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外国人眼中的移动支付时代

2024-05-12
来源:网络整理

中新社呼伦贝尔9月11日电 题:“走近”中国:外国人眼中的移动支付时代

中新社记者 张伟

“1200元(人民币,下同),微信支付,对,你扫我。” 来自西非马里共和国的参展商拿着手机,用简单的中文与购买手鼓的中国游客交流。

近日,“第十四届中俄蒙经贸洽谈暨商品展览会”(以下简称“展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办。 来自中国、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阿富汗、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9家企业参展。

在这场外国人云集的展会上,移动支付明显“霸屏”,成为本次“展贸会”的亮点。 这也成为外国人“走近”中国的现代方式。

移动支付,又称手机支付,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单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作为移动支付中重要的支付平台之一,微信支付于2013年正式上线。2015年推出全球首个移动支付日,呼吁人们使用移动支付等低碳便捷的支付方式,倡导时尚智能生活。

图为非洲展商与中国客户进行微信交易。李锐 摄

“吃饭都要扫二维码,感觉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中国,现在是中国的移动支付时代。” 一位巴基斯坦参展商告诉记者。

一位尼泊尔男子告诉记者,他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但每次来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巨大变化。 比如,两年前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就习惯了刷信用卡消费。 今年,他学会了如何通过微信收款和支付。

“你看我的微信钱包,现在有很多了。” 他一边熟练地操作自己的微信账号,一边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近三年来,从现金到移动支付的转变速度快得惊人。 如今,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在使用移动支付。 一位风险投资公司的运营总监曾分析,从技术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中国最早、最重要的创新之一,而且目前只发生在中国。

中国正在快速进入智慧生活的轨道。 目前,全球移动支付已势不可挡。

数据显示,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年轻人共同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络购物。

内蒙古经济学家盖志毅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移动支付应用场景的持续增加、移动支付终端的进一步普及以及全球虚拟货币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以便在未来扩展。 (超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