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们一直在询问支付宝/微信上的保险。 每个人都想知道它是否可靠。 趁着端午假期的时间,我来整理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先看结论
该产品均已在中国银保监会注册。 它们是可靠的产品,可以购买,但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例如充分理解条款、能够处理索赔、处理纠纷和维权)。 无论您是通过支付宝微信购买保险,还是通过线下代理人/经纪人购买保险,产品方案都应该符合您自己的需求,不要买错或重复购买。 条款内容是核心,渠道只影响定价。 如果你的经济能力不是特别差,最好找专业人士帮你制定保险计划。
文本目录:
支付宝/微信投保有什么优势? 通过网络渠道购买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知乎和各种公众号对保险产品的描述是否正确? 所有保险公司都可靠吗?
支付宝/微信投保有什么优势?
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 而且很多都可以按月支付,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较小。 例如,一款产品线下需要一次性年付1000元,线上变成月付90元。 任何人看到都会毫无压力。
为什么这么便宜? 部分原因是因为成本低; 部分原因是低价产品在互联网环境下更具优势,因此保险公司专门通过赠送利润、销售低价保险来吸引客户,为保险公司获取客户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优点是容易购买、容易推广。 只需用手指轻轻一按即可付款,就像购买纸巾一样简单。
第三个优点是产品设计变化多,充满“表面吸引力”。 互联网的营销力量是不言而喻的。 任何人读过这些保险文案都会被感动。
通过网络渠道购买保险需要注意什么?
我在上一段写了“表面吸引力”。 如果你聪明的话,你一定知道这里面有东西。 这里肯定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
我们先举一个买药的例子:
A、B、C 都感冒了。 A在猫猫电商上看到一种可以治疗感冒的药,就买了,并通过快递送到了家里。 B去药店,在营业员的推销下买了感冒药。 C人去了医院,医生开了感冒药。
最终,三个人得到的是同一种感冒药,但这三个人的行为性质不同,付出的成本和收获也不同。
A可能花的最少,B多花了路费,还可能从销售人员那里买了其他东西,而C不仅花了路费,还花了挂号费,还花了很多时间排队,却除了冷药品。 另外,我也得到了医生的专业建议,比如知道回家后吃药要注意什么,饮食要注意什么等等,如果药物没有帮助,可以继续咨询医生。
A的行为相当于我们亲自在网上购买保险,B从普通的保险销售人员那里购买保险,C找到更专业的保险销售人员,不仅购买了保险,还得到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服务。
因此,如果经济状况不是特别糟糕,最好还是找线下“医生”购买保险。 如果您的预算有限,只能在网上购买保险,那么您需要掌握以下专业知识:
1.学会阅读健康告知调查表
从我网上购买保险的经历来看,网上保险的健康告知条款并不起眼。 如果您不知道通知的重要性,您可能不会仔细阅读。 由于健康通知的问题,经常会发生索赔纠纷。
说到健康通知,有很多医学术语,大多数人可能不明白它们在说什么。 即使是学医的人也可能不会逐字逐句地阅读它。 我有一个正在学习医学的客户。 他在支付宝上购买了医疗保险,但他有病史,并没有注意告知他。 如果就此保险提出索赔,很可能不会顺利。
而线下的专业顾问会帮你检查这方面,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处理通知调查问卷。
2.学习风险分析,了解不同类型保险的作用
了解人寿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健康保险、医疗保险的运作及区别,了解这些产品的赔付原则和规则。
了解您有哪些人寿风险以及您需要购买哪些保险。
我觉得这部分就像生病时看医生一样。 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曾经有一个客户来找我咨询。 她喜欢在网上购买保险。 结果我发现有的保险买了两次,多花的钱保额却没有增加。
这部分不做详细介绍,大家可以阅读这篇文章,为保险新手快速了解保险产品提供简单的三步指南。
3.学会看待保险责任
这里所说的保险责任并不是宣传页面上写的简单概括。 任何读过本书的人都可以理解购买单张上写的保修责任。 而且,一些宣传涉嫌夸大和误导——银保监会也对这些误导性宣传进行了多次处罚。 因此,专业人士阅读的不是宣传中写的内容,而是阅读长篇保险条款的全文。 从条款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产品的本质。
比如,也是百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表面上大家都写医疗限额几百万,不限制进口药品,不限制疾病等等,但有些产品却在条款上写着:保修期只能到180天。 医院费用。 也就是说,从第181天开始的费用,根本不会报销。 事实上,保护程度只有其他产品的一半,足足有50%的折扣。
这些条款的细节对于普通客户来说确实很难发现。 尴尬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保险推销员都知道这些条款的细节(不专业的推销员还不少)。
4. 学会看待责任豁免
免责声明一般比较简短,仔细阅读就可以理解。 主要是你心里要有一个预期,什么情况下保险不会给你报销。 很多人以为买了保险就万事大吉了,但是这个保险到底是做什么用的,真的很难说清楚。 当发生事情,你去理赔时,一旦被告知属于免责范围,无法赔偿,当时没有人会责怪自己购买前没有仔细阅读条款,但他们会责骂自己保险公司是骗子!
5.学习理赔技巧
宣称? 难吗? 网上理赔非常简单,只需上传病历和发票照片即可! 事实上,这个过程非常简单。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弄清楚如何满足补偿条件。
例如,您在2019年1月购买了医疗保险,当时您没有高血压。 2020年1月,您因故住院。 与医生沟通时,您可能过于紧张或其他原因。 您告诉医生您将在 2017 年的某个时候进行检查。您的血压偏高。 听完你的各种描述后,医生可能会在病历上写下“自述高血压病史三年”。 那么保险公司看到这个理赔信息后,就认定你在买保险时患有高血压,但没有告诉保险公司,所以拒绝赔偿。 这时候你就会说保险是骗人的!
再比如你买了意外险,有一天不小心摔倒了。 然而,当你到了医院,紧张地说你好像是因为头晕摔倒了,医生随后给你测了血压,有点高,所以医生可能会怀疑是高了。 您感到头晕,然后因高血压而摔倒。 如果用这样的病历去理赔意外保险,那就不清楚了。
还有就是你的保险只能承保医保承保的费用,但你不知道,医生开了医保不承保的药,保险公司却拒赔。 这个时候你还是要指责保险是骗子!
因此,理赔是保险的核心。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如果您了解保险和医疗原理,您就可以根据事实成功获得索赔。 如果您不具备这项技能,建议您选择专业的销售人员,并在就诊前与销售人员充分沟通。 我觉得为了得到这样的服务,多花一点钱在线下购买保险是值得的。
6.了解如何处理索赔纠纷
对于索赔纠纷,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诉讼,二是仲裁。 在大多数情况下,合同默认会引发诉讼。 如果一审败诉,您仍然可以上诉,给您充足的回旋余地。 但如果选择仲裁,基本上仲裁做出决定后,就很难改变结果。 到时候真的就没有地方哭了。
我自己在微信上购买了一份保险,合同中默认的争议解决方式是提交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 如果有一天真的发生争执,我会让武汉来处理。
此外,许多在线产品是由保险公司集团旗下的财产保险公司或健康保险公司设计和销售的。 如果发生纠纷,您可能需要到财产保险公司或健康保险公司注册地提起诉讼。 比如某个产品,之前约定如果打官司就去上海。
7. 学习管理保险单
策略管理也是一项技术工作。 在线购买保险确实就像第一次购买纸巾一样简单。 但是纸巾没有续保费,但是保险有!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支付宝和微信都会默认绑定银行卡账户进行赔付,保险公司每个月都会默默扣款。 但年复一年过去了,有一天你忘记在绑定卡里存钱了,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解绑了该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你退出了支付宝和微信该怎么办? 此外,您忘记了您有需要更新的保险单! 然后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它已经过期了! 或者,如果有一天保险公司停止与这个平台合作,你想提前更改支付方式却忘记了怎么办?
因此,如果您购买网络保险,最好自己整理一份所有保险信息的清单。 同时,所有保单合同应妥善保存并让家人知晓,避免出现上述混乱情况。
综上所述,只要你足够专业,你就会知道如何在网上选择保险,买得放心! 如果您自己无法决定,最好支付咨询费让保险顾问帮您查看,也可以直接向保险顾问选择计划然后购买。
知乎和各个公众号对于保险产品的说法是否正确?
无论是知乎还是公众号,大多数保险自媒体都是为了销售而存在的。 只是这些销售人员的学历比只能发微信朋友圈的普通销售人员要高一些。 屁股决定脑袋,所以很难写出绝对中立客观的文章。
知乎上的保险舆情阵地几乎被代理人以外的保险中介占据。 大家发文章的目的就是科普一下,吸引一些认同自己的粉丝,然后发展成为自己的客户或者团队成员。 这是可以理解的。 就像你现在看我的公众号一样,我也在输出我的观点,以吸引认同我观点的人。
我也读过互联网上的文章。 有的批评保险业乱象,有的赞扬某些产品……平心而论,这些文章有些确实有道理,但也有一些盗用的概念。 ,令人困惑的文章。 不在行业里的人,其实不太善于辨别是非。 即使是业内人士,对于同一件事也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甚至为了博取流量而故意抹黑。 在保险自媒体界,大家都知道,写批评龙头企业的文章往往能获得较高的曝光度……只要论点是“XXX不靠谱”、“大家都醉了我”、“独行”等点赞特别吸引流量……(目前抖音最火哈哈)
所以,大家一起听,就明白了。 保险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 小心远离那些只会批评和诽谤的文章。
所有保险公司都可靠吗?
当人们在网上购买保险时,另一个担忧是其背后的保险公司不可靠。 如果你在网上查一下保险公司是否会破产等,你会得到很多肯定的答案——我国目前的保险监管机制非常严格,理论上可以破产,但实际破产的几率很小。
我同意这一点。 但我也想说,监管再好,还是有人不听话。 我们不能因为国家的政策和制度好就将所有的保险公司理想化。 肯定有一些保险公司在背后做违法的事情,这些事情在网上搜索也能找到。 我丈夫的亲戚最近遇到了一家新保险公司在理赔方面搞砸的情况。 我们认为,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理由完全不合理,而这家保险公司却如此无理拒绝理赔。 (详情请参阅:某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理由毫无根据,新成立的小保险公司还可以信任吗?)
毕竟我们都是商业公司,盈利是第一目标。 为了牟利,我们肯定会背着监管干坏事。 你说当然可以投诉,当然可以,但是谁买保险就是为了惹这种麻烦呢?
出于盈利目的,保险公司在理赔方面也会有绩效考核,有的会不愿意赔(能赔就不赔)。 例如,有些公司会对理赔员进行绩效考核。 如果理赔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获得奖金等。 当然,只要明确可以赔偿,保险公司肯定会赔偿。 那么理赔率考核的回旋余地在哪里? 就那些有缺陷的案例。 比如购买前没有严格、如实告知、就医原因有争议、治疗方法和使用的药物不是特别合理等等,在这些有争议的情况下,有的公司真的会愿意赔偿! 有的顾客觉得麻烦,不想投诉,就不管了,或者同意赔偿。 结果保险公司省了钱,客户更讨厌保险了。
我不能保证大品牌的产品一定是最好的,但以我的理解(根据我的所见所闻),上市公司以及经营状况良好、经营周期长的公司会更擅长处理纠纷案件。 更可靠。 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公司不好。 他们也有很多让顾客满意的东西,但我们总是要做出选择,选择一个我们心理上信任的。
作者
CFP财务规划师
偶然进入保险行业
从此着迷
独立思考,谨言慎行
这里有你想看的精彩内容
小病赔偿比例上限提高至30%! 重大疾病公开征求意见修订稿来了! 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理由毫无根据。 新成立的小保险公司还可以信任吗? 纳入医保目录的药品真的能报销吗?
千穗学园
工作邮箱:
稿件提交、转载申请、简历投递请发送邮件至您的工作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