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UI界面设计将产品原型转化成好看的用户界面

2024-05-10
来源:网络整理

011.需求分析

这一步非常重要。 它基本上决定了小程序完成后会是什么样子。 竞争产品分析和需求审查。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个专门的职位,叫做产品经理。 他们负责过滤需求、比较竞争产品,并与请求者和技术共同审查需求,以查看是否满足和涵盖所有要求。 他们还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和耗时。 一般来说,当这一步顺利进行时,整个需求矩阵文档就会发布。 根据需求矩阵,可以对需求进行逐步拆分和开发。

022.产品原型

需求评审满足要求后,产品经理就会开始进行产品原型设计,就是把要做的小程序画成粗略的图形界面的形式(比如用专门的工具),并标准化一些交互逻辑和方法。 这样,在技术开发和UI设计时,你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开发的小程序会涵盖哪些功能和逻辑。 与此同时,开发者也会同步开始编程和整体逻辑梳理。

033.UI界面设计

UI设计师的工作是将产品原型转变为美观的用户界面。 他们会从美观和用户体验的角度确定一套完整的配色方案和常用组件样式。 设计完成后,通常会在设计稿上标注(有很多工具可以做到这一点)、元件之间的间距以及元件的尺寸。 UI 设计师与前端开发工程师的合作最为密切。 前端开发工程师根据产品原型将UI设计稿转换为代码并在宿主环境(如百度APP)中运行展示

UI设计稿是原型的化妆师

044.接口对接

此时,前端开发工程师和后端开发人员的沟通会更加频繁。 目前的开发模式基本上是前后端分离。 因此,需要一个完整的接口对接和接口文档编写的过程。 这可以限制前端和后端交互的方式,你可以将其理解为商定一组专门的通信需求。 这一步一定要落实好。 以我的经验来看,很多公司的接口文档都很混乱,我一看就会生气。 而且,互联网公司开发人员的流动性比普通职位更大,所以写好文档会让新的技术开发人员更容易填补空白。

接口文档是一个效率工具

055.实际编码

此时,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基本上就少了很多。 你看到的大多是一群程序员盯着电脑敲键盘(讨厌吵闹的机械键盘~)。 我通常戴着耳机,沉浸在代码的世界中,与机器交谈。 在实际编码中,如果有很多人一起协作,就要考虑提前约束编码标准,让这样写出来的代码尽可能保持一致的风格。

左手密码右手诗

066.项目测试

某个功能模块实际编码完成后,可以提前进行测试,这样各个岗位基本可以并行工作。 代码测试会有专门的测试人员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检查代码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存在代码逻辑Bug,目前的测试大部分都是手工测试。 引入自动化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 当然,编写测试用例也是让技术人员头疼的事情。 但好的测试用例可以快速检查代码逻辑,对项目自动化发挥很大作用。 一般来说,测试人员会在技术开发阶段开始。 测试接口的合理性和潜在的bug。

测试是重要的一步

077.验收压力测试

小程序产品开发和测试流程完成后,就是验收阶段。 产品经理和设计师会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从用户体验和还原程度的角度审核并接受UI设计稿。 如果细节上有什么差距,需要完善后再上线。

088.迭代优化

任何一个小程序产品都不可能在刚发布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版本。 需要持续的版本迭代,没有考虑过、不是很紧急的功能可以推迟在迭代版本中完善和实现。 到这一步,我们就基本可以验证这个小程序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受欢迎程度了。

我的文章会记录互联网技术、业余生活、以及我的创业历程。 如果你正好正在沉淀自己,等待创业机会,可以关注我,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我将从技术与商业结合的角度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创业视角。

推荐文章

如何发现创业项目?我从这几点入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