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员工签订了以下两类协议。 如果员工违约,还要向公司支付违约金。
公司为员工提供培训并签订培训协议,约定培训费用和服务期限;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后,用人单位应当在限制营业期间按月向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 员工未按照协议履行、违反合同的,公司有权向员工追偿违约金。
于宇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担任公司的程序员。 余宇参与的项目都是公司重点关注的新项目。 为了保护新项目的技术壁垒,公司在余宇的劳动合同中增加了竞业限制条款。 条款规定竞业禁止期限为5年。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公司在5年内每月提供3000元以下的经济补偿。
合同履行一年后,为了新项目研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公司派余宇出国培训3个月,培训费10万元。 双方签订了培训和服务期限协议,协议规定余宇回国后必须继续在公司工作。 服务3年。
三个月后,余回到中国。 肖宇表示,自己在项目组内承担了重要的工作职责,掌握了新技术,有利于公司突破技术难点,要求公司给他升职加薪。 公司觉得花了很多钱和时间让于晓掌握了国际先进技术后,晓宇不应该一回来就要求升职加薪。 当他带领团队取得一定成绩时,公司自然会考虑他的要求。 但于晓却不这么认为,于是他提出辞职。 公司要求培训费不超过10万元。 于晓认为凭借自己掌握的新技术一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于是他交了10万元的培训费就离开了公司。
离开公司不到一个月,他就收到了公司5000元的补偿金。 第二个月,余晓加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原公司的竞争对手)。 余宇上班一周后,就收到原公司的通知,要求他因违反竞业限制条款而支付30万元违约金。 于宇顿时傻眼了,后悔自己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时没有仔细阅读具体条款。 他刚刚缴纳了10万元的培训费,还剩下30万元来支付竞业限制协议的违约金。
上述规定,小宇首先违反了培训协议,违反培训协议的人要么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至终止,要么支付剩余劳动合同期限的培训费用; 公司与小宇签订了竞业禁止协议,并向小宇支付了赔偿金,小宇停止竞争。 如果对方公司上班,必须按照协议支付违约金。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需要提高业务能力,还需要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 在签订各种协议时,一定要清楚阅读具体内容,分析利弊。 一旦您同意签署协议,您必须严格遵守,直至协议到期。 如果你违反了协议,你就必须准备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