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 国外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现状
1、日本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现状
移动支付的发展取决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用户的数量和体验水平。
(1)日本移动支付的基础知识
日本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 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 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其中80%的人在3G终端上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
报告称,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络和UGC、移动商务和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
(二)日本移动支付的发展
日本是移动支付服务推广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该国三大移动运营商NTT、KDDI和软银分别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和2005年11月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 它们都使用了索尼开发的技术。 为了实现读卡设备的互操作性,2006年6月末,NTT、JCB和NFC开始实施NFC项目,共同推动该技术成为通用标准。 在日本,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定位于60万亿日元小额支付市场,4万家便利店是主要消费场所。 目前,日本约有11万个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受理点。 在使用手机的用户中,约60%的人每周至少使用一次支付功能。 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在日本已具备相当规模。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从现场自动售货机或便利店购买商品,也可以购买电影票。
由于日本主要采取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模式,该国移动运营商普遍采取向金融机构注资的方式来主导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NTT于2005年4月出资1000亿日元收购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34%的股权,2006年3月又出资10亿日元收购瑞穗附属公司34%的股权。 这些整合产业链的举措是NTT成功推广移动支付业务的关键。
NTT使用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品牌为-,分为三类子业务:
①-手机钱包业务。 该业务是最常见的手机钱包业务,无需银行参与。 用户可以申请手机钱包账户,并在使用前预存一定金额。 用户使用该服务购买商品所支付的款项直接从手机钱包预存的账户中扣除,无需输入密码即可使用该服务。
②身份证借记卡业务。 与三井住友银行合作推出ID借记卡,借记卡信息存储在芯片中。 用户在消费前需要在借记卡中预存一定金额。 ID借记卡可与三井住友银行普通信用卡联动,用户可将三井住友银行普通信用卡转账至ID借记卡。 一般情况下,使用ID借记卡业务时不需要输入密码,但如果用户购买商品的金额超过借记卡内的余额,则需要输入密码。 通过ID借记卡业务搭建移动信用卡平台,吸引金融机构加入。 目前,加入该移动信用卡平台的金融机构包括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银行。
③DCMX信用卡业务。 该业务真正将移动支付业务渗透到消费信贷领域。 用户可以使用此服务进行透支购买,而无需在信用卡上预先存入资金。 DCMX有两个透支限额:一是最多可透支日元,用户购买时无需输入验证密码;二是透支限额为日元。 另一种是DCMX,透支限额为20万日元,单笔购买超过1万日元需要输入验证密码。
早在2007年底,NTT的移动支付服务用户就已达到3000万,占其第三代移动电话服务(FOMA)用户的60%。
KDDI于2006年4月宣布与东京三菱UFJ共同投资建立首家以手机为主要渠道的金融机构。 与此同时,KDDI于2005年底开设了名为EZ Mall的移动购物网站,并以每月2万日元的价格出租给在线零售商。 KDDI本身还经营一些移动商务网站,如CD店、书店等。2006年,KDDI开设了另一个旅游商务网站,用户在订购旅游产品时可以获得EZ服务。 除了商业网站外,KDDI还推出了拍卖网站,迄今为止已发展了超过50万用户。 商业和支付服务的成功充分体现了KDDI的固定整合战略,所有商业和支付服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 统计显示,近70%的用户通过移动支付购买物品和拍卖物品。
日本顶级信用卡公司JCB于2007年夏天开始推广新的非接触式支付服务,同时宣布由多家日本信用卡公司联盟共同制定的信用卡支付标准已经生效。 根据该联盟的目标,移动钱包最终将取代现金、信用卡、身份证和电子机票或火车票。 与此同时,信用卡公司希望移动钱包的便利性能够增加信用卡支付的数量。 目前,联盟拥有45家会员企业。 如今,日本拥有 6000 万移动钱包用户,其中 1500 万已升级为使用非接触式技术。 也就是说,无论购物还是就餐,只需在距离专用终端几十厘米范围内刷手机,即可轻松完成支付流程。
(三)日本移动支付特点
①先进的技术支持。 日本手机用户总是最先享受到最先进的移动增值服务,比如移动支付。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在虚拟商场和网上商店购物,并通过手机进行几乎任何类型的支付,例如信用卡、现金、预付费和后付费用户计费。 在移动支付市场,随着移动支付兴趣的增长,该服务自然会在日本流行起来,因为日本早已存在技术、优质的个性化设备和数据终端。
②高要求保障。 日本市场的本地用户对质量的要求比世界其他地方都高。 在与NTT合作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过于注重技术,用户就会对服务本身失去兴趣。 移动支付本质上是其他支付方式的补充,因此,如果用户发现该服务没有吸引力或使用不方便,他们就会诉诸新的方式。
在日本市场,日本运营商不断创新,并极其热衷于投资新服务和基础设施。 移动支付服务的下一个挑战是寻找更多内容并为用户提供更多访问内容的渠道,而不是创建更多为该内容付费的方式。
2、韩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现状
(一)韩国移动支付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韩国手机用户占全国人口的82%,宽带普及率全球最高,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被公认为世界一流。 这些都为韩国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自2002年韩国移动运营商全面升级CDMA网络以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SKT和KTF推出了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一系列高端移动多媒体应用和下载服务。 双向高速网络进一步推动了以 Web2.0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 用户市场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需求逐渐从铃声下载、新闻服务转向移动多媒体、移动社区、移动UGC等移动互联网新服务。
(二)韩国移动支付发展历程
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SKT、KTF、LGT分别于2004年3月、2004年8月、2003年9月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利用红外技术的移动支付业务。 后来,由于移动运营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纠纷,合作因不信任而破裂。 2007年,SKT与Visa联手,KTF与Card联手,重新推出移动支付服务。 该业务的申请将存储在运营商为3G网络发行的USIM卡上,并兼容近场通信技术。 这些业务在2008年3G推广后得到广泛应用。
在韩国,您不仅可以使用移动支付服务在商场用手机付款,还可以在内置红外端口的ATM机上提取现金、从自动售货机购买饮料。 2007年6月下旬,该国三大移动运营商在其非接触式手机上安装了韩国智能卡有限公司发行的T-( )。 三大运营商的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支付地铁等交通费用,无需携带专门的信用卡,还可以获得发票。 在韩国,数以万计的餐馆和商店都拥有可以通过红外线读取手机信用卡信息的终端,让顾客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购物。
首尔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接触式交通卡试点地区,约有 1400 万张卡在流通,其中许多都带有非接触式芯片。 目前,韩国几乎所有零售银行都可以提供手机银行服务。 每个月都有超过30万人在购买新手机时选择特殊的存储卡插槽来存储银行交易数据并进行交易信息。 加密。 移动用户只需在手机上安装具有信用卡功能的移动智能卡即可进行移动支付。 韩国70%的电子支付(即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是通过移动支付完成的。
韩国移动运营商已经整合了移动支付,建立了清晰的移动支付业务体系,并为每个发展阶段设定了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 例如SKT的移动支付通用业务品牌是,分为卡(红外短程非接触支付)、通行证(乘车卡)、银行(金融机构信息查询、转账等)、(股票交易)、签到(身份认证)、账单(网络购物)等。SKT将其移动支付业务分为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是初步建立移动支付系统,第二步是成功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第三步是向其他企业介绍。 拓展金融业务领域,第四步是拓展移动商务领域。
3、欧美移动支付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芬兰、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已开始全面移动支付应用。 欧洲主要采用跨国运营商联合运营模式,即金融机构是合作者而不是参与者。 其业务模式是通过WAP、短信、IVR等方式验证身份。 操作相对繁琐,不适合时间要求较高的支付行为。 因此多用于WAP业务、电子票务等。随着现场支付技术NFC日益成熟,2007年10月,欧洲电信标准协会指出基于NFC的移动支付功能集成到手机中SIM卡并成为新标准。
(一)英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2007年11月29日,英国移动运营商、手机制造商、金融机构等联合推出现场支付服务。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购买报纸、地铁票、公交车票等,他们会获得一部包含信用卡信息的手机,购买时只需刷手机即可完成支付流程。 他们的交易最高支付限额为 10 英镑。
同期,英国用户数量最多的移动运营商O2透露了一项名为“移动钱包”的业务计划。该业务允许用户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使用移动支付代替旅行通行证和现金,并进行支付。在伦敦进行小额付款。
(二)法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2007年底,法国六大银行和四大移动运营商联合Visa和万事达卡,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和卡昂发起了使用手机的“非接触式”支付试用活动。 全市200多家商户率先推出现场支付服务。
法国家乐福正在与法国电信服务提供商合作推出移动支付服务。 通过这项服务,持有家乐福通卡的消费者可以使用电子邮件、互联网和电话更加轻松、安全地进行购物和支付。 Pass卡包含卡号、发行日期、有效期和持卡人密码,但不涉及持卡人的任何信用卡信息。
(三)美国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目前美国有超过20,000个销售点支持Visa非接触式支付。 此外,更多的快餐店、便利店、电影院和加油站期待更多的非接触式支付终端出现在市场上,并希望通过安装接收设备来扩大非接触式支付的市场规模。
在美国,支付领域新贵的申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它最初是一家电子支付服务提供商。 其提供的移动支付服务不仅可以通过短信购买数字产品,还可以购买实物商品,并提供货到付款服务。 2006年4月7日,这家在线支付服务公司正式推出基于短信服务的移动支付服务,允许美国和加拿大的用户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进行支付。 用户可以使用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支付、购物或向慈善机构捐款。 通过移动支付的“短信购买”服务,用户只需以短信的形式发送产品代码,即可购买CD、DVD、鞋子、服装等产品。 目前,二十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频道、娱乐频道、MTV、NBA、环球音乐等商家都推出了可以用手机支付的娱乐产品。 移动支付还允许用户向国际特赦组织等组织进行慈善捐款,并通过“短信捐款”服务。
2007年11月13日,全球12家移动运营商在澳大利亚、法国、爱尔兰、韩国、马来西亚、挪威、菲律宾、新加坡、台湾、土耳其和美国等地进行了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服务实验,为这一业务奠定了基础。服务。 为商业化做好准备。 这些试验是 GSM 协会支付购买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通过使用移动电话提供单一的全球非接触式支付方法。 消费者可以使用手机快速、方便、安全地支付在商店、餐馆和火车站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费用。
Pay-Buy- 支持使用单线协议将手机中包含的通用集成电路卡与手机中嵌入的近场通信芯片连接起来,该协议已被 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采用为标准)于 2007 年 10 月。 NFC芯片可以与现有的非接触式系统配合使用,提供广泛的安全和透明的服务,例如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 目前,已有35家运营商的13亿用户参与了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