20%)×10×3/4=12000元 本期应确认的费用为: 管理人员:28215-11250-8750=8215元 销售人员:12= 3500元 借:管理费用 8215 销售费用 35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本期累计应确认费用金额: 管理人员:100×35×10=35,000元 销售人员:100×15×10=15,000元本期为:管理人员:35000-11250-8750-8215=6785元销售人员:15-3500=3000元借:管理费用6785销售费用3000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97856。假设管理人员35人行权日期 15名销售人员全部行权。
借:银行存款 25,000 资本公积 - 其他资本公积 50,000 贷:股东权益 5,000 资本公积 - 股本溢价 70,000 二、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一)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具体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待遇与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大致相同。 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预计当期可行权数量a1为基础,同时根据本期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该日按照应计入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减去上期已确认的金额计算。 2、可行权日后,不再确认相关成本和费用,但重新计量负债的公允价值,并将利得或损失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当调整增加时,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方:应付职工薪酬。 调整减少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贷款: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3、行使选择权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贷款:银行存款。 (二)应用实例 【实例2】2000年11月,某CD公司董事会批准了一项股份支付协议。 协议规定。 2001年1月1日起,公司100名骨干销售人员每人将被授予100股现金股票增值权,但这些人员必须连续为公司服务三年,即以2003年12月31日起的股价为基准。可以行使增长率来获取现金。 股票增值权须于2005年12月31日前行使。
公司预计负债结算前各资产负债表日及结算日的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以及行权后每笔股票增值权支付的现金金额如下: 年份 0x20 公允价值 0x20 支付现金 * 9 年,已有 5 名经理离职,公司预计未来三年还将有 5 名经理离职: 第二年还将有 10 名经理离职,公司预计还会有 15 名经理离职: 第三年还会有 15 名经理已经离开了。 第三年,假设有50人行使其股票增值权,获得现金。 2004年,又有10人行使其股票增值权。 2005年,其余10人并未全部行使其股票增值权。 分析:本例涉及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同样需要等待期。 等待期为3年。 行权日期为2003年至2005年12月31日,公司应处于等待期内。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司预计可行权a1估计为基础,计量公司所承担负债的公允价值。 授予选择权后,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负债的公允价值,其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具体会计处理为: 1、公司股票授予日2001年1月1日不进行会计处理。
2、2001年12月31日,公司应确认的负债为:(100-10)×100×10×1/3=30,000 借:管理费用 3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截至本期应确认的累计负债为:(100-30)×100×12×2/3=56000元。 本期应确认的负债和费用为:56000-30000=26000元。 借:管理费用26,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截至2003年12月31日,本期应确认的累计负债为:(100-30-50)×100×13=26000元。 本期应确认负债为:26000-56000=-3000元。 本期支付现金为:50×100×11=55000元。 本期应确认的费用为:55000-3000=25000元。 借:管理费用 2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5,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55,000 贷:银行存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本期累计应确认负债为:(100-30-50-10)×100×15=15000 本期应确认负债为:15000-26000 =-11000元。 本期支付现金为:10×100×14=14000元。 本期应确认的费用为:1=3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00 贷:银行存款。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本期累计应确认负债:0 本期应确认负债:0-15000=-15,000元 本期支付现金:10×100×17=17,000元本期应确认的费用为: 17,000-15,000=2,000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17,000 贷款:银行存款 17,000 税最重要国民经济的调节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法变得更加复杂,税收调整也更加频繁。 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控着企业的税务命脉,迫切需要全面的税务管理能力。如果您有税务管理能力,参加税务经理专业课程,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审计、税务行政审查,拓宽您的软技能从事税务处理,成为一名优秀的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