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长期无偿加班加班费补休也补不了

2024-05-12
来源:网络整理

介绍

“周六加班是常态,随叫随到是规矩,24小时开着电脑是必须的。” “乡镇干部周末去哪儿?” “五加二”、“白加黑”已经成为很多基层干部的常态。 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基层干​​部无偿加班现象由来已久。 加班工资“一筹莫展”,补时无法补偿。

我工作了20年,从来没有见过加班费。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节,一些基层公务员忙着加班,但加班费还是难以想象。

小明(化名)今年7月成为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他在接受半月谈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成为公务员的原因之一是公务员的工作是‘朝九晚五’,比较规律。”

真正成为公务员后,小明发现自己不仅很少按时下班,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周末工作。 “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我经常要到村委会协助工作。今年国庆7天假期,我走访了村里的村民和贫困户。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脱贫攻坚,工作任务重,基层公务员担心无法如期脱贫,只能加班加点。”据小明了解,在他所在的县,公务员们都在加班加点。基本上都是加班。

李婷(化名)是内蒙古一个贫困县的基层公务员。 2015年至2017年在城关镇党委办公室工作。 她告诉半月潭记者,这几年,农村牧区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她也加班不少。 她周末至少有1/3的时间都在办公室度过,经常写扶贫文件到凌晨两三点,单位从来不发。 加班费多一分钱。

“大城市、大单位、事业单位的公务员都是有加班费的,我们贫困落后地区的基层公务员加班费也不少,为什么他们是例外呢?” 李婷很是疑惑。 “我一个小孩子,我一个年轻的公务员,怎么能向老板要加班费呢?而且同事们都沉默,我也不敢做什么特别的事情。”

今年,李婷被调到县委宣传部,几乎每天都要加班。 “本以为到了县里就能拿到加班费,但最后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今年8月、9月,内蒙古某贫困旗市长李智(化名)往返于内蒙古和北京之间,忙于落实内蒙古援外项目。 这次出差持续了20多天。 几个周末都没有休息。 “加班费哪来的?别说这周六周日,我工作了近20年了,从来没有领过加班费。”

没有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公务员必须领取加班费

上海海华永泰(昆明)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成伟对“工作时间”和“加班”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梳理。 1995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职工工作时间条例》规定,我国境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职工,每天必须工作8小时,工作时间40小时。一周。 “所谓‘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加班期间应当获得的工资。我国劳动法明确了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标准和工资。”

李成伟向半月谈记者进一步解释,根据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5年制定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公务员和公职人员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不适用劳动法。

“事实上,舆论对基层公务员和公职人员加班但不领取加班费的情况存在误解。目前,还没有法律或文件明确规定公职人员加班要领取加班费。” 内蒙古某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对于公务员加班问题,我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公务员执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制度,并按照规定享受休假。符合国家规定。 公务员在法定工作日以外加班的,给予相应的补假。 “由于加班补偿没有明确规定,基层基本不具备实行补休政策的条件,很多基层公务员无偿加班。”

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_转移支付说白了就是_转移支付百度百科

“对于明显超出正常工作量且单位无法安排补休的加班,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但相关政策法规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李成伟说道。

基层呼吁完善制度设计

半月潭记者了解到,公务员、业务人员每天加班的情况很常见,而且工作很辛苦。 基层对于加班工资缺失、补休落实不到位的讨论较多。 “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力开展,基层公务员、公务人员加班非常辛苦,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因此,要保障大家合理的加班收入,不要让遥不可及的加班工资化解基层党员干部的负担。”李挺说。

小明认为,作为国家的一名公职人员,因为工作需要而加班并没有什么错。 “县城脱贫之前,公务员基本不可能请假。如果适当发放一些‘加班工资’,不仅是收入方面的激励,也是对辛苦工作的认可。”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可以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公务员、一个组织部门的领导,我很想给公职人员发放加班费,以提高他们创业的积极性。但目前我遇到了很多困难。” 前面提到的某县委组织部部长告诉半月谈记者,目前加班费的支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地方政府不敢自行行动,否则很可能被定性为违规发放补贴和补贴,最终将受到处罚。 因此,为了维持稳定,地方政府根本不敢探索。 “同时,从当地财力来看,目前很多地方没有财力支付加班费。比如我们县每年财政收入2亿,整个县都靠转移支付。县里还得解决往年的债务,给公务员发放加班费是一笔非常大的支出,而且没有财力去落实。”

组织部部长建议,国家在公务员法修订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加班工资问题列入议事日程,自上而下推动,并提出明确的制度安排和要求,让公务员依法享有加班费。仆人能真正得到“加班补偿”。 “休息”或“经济补偿”。 同时,要在资金来源上进行明确的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地方财力,通过拨款、上级配套资金等方式实现。

领导干部带头休假 多地探讨解决加班问题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完善干部薪酬激励保障体系,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实行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完善公务员奖金制度,推进公务员并列制度公务员职务和军衔,提高党和国家的荣誉称号。 制度,做好日常激励、特殊表彰奖励,落实体检、休假等制度。

6月,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发文​​明确要求认真落实休假制度。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统筹安排干部职工休假。 确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年休假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干部职工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

7月,中共山东省委也发文要求落实带薪休假政策。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把该休息的时间全部休完。 确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休假的,按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 认真执行国家工时制度,对经批准加班、工作日以外值班的,按规定给予休息,对不能休息的,给予加班补贴和补贴。错过了吃饭。

“如果每周能休息一天我就很开心了!” “不指望能休成人假,但希望能领年假工资”……基层公务员在对各地已经出台实施的政策充满期待的同时,也有一些期望。 担忧:“员工决定是否休息并不重要”“如果下属休息,领导不会批准”。 因此,领导干部带头休假的同时,也应该做好普通公务员休假的保障工作,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能分享“假期的快乐”。

来源:《半月谈》2018年第20期,原标题《加班费:基层“不好提”,“提了也没用”

半月潭记者:王静、丁毅、全安鲁萌| 编辑:徐熙才

主编:王新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