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数字支付业务顺利服务2022年“双11”业务高峰

2024-05-08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记者 李辉 北京报道

第十四届“双11”已经落下帷幕。 在经济企稳的大背景下,这个一年一度的消费节正在告别追求“成交数字”、“破纪录”。 在见证消费“韧性”的同时,也在强化服务价值和技术超越的目标。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11月12日从蚂蚁集团获悉,支付宝数字支付业务已成功服务2022年“双11”促销季的业务高峰,并处理了因多个促销周期延长而带来的多重问题。平台。 在业务高峰时,应用分时复用、无感弹性云、绿色计算能源技术等一系列前沿技术。

事实上,随着整个“双11”消费周期的拉长,绝对峰值的陡度逐渐减小。 不追求绝对数据,如何更好应对直播等新场景,降低算力成本? 贡献对支付能力乃至整个数字技术能力提出了更加复杂多样的要求。

数字支付应对多平台、多高峰

“双11”促销的开展与支付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以往年0点到晚上8点的销售高峰期为例。 高峰和日常消费之间的时间是模糊的。 消费者眼中的“双11”就是买了不熬夜,还可以退款。 分时复用、线上线下混合部署、无感弹性云等一系列前沿技术。

“晚上8点也是线下支付活跃的时间,意味着线下支付和线上支付高峰的叠加。” 支付宝“双11”技术团队负责人马聪透露,“此外,多个电商平台的峰值叠加,以及一些顶级主播直播带来的瞬时峰值支付波动。 在三峰叠加的背景下,需要构建更加稳定的技术,包括保证我们不同的业务之间有足够的隔离,让所有的业务能够在晚上8点稳定的照常运营。”

为此,支付宝在今年3月推出了“流水计划”——最终目标是保证任何高峰时段消费者体验不受影响,确保支付、退款、余额都处于高峰水平,并且支持任何客户 随时发起大额销售,加强支付的“弹性”。

具体来说,在技术创新方面,马聪表示:通过构建自适应、动态异步技术和秒级高可用技术,可以在更加随机的大促场景下持续保持支付可用性和高性能; 实现退款、提现等业务服务不受损,保障大促期间的日常客户体验; 通过分时复用、线上线下混合部署、无感云弹性等创新技术,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支付宝产品与技术负责人单功透露,自支持“双11”以来,数字支付技术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应对交易高峰的挑战;第二阶段主要是应对交易高峰的挑战。 第二阶段是全行业拥抱“双11”,重点满足“双11”需求。 多平台需求和效率; 当前第三阶段,重点是常态化能力的提升; 未来将走向更加精细化、差异化的服务。

近年来,随着“双11”成为线上线下各平台的消费盛宴,数字支付、数字金融技术也“走出去”,响应淘宝以外多个平台的需求。 据了解,今年“双11”期间,支付宝为100多家合作平台提供了支付场景营销能力。 根据不同平台需求导出和嵌入大额支付、智能免密、结账即时折扣、花呗分期、芝麻鲜鲜等“原子化能力”。

绿色计算大规模应用

“双11”不仅是消费的狂欢,更是“算力”的巅峰。 随着多个高峰的出现,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成为“双11”的一大挑战。 记者注意到,绿色计算的表现在今年这个特殊场景中开始发酵。

因为绿色计算解决的是如何提高海量数据在计算过程中的效率,减少浪费,减少碳排放。 “双11”作为数据流量高峰的典型场景,对计算能力的要求极高,非常适合验证“绿色计算”技术的应用效果。

公开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算力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同时,2021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达到2166亿千瓦时,是北京年用电量的1.8倍。 但实际用于计算的电能比例极低,成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之一。 在国家“双碳”政策引导下,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蚂蚁金服、百度等国内领先科技公司纷纷研发“绿色计算”技术。

蚂蚁集团绿色计算负责人、基础设施委员会主席何正宇透露:在数据高峰方面,如何分配资源满足计算需求,同时又实现高效减排目标是一个难点。 今年我们应用了大量的分时复用技术,“可以在日常服务的高峰时段最大限度地释放算力,从而在不增加更多机器的情况下支撑峰值需求。今年蚂蚁又更进了一步”解决数据库共置的行业难题,需要保证业务高峰时能够快速释放离线计算资源,保证业务访问稳定。”

据记者了解,蚂蚁金服自2019年上线以来,去年已将“绿色计算”全面应用在日常业务中,服务器利用率提升近三倍。 今年“双11”绿色计算技术有一些变化。 “首先,实施规模比去年大,高出很多倍。 技术变化一是绿色AI的加入,二是离线混合和分时调度技术的增强。 这两种技术 之前这两种技术是分开使用的,每次优化都带来了节省。 但今年两种技术融合后,联合优化效果比单独优化结果要好很多。”何正宇透露。

据记者了解,根据中央联合认证中心(CEC)测算,2022年“双11”期间,蚂蚁集团通过“绿色计算”技术节省电量153.8万千瓦时,可用于普通节能灯1.5亿小时; 减排量为947吨二氧化碳当量,约等于一棵树每年固碳量。 这是蚂蚁集团第二年在“双11”期间大规模应用“绿色计算”技术,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能减排效果比去年同期提升140%。

浙江大学环境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方凯认为,绿色技术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创新生态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绿色技术创新成本高、风险大,需要大量研发资金和人力投入; 二是制度供给相对落后,缺乏相关标准化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三是创新人才储备不足,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较低。 低,需要更多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实现智力输出到产业的输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