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话题我想讨论很久了。 最初的萌芽应该是在我在神马搜索实习的时候。 那时,我还住在学校里。 从公司到学校,通常要经过万塘路和天目山路的交叉口。 明眼人都知道。 那个路口矗立着神圣的支付宝大楼。 它的外表洁白干净,就像可爱的大白一样。 我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也断断续续地读过金融书籍,自以为对银行也了解一点。 然而,当有人问我支付宝的具体业务流程时,我的回答很犹豫,我感到愧疚。 就这样。
现在又重新讨论这个老话题,主要是因为目前不涉及支付功能的产品很少。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微信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巨头,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流程也应该了解一二。
支付业务流程:结算-清算
就我国目前的支付体系而言,主要包括结算和清算两个层面。 简单来说,银行、商户、消费者之间存在支付结算关系,银行与同行之间存在清算关系。 清算业务实际上是跨行交易产生的同业债权债务关系,需要定期清算。 (例如,每日)此关系被清除。 当两级业务完成后,整个支付业务流程就完成了。
这是一个生活中的简单例子:
清算:
假设我现在有两张银行卡,工行和建行。 由于某种原因,我用工行卡在建行ATM机上取了500元(别忘了手续费)。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工行欠建行500元。 最终,工行和建行将通过银联解决该债权债务。 当然,跨行取款的一小部分手续费(由工商银行收取)必须支付给银联。
沉降:
有一天女朋友生日,我在蛋糕店点了一份价值400元的巧克力奶油蛋糕。 这意味着我欠了蛋糕店400块钱。 然后我刷卡付款,这400元就通过工商银行的结算系统从我这里转走了。 银行账户到蛋糕店的银行账户。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清算系统实际上处于较低层次,基本不被普通商户和消费者直接接触。 我们其实可以把银行支付系统比作一个APP。 用户接触最多的是前端界面和主要功能区,也就是结算业务。 APP的后端(服务器、底层代码)基本上是无法访问的,开发者也不愿意让用户接触到。 这就是清算制度。
正是因为清算系统处于较低层面,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中央政府)最倾向于确保其稳定、安全、可靠,因为毕竟这是一个经济体金融生态系统的基础,是一个基础性的系统。服务,以及所有独立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如此微妙,一旦清算系统崩溃,社会交易成本将急剧增加,甚至严重导致大萧条。 所以,如果有哪个小家伙敢趁此机会,或者企图绕过清算系统,杨妈一定会勃然大怒。
结算系统直接面向商户和消费者,有时对效率和流畅体验要求较强,在结算过程中不太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对创新带来的风险容忍度较低。 程度会更高,这是第三方支付的主战场。
第三方付款方式:管道修理工
在以支付宝为龙头的各类企业出现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支付结算渠道。 通俗地说,就是帮助客户更方便、更安全地将资金从账户转移到商户。
这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网关支付,一种是快捷支付。
所谓网关支付,是指用户进入网购支付流程时,选择“网银支付”的支付方式。 此时商户网站会将页面引导至银行支付网关(其实这里不需要第三方支付)。 这种支付方式的好处是,银行可以掌握客户的详细消费信息,但必须激活网上银行功能,而大家都知道,现实中,即使是现在,激活银行的手续费还是比较高的。 也许这对消费者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对商家来说,你需要与拥有不同银行账户的消费者打交道,这意味着你可能需要联系每家银行来开通网关。 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万能网关”模式的第三方支付中介应运而生。 负责在购物网站上设置自己的通用网关,网关与各银行网关相连,消除商户的后顾之忧。 但采用这种方式结算的商家比例越来越小,因为通过网银支付太麻烦。
所谓快捷支付,是指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用户签署的三方协议。 即用户和银行同时授权支付公司在购物支付时直接扣款用户指定的银行账户。 这样就免去了开通和使用网上银行时的繁琐手续,银行还可以掌握消费者账户的详细消费信息。
这两种支付方式在交易过程中不会截取资金。 资金(无论是现金还是账号)完全存放在银行账户系统中,没有所谓的虚拟账户作为中介。
宝宝们出现了:谁动了养马的奶酪?
2004年支付宝的推出打破了这一格局。 支付宝账户实际上是一个虚拟账户(这里所谓的账户是指金融账户),本身就可以存钱。 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由于支付宝的用途广泛,很多人都会将钱转入自己的支付宝账户,这样就形成了余额。 我们将讨论这种平衡。
(1)余额的安全问题:目前余额存入支付宝账户,这意味着银行不再有义务保证资金安全。 支付宝用户需要承担公司的运营风险,因为一旦支付宝破产,这笔余额是否能全额收回就成了问题。
(2)交易信息透明:在类似支付宝的虚拟账户出现之前,银行可以控制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信息。 但现在有了支付宝虚拟账户,用户可以从银行转账到使用支付宝时,只是转账交易。 就扩大而言,这将严重削弱有关部门对社会资本流动的监管。
至此,我们来看看今年7月31日央行征求意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上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可以略知一二。央行的考虑。
更重要的是,我们刚才提到清算系统是重中之重,它是基础设施,总之是极其重要的。 不过,由于像支付宝这样拥有虚拟账户系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现,清算系统似乎可以被绕过,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
如上所述,清算系统实际上是因银行间交易而创建的。 如果没有银行间交易,就不需要经过清算系统。 让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拥有虚拟账户的第三方如何绕过清算系统:我的一位同事同时拥有建行卡和工行卡。 楼下有建行ATM,我就让同事用他的建行卡取了100块钱给我。 我登录工行网上银行,向同事的工行卡汇了100元(同城汇款免费)。 这样,我相当于从工行卡里提取了100元。 至于我的同事,他的建行卡等值的100元被转到了他的工行卡上。 整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出现清算步骤。 绕过了强平(其实我们只是想节省跨行提现费用)。 我们看到,如果一个人能同时持有所有银行账户(好像这是银联?),那么中央政府监管的清算系统就可以被踢出去,但这个人在中国似乎并不存在。现实。 谁这么傻? 办理这么多银行卡很痛苦吗?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拥有虚拟账户系统的宝贝已经出现,并且可以满足以上条件。 所以,银联似乎被取代了,养马永远不会高兴。 或许,未来还会有连续的大事发生。 饭菜正在等待这些婴儿。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阅读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