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2024-05-16
来源:网络整理

如今,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快节奏的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为了满足用户便捷消费的需求,从1996年至今,各种支付方式不断涌现。 目前常见的互联网支付方式有以下三种。

首先是网上银行支付。 网上银行支付是目前非常成熟的支付方式。 不仅可以支付大额资金,而且稳定、易用。 第二类移动支付,移动支付可以满足多种场景和支付方式。 我们常见的NFC、蓝牙等支付方式都属于移动支付。 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迅速崛起,大量第三方支付平台涌现。

目前,第三方支付的主要市场被支付宝和微信占据。 截至2020年初,支付宝在支付行业的市场份额为55.40%,微信财付通以38.8%的份额排名第二。 互联网支付形式多样,支付方式不同,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方便消费。

今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始推广一种新的支付方式“静脉支付”。 静脉支付作为新一代非接触支付方式,与二维码、NFC、虹膜、蓝牙、人脸识别等组成强大的非接触支付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不断推出新的高科技支付方式。

静脉支付使用生物识别技术。 这种支付技术利用人体血红蛋白在经过静脉时吸收红外光,识别静脉的结构和特征,并进行比较来完成支付。 操作时,只需将手掌指向仪表相机即可。

很多人误以为静脉支付就是指纹支付,其实不然。 静脉支付主要识别人体内部结构,指纹支付主要识别表面皮肤指纹。 因此,一者为内,一者为外。 可见静脉支付的安全性更高。 另外,由于指纹往往会产生汗渍,从而导致支付困难,但静脉支付不会因为掌纹不清晰或手掌有汗渍而无法支付。 指纹、人脸识别支付方式普及后,一些人通过模仿指纹或照片识别轻松完成支付,导致部分用户遭受经济损失。 静脉的优势凸显。 其内部结构难以复制和保留。 只有使用时才会被识别,因此安全性非常高。

因此,静脉支付具有安全性高、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将成为未来主流支付方式之一。 但由于静脉支付涉及学科众多、设计成本较高、技术尚不成熟,生物识别技术和静脉支付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享