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班级微信群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交流平台。 良好的班群沟通可以提高家校共同教育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班级群体是一把双刃剑。 它们在缩短沟通距离的同时,也成为校园管理的放大镜。 校园管理的疏漏、家校混校的矛盾,正受到数十个家庭的审视和关注。 无处可藏。 面对当前班集体普遍存在的混乱和问题,班主任该如何应对? 如何进行高效的班级微信群管理,充分发挥其连接家校的桥梁作用?
班级微信群
存在的问题和混乱
据大量调查显示,目前班级微信群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和混乱:
父母提出太多要求
家长无法合理正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误将老师视为24小时的客户服务。 他们随时向老师提出各种个人要求,比如提醒孩子增减衣服、提醒孩子按时吃药、时不时请老师帮忙留言……繁琐又不正常。 不般配的关系让群里的老师们都难以忍受。
父母冲突纠纷
班级不仅仅是学生的集合,更是几十个家庭的融合。
家庭对教育的看法不同。 班级微信群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公共空间,极易发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请家长们隔着屏幕
“讨人喜欢”的父母层出不穷。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友谊,家长会回复老师发布的各种群通知和群评论。 屏幕上写满了“收到,谢谢老师”,涵盖了重要的课堂通知。
老师们没有时间分开
有些老师只想完成学校布置的团建要求。 由于他们肩负着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重任务,没有时间认真照顾班集体。
管理不善的班级群体,可能会成为家长攀比、抱怨的聚集地,对校园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老师沟通不顺畅
有的老师习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沟通时语气生硬,甚至在班级群里公开批评学生的错误家长。
更有什者,家长质疑老师的管理,激怒老师,导致家长被踢出群等行为。
那么,如何正确解决呢?
如何设置班级群规则
并做好维护工作?
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制定团体规则,可能会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团体秩序也会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因此,建立群公约是保证班级微信群有序运行的第一步。 设定规则并定下基调。 谁创建了该组,谁就负责。 班主任应在建群之初就明确说明群成员、群互动规则和信息发布规定。
团体成员范围:班上全体老师及各学生家长。 团体名片采用实名制,备注姓名为XXX爸爸/妈妈。 群建立后,后期必须设置群成员的身份验证,防止家长随意加人进群。 家长不得随意更改群组名称。
群组交互规则:不同类型的群组,群组内的回复机制不同。 例如,信息发布群中,家长无需回复老师发布的通知,避免覆盖通知; 在讨论小组或“问吧”中,老师可以设置每天的集中回答时间段来回答家长的问题。 如果家长有紧急需求,请致电班主任或学校。 您不可以在群组中@。 同学们的个别问题请私聊。 每晚10点或11点后闭团(视具体情况而定)。
群信息发布协议:老师在班级群中与家长签订“三份协议”,即不发布损害党和国家利益、涉及政治敏感话题的内容。 不发布违反社会秩序和良好风俗的内容。 涉及广告、拉票、点赞的内容将不会发布...
另外,班级微信群的规则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安静原则、经常讨论原则、尊重原则。
班级组规则示例:
1. 每个孩子最多可以有两名家长参加。 进群后,应尽快更改昵称,并以“学号+学生姓名+爸爸/妈妈”的形式命名(例如:1豆豆妈妈)。
2、为避免打扰大家,除老师、家长委员会发布相应信息外,微信群平时应保持安静,请勿随意发言。 为了防止重要信息被刷走,家长收到后不会回复或发帖。 如果家长需要回复重要信息,请按照学号顺序粘贴信息。 《安静原则》
3、除必要的通知外,教师及家长委员会分享讨论的时间一般为晚上19:00至21:00之间,并会提前通知。 安静的出团时间是晚上22:00到早上7:00之间。 除紧急情况外,不得在群内发布任何信息。 《定期讨论原则》
4、未经老师许可,请勿公开发布以下信息:涉嫌暴露隐私的信息; 家庭与学校、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个人恩怨; 话题讨论、敏感事件、虚假新闻、红包等广告、攻击或侮辱性言论; 任何与团体目的无关或违背阶级文化的信息。 班级小组内不讨论孩子的个人问题。 “尊重原则”
5、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老师或家长委员会将视情况采取私下/公开提醒、公开声明、暂时移出微信群等措施。 敬请谅解。
如何确保家长知道并理解这些规则?
将这些规则和入群申请一起发送到家长手机短信中,或者在完成入群任务后,选择在晚上7-9点之间发布群规则并请家长回复“已读”。
同时,如果家长对规则不清楚或者不同意,请私信老师。 如果老师认为有道理,可以与家长委员会讨论后公开更正。 您也可以连续发送一周的规则,每次在晚上7-9点之间,并通知家长您将连续发布一周。
如果有新家长加入,同时将规则私下发送给他。
在制定规则阶段,班主任应注意:
1.确保规则合理、清晰。
2. 确保将规则传达给家长。 (这就是为什么请家长回复的原因)
3. 确保家长理解并接受规则。 (规则可以提前与家长委员会讨论,也可以设定期限让家长自由表达意见)
在班级群维护过程中,班主任应注意:
为了使家长长期遵守群规,形成和谐有序的群氛围,老师在班级微信群的日常维护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为违反群规的家长建立规范、礼貌的回复模板,方便随时回复各类回复。
① 部分家长公开咨询孩子的情况
问题不具有普遍性:@***亲爱的家长,我私下回复您,因为根据群规则*条(规则内容),我不方便公开回复。
问题具有普遍性:***家长刚才问了一个问题:“……”我认为是具有普遍性的,统一答案如下:“……”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家长,可以私信我。
② 一些家长公开批评甚至攻击他人
@***家长们,按照我们群规,这样的事情我们私下沟通好不好? 谢谢!
@***家长们,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为了避免尴尬,根据我们的群规,我们私下交流一下好吗? 谢谢!
③部分家长畅所欲言
亲,我已经私信给您了,请查收。
2、请注意,回复违反群规的家长时,根据群规不方便公开回复。 私下回复时,要提醒家长再次注意规则,解释规则。
3. 如果情绪激动的家长仍继续发表情绪激烈的言论,请果断将其从微信群中删除。 删除后,在群里简单说明一下:
①这位家长所说的并不属实。
②但他现在情绪非常激动,沟通有困难。 为了避免影响大家,引起更多误会,我们暂时将他从微信群中移除,待事情解决后会邀请他加入群。
③人难免有失控的时候。 请大家互相理解。 不管怎样,风雨过后,我们还是“一家人”。
4、忌讳在群里与家长公开争论。 不管你说得多么有道理,旁观者不在乎你的推理,只在乎你的态度。
管理好班级微信群
有哪些策略?
有效的班级微信群管理不仅要建立和维护群规则,还要利用助手帮助营造和谐氛围、创新分享模式来管理班级微信群。
弘扬正气:唱响集团管理主旋律
第1部分
班级微信群以学生为中心,为老师和家长提供自由表达的空间和平等交流的机会。 然而,在班级微信群的交流中,家长和老师之间有时可能会出现观点分歧甚至误解。 由于信息供给、接受意愿的差异等问题,也可能出现沟通上的不和谐,不利于家校关系的发展。 形成教育合力。
因此,班组成员要携起手来,唱响“家校互信、家校共育”的主旋律,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沟通环境。 班主任、科主任、家长可以共同讨论,制定以下共同遵守的规则,在班级微信群中营造正气、积极的沟通氛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家校的良好互动。 :
1.传播正能量:分享正能量的教育信息、学生成长故事、家庭教育经验等内容,鼓励家长和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
2、正面舆论引导:在群里讨论教育问题时,引导家长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寻求建设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发泄或抱怨。
3、及时化解分歧:对于团体内部出现分歧或冲突,教师和管理人员应迅速介入,公平调解,避免负面情绪蔓延。
4、鼓励志愿服务:鼓励家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弘扬社会诚信。
5、提倡文明用语:团体成员必须坚持文明礼貌用语,保持良好的交往秩序。
秀出风采:鼓励老师、学生、家长参与
第2部分
班级微信群也是家校教育的“展场”。 如果“暴露”得好,“暴露”得好,就能锦上添花。 在微信群日常交流过程中,要坚持“三曝光”、“三不曝光”。
展示您作为老师的教学风格。 适当分享教师教学的现实场景、师生和谐交流、师生共同锻炼的场景等。可以是照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增强教师的成就感,缩短情感时间。拉近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增强男女同校的意识。
其次,展现父母的教养方式。 鼓励家长分享孩子在家学习、生活的场景,比如一起读书、一起做家务、一起做游戏等,展示孩子在家庭教育环境中的日常进步,给予孩子信心,激励其他家长,并形成相互学习。 互助互助的良好氛围。
展现学生的成长风采。 鼓励老师分享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景,如自学集中、参加比赛、同学互助、宿舍温馨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还可以分享班级活动、班级荣誉、班级文化,增强凝聚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不要炫耀你的结果。 不公布学生的成绩和排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孩子兴趣,鼓励孩子全面发展。
第二,不炫耀、不攀比。 一些家长希望在微信群中保持自己和孩子的良好形象。 因此,微信群很容易成为“炫耀孩子、互相攀比”的场所。 管理者需要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并提供正确的引导,营造健康、积极的沟通场。
第三,不要暴露自己的隐私。 团体成员必须就保护家庭和学生的个人隐私达成共识。 教师应谨慎发布与学生和家长相关的信息,如家庭住址、家长工作信息等,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多态性:丰富群体的多样性
第三部分
班级群体的建设形式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形式,例如——
班级消息通知群:用于发布重要通知,及时通知家长。 家长不得在通知群中回复。
班级聊天群:家长可以在这里咨询班级事务并畅所欲言,老师也可以在这里宣传和解答有关班级和学校教育理念的问题。
学生提问吧:学生课后向老师提问,各科老师协助解答。 相当于一个课后在线辅导站。
巧用:减轻班组管理工作负担
第四部分
班主任需要兼顾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双重任务,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解答群里的所有问题。
但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和危机公关意识。 如果班级群中出现师生矛盾、家长矛盾、家长投诉等问题,需要及时介入和解释,正确引导舆论,推动微信群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影响。
班主任还可以依靠值得信赖的家庭委员来有效管理班级群体。 让家长委员会成员积极承担部分班级群管理工作,如信息收集、活动组织等,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同时增强家长的参与意识,并能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班级群里的气氛。 如果家校沟通遇到障碍,家长委员会可以积极发言、点对点的帮助,潜移默化地增进家长对老师的理解和信任。
班主任还可以使用微信这个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依托多元化的功能小程序,探索更多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的微信功能。
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互联网的便利给教育带来的混乱,用创新的思维和合理的方法,科学有效地管理班级微信群,助力班级集体的发展。
“教育就是成长”。 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的天性和先天能力健康成长。 让健康、绿色的微信群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沃土。
过去的亮点
●
●
●
●
●
●
编辑| 新世纪(综合来自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等微信公众号)
沟通咨询|博士吴永春(同微信)
提交方式 |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吴永春博士微信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