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蓝莲花
“我已经骂过群里的官方了,他们邀请我们加入的时候说了什么?现在他们牛逼了,要把我们杀了。” “47个公会正在等待破产。” “不行的话就转行吧,利润太低了。”……
4月2日,罗永浩抖音直播带货的第二天,多个公会群就炸了。 甚至有人在社区里大喊大叫,将矛头指向抖音直播平台。
原因很简单,抖音直播调整了公会任务分担比例!
此次新政策最大的变化是:
新政显然不利于大型行会,反而更有利于中小型行会。
过去,抖音直播上的大型公会占有率较高。 未来将成为快速发展的公会更高的分成比例。 所有指标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增长。 对于只有基础、不做增量的公会,份额比例将降至最低5%。
经过一轮“归属之战”,各大行会的规模已经比较稳定,月流水在2亿左右。 在此基础上,想要实现成交量、新主播上线数量、活跃度的大幅提升,进而更上一层楼,实属不易。
连日来,甚至有一份名为《抖音,一家一夜之间可以裁员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员工的公司》的word文件在各大微信群流传。 据说,公会群里不少会长表示,钱都花光了,有的甚至刚刚装修完毕,正在考虑如何转型,有的甚至打算破产。
这是抖音直播半年内第二次调整公会分成政策。 在去年11月份的调整中,各大公会的股份比例就已经被削减了5%。
业内人士表示,抖音直播政策的改变,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公会规模过大,在利润分配上与平台竞争,甚至绑架平台; 另一方面是推广平台公会,吸引新成员,促进活跃度。 吸引更多外部主播和新公会加入,做大盘活整个抖音直播池; 第三,倒逼内部行会改革转型,MCN机构开始做跨界直播,节目行会开始做短视频、卖货。
也就是说,随着整体流量逐渐见顶,抖音需要更多的外部新流量注入。 对内,抖音推动短视频+节目+电商的融合,通过直播将这三个环节和业态中产生的内容流量和变现可能性串起来,并全部锁定在抖音内部。
但对于全身心投入抖音直播的大公会来说,他们既面临着收入减少,又被迫转型去耕耘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难怪他们纷纷表示不满。 很多大公会在做抖音直播,都是从外部站点迁移过来的。
他们原本接受了抖音日活超过3亿用户的短视频诱惑,渴望抖音的流量,一步步越陷越深,甚至对抖音产生了依赖。 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我做了5年直播,在很多平台都经历过。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制定行业规则、引领行业规则的平台。这个行业都在追随一个平台,这很可怕。” 东北A行会负责人说道。
对于新政策,投诉就是投诉,投诉就是投诉。 公会已经被抖音的流量黑洞困住了,只能按照抖音的直播政策继续前行。
更值得警惕的是,抖音直播政策的调整不仅意味着大公会靠抖音直播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 事实上,完全依赖奖励模式的节目公会或许离进入历史并不遥远。 。
01
抖音直播实施新政策,各大公会投诉不断
与2019年11月4日的规则调整相比,抖音直播公会的最高分成比例实际上从15%提高到了23.5%,但各大公会却不乐意了。
东北某行会负责人表示,作为线下行会,每月的房租、水电、运营等固定费用大约在50万元以上。 抖音没有改变政策之前,公会的利润可能是2-3点,但现在基本只有1点利润。
所谓“线下公会”,就是主播全部在公司直播,公司提供直播间,甚至提供吃住; 而“线上行会”则意味着主播不需要去公司直播,而是选择在家直播,公司成本更高。 低的。
这个线下公会在抖音直播上排名不进前十,但月收入超过3000万,直营公会超过40个。
在A公会负责人看来:“剩下的利润可以保持持平,我的愿望就是保持不变。除非公会的收入和新主播数量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否则,它将面临淘汰和破产。”
原因是灵活任务部分很难完成。
总任务类型中,基线任务的固定份额比例为2%,管道任务的最高份额可以为12%,活动任务的最高份额为4.5%。
基线任务是根据公会的销量等级以及该等级的最小活跃主播数量来计算的。 如下图所示,假设一个公会的销售层级在450万到1700万之间,那么其活跃主播数量应该不少于28人,才能获得基线任务份额的2%。
最新的任务划分比较复杂,如下图。 假设一个原本销量为0-的小公会,如果销量增幅为0-20%,可以获得1.2%的份额,但如果销量增幅达到300%以上,则可以获得12%的份额。 即繁重的流水线任务的最高共享比。
(直播任务分享)
营业额在1亿元至3.2亿元之间的龙头公会,营业额增幅在2%至4%之间时,可获得3%的奖励。 如果营业额增幅超过40%,可以获得最高奖励。 持股比例为12%。
完成流程任务是最困难的部分。
抖音规定双周任务,即双周环比增量来确定公会可以领取的份额。
假设一个公会流水过亿,如果双周增幅10%,那么两周流水就增加1000万。 这个规模可能是10个小行会的营业额总和。 而且,就算能找到附属公会,接下来的两周呢? 在之前双周增长的基础上,我们需要环比增长10%,增加营业额1000万。 有多少公会可以做到这一点?
同样,活动任务的共享比例与管道任务类似。 根据不同的成交量将行会划分为不同级别,然后根据活跃主播数量以及不同级别行会成交量中服务的增长情况确定分成比例。
(抖音直播活跃主播任务分享)
但中小型行会的成长速度和成长空间却比大型行会大得多。 “表面上看,对于各大公会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最多可以拿到23.5%的份额。但真正的任务量,除了前三大公会之外,其他公会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昨晚我收到的信息是,不改造我什么都做不了。”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增加更多的加盟和隶属关系可能并不划算,很多大公会未来可能会松绑。
02
抖音直播背后的野心
为什么这个新规定会引起大公会如此大的反弹? 半年内,抖音直播两次更改分享规则。 为何屡屡将矛头指向大公会? 或许,应该从抖音直播引入行会的发展历程中寻找答案。
2019年4月,抖音与火山西瓜共同召开发布会,邀请1000家公会入驻。视界娱乐、无忧传媒、OST等抖音直播一线公会当时均入驻,都是冲着流量来的。 。
当时,整个抖音短视频的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亿,而抖音直播背靠抖音短视频的流量,一出现就引起了公会的关注。
一些一开始犹豫的公会在看了半年节目后最终加入了抖音直播,希望在流量、变现等方面有更好的前景和机会。
抖音当初之所以开始直播,是因为很多顶级短视频达人都在抖音上吸粉,但直播却在别处开始,导致抖音白白成为孵化平台。
典型案例是摩登兄弟、小阿七、代古拉K,甚至李佳琦等,这些粉丝超过2000万的顶级明星并不在抖音内直播,而是在YY、陌陌、淘宝这些平台直播。
抖音需要将这部分变现限制在自己的体系内。 最初,抖音对公会的分成政策比较简单,只是按照销售规模划分等级,进行划分。
一方面有高额的流量红利,另一方面有流水等级越高分红比例就越大的平台规则,刺激着抖音上的公会拼命寻求隶属关系,快速扩张规模。
假设某公会原来属于D级,持股比例为10%,其所属的S级公会持股比例为18%。 加入后,即使大公会继续从公会抽取2%,公会仍然有16%。 份额比之前的10%提升了6个百分点。
“我做直播也有五六年了,一般情况下,一个公会的流水达到3000万,已经算很高了。但在抖音上,恐怕连排名都没有,有的月流水超过200的。” “这些都是附属公司,不是他们原来的团队。”一位同时运营哔哩哔哩、抖音直播、拼多多直播的跨平台公会负责人说道。
2019年9月10日,抖音直播针对行业痛点,推出主播分享每日结算及自取功能。 这是其从直播市场的“入侵者”转变为行业“领导者”的分水岭。 正是在这个时候,外部公会在利益的刺激下,开始发力抖音直播。
去年下半年,在某领先直播公会的酒会上,该公会会长表示,准备停止腾讯NOW直播,专注于抖音。
原本的共享政策也刺激了抖音内部公会迅速结成联盟,组建超级公会。 但这是抖音不愿意看到的。
在上述跨平台公会负责人看来:“公会和机构的存在,就会有一定的发言权。如果这些公会联合起来,就会成为一个公会绑架平台。抖音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们必须继续去行会化和去制度化。”
接下来的两轮政策修改,大公会就没那么舒服了。
2019年11月4日,抖音实施新的分享政策,主要有三点。 一是取消公会等级制度; 相反,份额比例降低,从最高70%降至最高65%,梯度缩小,最高和最低权利相差仅10%。 三是强化主播和公会的日常任务和周任务,开始细化公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