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机构暗战黑五圈地战战悄然打响第三方支付布局

2024-05-15
来源:网络整理

继双十一之后,本周五的“黑色星期五”(以下简称“黑色星期五”)成为跨境电商为消费者打造的又一个购物节。 在电商平台和消费者海外疯狂购物的背后,跨境支付机构暗中争夺黑色星期五,领地战已悄然打响。

与国内电商占据主导地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同,跨境电商支付的主要参与者是银行和银联,目前正在努力搭建基础平台。 尽管已有26家支付机构获得跨境支付试点。 但据了解,除了JAT(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和个别依托电商场景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外,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尚未推出跨境支付服务。

跨境支付机构黑五暗战

“黑色星期五”成为双十一之后的电商狂欢节。 海外代购背后,除了电商业务,跨境支付也成为包括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内的市场主体关注的热点。 蛋糕。

观察发现,为了备战“黑色星期五”,各大互联网金融机构近期在跨境支付领域动作频频,其中JAT(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的动作引来关注。特别注意。 其中,微信率先宣布“平台化”,向海外商户全面开放微信支付能力。 微信信息显示,“华南银行、澳大利亚皇家支付等数十家境内外机构已首批加入微信跨境支付开放体系。”

京东与支付宝真金白银“备战”——支付宝投入6000万元海外购物现金红包,使用花呗还可享受进一步优惠; 京东的京东金融也类似,消费者使用京东支付享受全额折扣,同时,还可以使用京东白条进行免息分期支付。 广州某中型电商平台负责人表示,对于跨境电商来说,跨境支付讲的是体验,是各大平台竞争的重要方面。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共有26家支付机构参与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试点。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跨境支付市场的竞争与当前​​的行业格局有关。 “跨境业务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机会相对较多,产品层面没有移动支付那么残酷,看来机会还是很多的。” 连连支付负责跨境支付业务的副总经理徐鹏表示。

部分试点机构尚未开始运营

跨境支付机构_跨境支付机构备案名单青海_跨境支付机构上市

然而,第三方支付无论从规模还是在跨境支付市场中的作用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记者昨日采访发现,除了在支付场景上具有天然优势的JA T外,不少获得跨境支付试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上尚未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或者说跨境支付业务尚未开展。 ——边境支付业务仍具有象征意义。 业务状态,没有实际开展业务。

一家已拿到牌照但尚未实际开业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对接的复杂性和成本还没有让一些中小支付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去装备团队开拓这个市场。 “那个牌照是对未来市场比较乐观的,至于什么时候开业,还要等风来了。” 该负责人眼中的“风”包括政策和市场规模。

徐鹏告诉记者,目前跨境业务只涉及支付和收款。 其中,跨境支付是连连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完成相关外汇监管申报和海关监管申报的合并。” 据他介绍,与电子口岸一一完成备案和技术对接还需要很长时间。 据他了解,目前,试点实现全口对接的支付机构中,仅有连连支付和东方支付。 据京东向南都记者提供的书面材料显示,京东目前的支付接口只有广州、宁波、杭州、深圳等海关。

对于第三方支付来说,开展跨境业务的另一个障碍是,目前按照跨境外汇和跨境人民币的要求,所有不具备自身资质的跨境公司兑换业务必须通过银行完成。 持有批准文件的支付机构仍需与银行进行货币兑换,然后将资金支付给境外商户。

徐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监管要求,第三方支付试点企业从事跨境业务时,不得提高汇率,只能提供银行官方杠杆。 这是监管要求。 一位第三方支付业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的收入仍主要依靠商户手续费,较为单一。

银行和银联的优势

事实上,除了第三方支付外,银行和银联在跨境电商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是目前跨境支付业务的主要参与者。 例如,中信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已与支付宝、财付通、京东金融、苏宁易购等31家支付机构签署跨境业务合作协议。 “双11”当天,中信银行在支付宝的业务份额超过60%,业务规模同比增长350%。

据悉,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近日推出首个跨境电商支付产品,可实现便捷的网上支付、网上收单、跨境资金清算、反洗钱、国际收支等一揽子服务。仅依靠银行申报。 功能。

上述中国银行负责人表示,跨境支付监管的难点在于操作环节的具体把握和执行。 如何实现平台订单、物流、支付“三单合一”,如何实现跨境业务实时监管,反洗钱筛查信息共享,需要人民银行的协同配合中国、海关、各金融机构。 显然,传统银行的优势在上述协同合作中更加明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