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沈阳人炸锅了!多城暗战第11城,济南或将胜出!

2024-05-12
来源:网络整理

这两天,沉阳人疯了!

来自一则新闻: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落地沉阳! 第11场多城密战,济南可能获胜。

读完之后我并没有多想。 毕竟这不是官方公告。 这种话题度很高的吸引流量的方式,司空见惯,没什么好说的。

接下来是沉阳当地自媒体和房产中介圈子里热闹的一天。 随后当地官方媒体也发声,掀起了沉阳“西提”初中的第二轮高潮。

(图片来自辽沉晚报抖音,现已删除)

01/

真实和虚假的新闻

关于初中的消息一直是真还是假,尤其是沉阳入选的消息,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我之前就公开说过,沉阳进入初中只是时间问题。 他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留下这条消息的机构——《中国基建报》不是官方媒体,但也不是那种散布谣言的山鸡自媒体。 各方留下的相关文章和抖音已删除或未删除,有的未删除。 使消息的准确性令人困惑。

对于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我似乎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根据最新消息,这还不是最终消息。 而现在新闻满天飞,或许也是一种私下的诱惑。

至于最终的决定,还需要等待官方公布,选一个吉日,大家才能谈论。

既然还没有最终定案,为什么官方媒体和自媒体这么急于提前公布呢?

沉阳太需要好消息了!

02/

沉阳缺乏好消息

沉阳之所以如此缺乏好消息,是因为最近总是被坏消息所困扰。

一个城市的崛起靠工业,但沉阳并没有好的产业可以卖到其他地方作为沉阳的比较优势。 除了宝马之外,纳税大户还有大型国企和房地产。

然而华晨却破产了。

于是又一波东北黑子来了,抱怨不能投资山海关。

另一个坏消息与人口有关。 今年是沉阳人口放开政策的元年。 数据已发布。 截至10月底,新增5万人。

5万人意味着什么? 去年,沉阳人口增长11万。 在人口政策放开的第一年,这样的成绩让人有一种无力感。 孔雀东南飞的想法再次流行起来。 对比西安第一年25.7万的成绩,差距确实巨大。

因此,沉阳急需好消息来提振大家的信心。

初中是舆论的一个很好的出口。 国家的中心城市意味着受到国家的推动。 无论是吸引资金、产业还是吸引人口,都会有巨大的帮助。

为此,沉阳市委常委喊出了沉阳人心中久违的口号:

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_转移支付tr_转移支付说白了就是

第十个国家中心城市是沉阳!

被外界唱衰和瞧不起,生活在当地的沉阳人或多或少都有需要释放的情绪,而大家都盼望发泄的好消息就是初中。

那么这个万众瞩目的国家中心城市称号有何意义呢?

03/

初中的意义

其实初中的含义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就不赘述了。

有人把初中的意义等同于房价上涨,所以每次我说起初中,就会有人骂我是沉阳的臭中介,骗大家去沉阳买房。 抱歉,首先我不是中介。 其次,简单地假设初中=房价上涨确实很低。

初中的意义在于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房价上涨只是随之而来的后果之一。 是的,一个城市的竞争力越强,房价就会越高。

初中最真实的意义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初中=给钱。

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整个东北实际上已经日益边缘化。 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各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 短期内,提振经济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国家转移支付。 说白了就是给钱。

虽然国家一直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但红包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整个东北。

要知道,仅东北地区就有四个副省级城市。 如果东北地区给一个初中名额,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竞争优势。

当一座城市成为巨额资金投入的城市时,嗅觉敏锐的企业必然会投资建厂。

事实上,2019年,就有消息称各大企业频频投资沉阳。 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初中在路上,资金也在路上。

2019年东北投资概况

04/

制造新新闻

媒体天天兴奋不已,啥时候官宣啊?

我没有那么多精力。 确实没有办法预测这一点。 我只能等待新闻播出。

不过现在频频发布新闻,其用意也很明显,就是为了制造新的新闻。

不断制造新闻,不断透支福利。

在靴子落地之前,总会有美好的期望。

你想说什么? 下面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