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王卫恒通支付,谁是真正的赢家?

2024-05-06
来源:网络整理

6月16日,顺丰控股公告称,深圳市恒逸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向顺丰控股旗下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增资6亿元,占恒通股权42.25%支付。 恒逸物流的控股股东为深圳市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深圳明德同时也是顺丰速运控股的控股股东。

简单解释就是,顺丰控股大股东斥资6亿对顺丰支付公司进行增资。 本次交易协议中,亨通支付100%股权的评估价值为2.39亿元,在此基础上溢价5.81亿元。 亨通支付增资前的作价为8.2亿,较净资产高出3.7倍,较评估值高出2.4倍。 。

表面上看,牌照溢价5.81亿元,恒逸物流增资6亿元还不如国美收购银盈通支付的7.2亿元。 不过,国美电器100%控制银盈通,而恒逸物流则斥资6亿元。 但仅占亨通支付42.25%的股权。 也就是说,牌照控制权和主导权仍然掌握在上市公司顺丰速运手中。 这一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美收购银盈通支付的市场价格。

那么,王伟为何要求旗下恒逸物流向恒通支付增资呢?

主要原因可能是恒通支付在上市公司内部的定位是主要服务于顺丰控股的特定物流交易场景。 业务场景单一,使得亨通支付发展缓慢。

从顺丰速运公布的恒通支付2016年财务数据来看,支付业务在上市公司各项指标中所占比重很小:恒通支付总资产17.35亿元,占顺丰控股上市公司总资产的3.9%公司净资产仅17.8亿元,占比0.9%,营业收入2.46亿元,占比0.43%。 2016年,亨通支付基础支付业务的分部收入为11443万元,对应的净利润为亏损28万元。

看来,主打物流的顺丰控股并没有发展第三方支付的专业财务团队和风控经验,也无法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第三方业务。 市场上稀缺的支付牌照,没有任何“金蛋”的样子。

把这么昂贵的浪费在单一的业务场景上,确实是浪费钱。

上市公司引入增资6亿,持股42.25%。 这笔交易是盈利的。

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_顺丰恒通app_如何取消顺丰恒通支付签约

一方面,王伟以大股东身份增资发力支付业务,在支付业务上增加小额贷款、保理等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王伟肯定也考虑到支付业务发展起来后,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负面影响。 主营业务也可以有反馈。

当然,同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毕竟这样的核心数据是不能轻易交给别人的。

如果说印钞是最赚钱的生意,肯定有人不同意。 显然,印刷车牌更有利可图。 但授权价格如此之高,未来只有巨头才能买得起。 这对于互联网支付的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

嗨嗨嗨——我们是和国人,我们有梦想

嗨嗨嗨——我们是和国人,我们有力量

一盒梦想带来激情,一盒梦想凝聚力量

-俱乐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