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政评曝光了一起特大套路贷款案。 一个253人的犯罪团伙通过非法放贷、暴力收债,一年内获利28亿元。 然而,巨额利润的背后却是39万人的生活被毁。 这些人都登录过一些网贷平台。 在经历谩骂、恐吓、威胁短信轰炸、发送PS淫秽或咒骂图片等收集手段后,89人无奈自杀。
这个犯罪团伙内部组织极其有序。 技术部门负责设计网贷陷阱APP,客服部门负责受理投诉、协调逾期费用减免等,防止有人举报、逃避打击。 外包催收机构对借款人进行全方位追查、拦截。 所有违法所得均通过第三方平台易宝支付进行财务结算。
这并不是第一次涉及第三方支付。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多次涉及洗钱、赌博、诈骗等案件,风控漏洞屡屡出现。 央行也多次对第三方支付开出巨额罚款。
暴力征集89人自杀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2018年3月,王某犯罪集团先后在杭州注册20余家空壳公司(上述公司统称杭州网贷公司),开发了包括网牛、百财、百格等产品。 ,还有快乐兔。 闪电兔等21款非法网贷APP利用非法网贷套路诈骗钱财,牟取暴利,并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易宝支付进行资金结算。
为及时追收违法欠款,规避追收风险,杭州网贷公司与24家催收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外包方式对违法欠款逾期部分进行违法追收。
为了吸引贷款人,该公司设置了难以察觉的陷阱。 首先,杭州网贷公司特意为每个网贷APP设置了A方和B方。 A面涵盖“租房”、“菜谱”、“书法”、“绘画”、“天气”等与贷款无关的日常话题。 利用生活服务内容骗取国家版权局计算机版权。 作为A方提交到和苹果系统应用商店,审核通过后开通B方功能,这是真正的网贷内容,并嵌入了身份识别和信用评估。 等待第三方软件链接。
一旦登录相应的网贷APP平台,贷款人就会面临诸多的利用和诈骗。 只要一想到借钱,债务就会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直至借款人破产。 平台页面虚假宣传“7天免息、低息、低门槛、无抵押、纯信用、快贷”等内容,但实际上年化利率高达1303.57%至5214.29%。
网贷平台在贷款前,会诱骗受害人与其注册的空壳公司签订虚假电子卡钥匙找回合同、手机租赁、典当合同等。 并且发放贷款时,会以购买充值卡密码、租金、手续费等名义扣除20%-50%的“头利息”。
如果贷款人想要延迟还款,将面临巨额利率。 还款期满前,受害人可以申请延期7天,并再次缴纳20%-50%的延期费(即“斩首利息”)。 当受害人无法按时偿还第一笔贷款时,该公司网贷APP平台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弹窗等方式向受害人推荐属于该公司的其他网贷APP平台,诱导受害人获得第二笔贷款。 他甚至申请了多笔贷款来偿还受害人之前欠公司的债务。 就这样,他还清了贷款,抬高了债务,赚取了巨额利润。 当受害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时,每逾期一天,将收取10%的逾期费(按合同规定的贷款金额计算)。
为了保证回收率,犯罪团伙想尽一切办法。 当借款人无法偿还“断息”、“逾期费”、“延期费”等巨额费用时,催收人员登录杭州网贷公司网站后台,查询贷款人身份信息,面通过视频认证、银行卡信息等个人身份信息、辱骂、恐吓、威胁短信轰炸、发送PS淫秽或咒骂图片、骚扰亲友、暴露通讯录等“软暴力”非法手段追债。
2019年3月,兰州警方出动600余名警力,成功抓获这个特大“套路贷”犯罪集团,抓获犯罪嫌疑人253名,查封涉嫌非法借贷APP、网站1317个,该犯罪组织累计非法借贷金额达6.273个。十亿。 元,利润超过28亿元。 暴力催债手段逼迫,39万人成为套路贷款受害者,其中89人因强制催债自杀。
第三方支付成为常规贷款的帮凶
伪装成私人贷款的常规贷款并不罕见。 早在2019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就印发了《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该文件规范了常规贷款。 明确了定义,即假借民间借贷的名义,通过虚假增加贷款金额,诱导、强迫受害人签订贷款,或者变相提供贷款、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恶意制造违约行为。 、任意认定违约、销毁还款证据等形成虚假债权、虚假债务,以及利用诉讼、仲裁、公证或者以暴力、威胁等手段非法占有的违法犯罪活动受害人的财产。
随着黑恶势力的罪恶滔天,不少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网络借贷的帮凶及其转移资金流的犯罪工具。 易宝支付在上述大规模例行贷款案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官网显示,易宝支付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设有30家分支机构。 在主要从事B端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中,易宝支付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 2006年,易宝支付在行业内率先推出网上在线支付、信用卡无卡支付、POS支付、一键支付、电子钱包等产品,并为航空旅行、行政教育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在卷入这起大规模网络套路贷款案之前,易宝支付曾多次受到监管处罚。
天眼查APP显示,2017年6月7日,易宝支付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央行没收违法所得1059.22万元,并处以违法所得四倍罚款4236.9万元; 2019年2月26日,易宝支付因危害支付机构稳定经营、损害客户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被央行营业管理部给予警告,违法所得没收人民币446.43万元,罚款人民币496万元; 2020年7月28日,易保支付四川分公司及相关负责人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未按要求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行为,被给予警告并处以人民币85万元罚款。
在监管处罚不断的同时,易宝支付也受到不少C端消费者的投诉。 黑猫共收到有关“易宝支付”的投诉2408起。 大多数客户投诉集中在不合理扣费和私人扣费上。 没有交易明细,也没有短信提醒。
一名消费者投诉,当他购买一瓶矿泉水需要输入密码时,易宝支付没有要求任何密码,直接将其银行卡内的8406元全部消耗掉。 有消费者表示,“一年内易宝支付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总共扣款1000多元”。
对于未来如何规避合规风险,《财经世界》周刊致电易宝支付。 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复称,公司近年来一直在布局智能风控,将原来的全人工经验风控升级为机器识别与专家经验相结合的风控方式。 此外,公司还通过建立数据模型、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升非法行业识别能力,全面强化客户审核机制。
整治支付乱象的监管措施
随着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行业也暴露出诸多乱象。 联合资信在行业研究报告中解释称,乱象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例如,控制大额客户准备金的支付机构相对于准备金存管银行具有很大的议价能力。 存款银行很难实际履行监管职责,监控客户准备金是否被挪用。
近年来,监管层出台多项政策整治支付行业乱象。 2021年1月,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支付机构坚持职能监管理念,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操作业务和支付业务两类。交易处理业务。 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变相开展清算业务,坚持穿透式监管。
金融科技专家苏晓锐表示,公安部已明确表示,“涉案科技公司明知是行贷、推广行贷的网站、平台,却涉足行贷研发系统平台和APP”。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对为信息提供数据支撑的数据公司和开放资金结算通道、为日常贷款提供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因此,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开展业务前应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在业务合作中保持谨慎态度,一方面坚决不触碰符合常规贷款特点的业务;要提高金融科技水平,加大业务合作力度,监测大额违法资金流向,建立相应举报渠道,积极听取外界反馈,完善客户服务。
本文由《财经世界》周刊AI财经原创出品。 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平台转载。 违反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