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首页推荐的产品选择,是基于数据,比如去年回报达到95.44%的某基金

2024-05-11
来源:网络整理

支付宝首页推荐的产品选择是有数据依据的,比如去年回报率为95.44%的一只基金。

你为什么要把它推荐给这个年轻人? 年轻人很可能反复在支付宝或互联网上寻找回报最高的基金或利润最高的基金。 根据协同过滤算法的设置,到达推荐页面的人可能是过去几年甚至几个月的。 表现最好的基金。

但请注意,金融产品推荐所使用的算法实际上是相当片面的。

我们都知道,财务管理领域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只能是过去的利润表现。 财务管理实际上是基于未来市场表现数据。 过去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成为决策的决定性因素。

这和你想买一个包或者一套化妆品,平台会推荐最畅销或者性价比最高的产品给你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

正因为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财务管理才是最难的事情,财务也是一个门槛很高的知识领域。

02

不可否认,90后一代年轻人的理财意识确实比父辈更强。

这得益于互联网平台降低了理财的行为门槛:

过去,基金是代表银行出售的。 要投资基金,您必须在购买前开设一个银行账户。 比较和选择基金不方便。 交易成本也很高。 基金申购、赎回利率均在1.5%以上。

但现在年轻人可以通过支付宝轻松购买基金,并且可以非常方便地比较各种基金,选择自己看好的基金。 交易成本也大幅降低,交易费用甚至低于银行的20%。

但财务管理本身的知识门槛却从未降低。

现在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或者互联网上的算法来解决决策所需的智力投入。

更可怕的是,他们把“简化理财”等同于赚快钱。

于是,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迎合这种理念的所谓金融知识和产品。

我把这些理财知识和产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统称为诽谤; 第二类统称为鸡汤; 第三类是忠诚。

什么是诽谤?

甚至基金炒作也能超越股票炒作。

如何一夜暴富。

如何快速实现提前退休...

这种诽谤主要针对最符合人性弱点的关键词:

轻松、快速、瞬间致富,简单、无需动脑、保证盈利不亏损……

如果你经常浏览这样的东西,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你的行为模式就会被算法检测出来,并被归类为“喜欢听诽谤的人”。

那么,你就会像这样接触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洗脑,自然就成为“低级韭菜”。

我以前多次说过,投机一夜暴富本质上是一种零和游戏。 投机本质上并不能创造新的价值。 这只是金融大鳄通过掠夺一些倒霉的投机者来重新分配财富的过程。

在这场零和游戏中,普通人获胜的机会有多大? 大多数普通人都被世界之巅的掠食者收割了。 有些人也许有机会逃脱,但他们只是运气好。

更广泛地说,所谓分级基金的爆炸、所谓P2P的爆炸、所谓传销的爆炸,本质上都是普通老百姓被顶级大鳄收割的结果。

除了诽谤之外,第二类——鸡汤也是理财中非常混乱的内容。

理财支付宝扣钱在哪里关闭_理财支付宝怎么关闭_支付宝理财

很多所谓的理财教育账号喜欢推销“鸡汤”理财课程。

比如,我们应该对家人心存感激和感恩。 只要我们养成理财习惯,就一定能打败自己……这种课程的最终归宿其实就是传销,它把你拉到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就是销售课程的佣金。已提取,让您可以再次提取。 把这个昂贵的课程卖给别人并获得佣金。

还有一些所谓的付费知识内容,利用了大家的知识短板和知识焦虑,宣扬“可以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知识体系”。

别天真了! ! !

事实上,如果在线课程不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计划,那么知识体系到底在哪里呢?

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即使不读研究生,至少也要认真上本科课程。

但鸡汤还是迎合了人性懒惰、想走捷径、想快速解决问题的弱点,结果不言而喻。

03

理财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明确自己的财务目标,科学规划资产配置,脚踏实地执行,长期坚持,长期逐步改善自己的财务健康状况。一段的时间。

这是个好建议。

好的建议听起来并不好,因为它违背了所有人的本性:

没有快速的捷径,必须一步步执行,必须压抑自己的贪婪……

这些不利的劝言本来就很难传播,而在互联网时代,传播参数因算法而被严重降低。 因此,对于一个看似对财务管理知识了解模糊的人来说,一定是符合人性的诽谤之词。 违背人性的建议更有可能受到互联网算法的影响。

算法只是工具,困住人的从来不是算法,而是自己的执念。

所有算法本质上都反映了人性。

归根结底,互联网的算法是由我们个人的认知倾向决定的。 你是否更容易被“即时满足、最小努力”的本质所操纵,或者你是否能够逆向思考、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最终都体现在算法对你的定义上。

04

现在我们来回答一开始的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破产之后才能真正学会理财? 答:是也不是。

从理论上来说,“即时满足”和“最小努力”就像是压在人们头上的双重诅咒。 没有人能逃脱默默背诵咒语的本能。

尤其是年轻人,涉世不深,对自己、未来、整个世界了解不够,更容易被本能诱惑、被表象迷惑、被欲望驱使。

例如,如果让一个年轻人考虑退休作为他的财务目标,他可能会冷笑:我的青春还没挥霍完,你就想让我提前计划考虑退休吗?

如果你告诉他需要30年才能实现退休目标,他可能宁愿选择P2P承诺的10%回报率,尽管这10%很可能只是镜子里的钱……

没有长远规划的动机,没有摆脱单纯追逐回报的浮躁,如何理解理财的核心本质? !

理财这波,一旦输光了,下一波就会先于上一波被打死。 这太正常了!

泼了这么多冷水,我还是希望大家,尤其是年轻人,不要经历这样的波折,所以我一直在反复进行“反人类”的理财教育——

理财不是追求暴富,而是立足现实,追求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尽可能接近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功,而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

不想被拍死? 多听诚实的建议,远离诽谤和鸡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